- +1
印象派最厲害的真名媛,法國最出色的女畫家,卻深陷三角戀
自古以來,藝術(shù)史都是男人寫成的,女人的身影總是少之甚少。
文藝復(fù)興以來也有女性畫家,但是大多數(shù)只能屈居助手的級別。
而且真正比較有才的女性,比如羅丹的助手卡米耶,也是無法登上“大雅之堂”的情人,哪怕曾經(jīng)被羅丹竊取成果。

但在19世紀,有個女人是例外。

這個女人,就是貝爾特·莫里索(Berthe Morisot)。


莫里索是19世紀后半葉法國印象派團體中不可或缺的人物,也是最出色的女畫家。

甚至可以毫不夸張地說,她是藝術(shù)史上最有名的女畫家。
同時也是歷史上第一個成功殺入男性藝術(shù)圈的女畫家。

熟悉西方藝術(shù)史的人,一定都知道在19世紀的法國,出現(xiàn)了一群藝術(shù)界男神(經(jīng)病)。
其中有一位名叫愛德華·馬奈的萬人迷,可謂是這群男神(經(jīng)病)中,女人緣最好的一個。

馬奈性格開朗,為人風趣幽默,
他去世的時候,在名人眾多的送葬隊伍中還出現(xiàn)了許多美麗風情的女性。

在眾多愛慕馬奈的女人當中,最讓馬奈傾情的,要屬一位出身名門的白富美。
無論是顏值、才華還是專情度,段位近乎完爆其他女人。

沒錯,這個女人就是莫里索。


1
莫里索1841年生于法國一個頗有聲望的豪門之家,
祖父是著名畫家弗拉戈納爾,父親是一名高級軍官,幾代家族都是富豪。
法國乃至歐洲很多地方都有她們家的別墅。

作為妥妥的白富美一枚,莫里索從小就喜歡畫畫,
最初跟隨學(xué)院派畫家吉夏爾學(xué)畫,后來師從巴比松畫派的卡米耶·柯羅。

柯羅自畫像
柯羅經(jīng)常帶莫里索到戶外去畫畫,
漸漸地,莫里索開始把這種戶外作畫的理念帶入印象派中,成為印象派創(chuàng)始人之一。

關(guān)于莫里索與馬奈之間,有太多說不清的情愫與曖昧。
1868年莫里索結(jié)識馬奈,于是成為了馬奈畫布上的模特,并深深被他的才華所吸引。
而馬奈對莫里索高貴典雅的白富美氣質(zhì)也極為欣賞。

莫里索第一次出現(xiàn)在馬奈作品《在陽臺上》
兩人從此來往密切,你儂我儂,已然完全忘記了馬奈已婚的事實。

馬奈當時已經(jīng)在巴黎畫界頗有名氣,兩人經(jīng)常一起出入社交場合,
并且由于兩家門當戶對,他們的來往并沒有受到家里的阻撓。

但由于現(xiàn)實的原因,他們只能把對對方的愛意維持于情人與友誼之間。
感情上的不盡如人意,并沒有影響他們在藝術(shù)上的密切聯(lián)系。
自從馬奈認識莫里索之后,莫里索前后共12次出現(xiàn)在馬奈的筆下,成為馬奈當之無愧的繆斯女神。

馬奈也曾幫莫里索修改她的畫作,當然,莫里索也影響了馬奈藝術(shù)的風格,帶給了他很多印象派迅捷的筆觸和明亮的色彩。
他們交情深厚,琴瑟相通。


2
她為馬奈和印象派之間建立了一條明媚的紐帶,
她很自然地掀開窗簾,讓印象派的美麗陽光直接照到馬奈,并深深吸引他那向往新鮮色彩的眼睛。

他們兩者對于藝術(shù)作品的成就,似乎還有著一種競爭關(guān)系,
莫里索曾經(jīng)為了趕超馬奈,而徹夜作畫,不吃不喝。

馬奈常描繪尋常女子和市井平民,他的《奧林匹亞》和《女神游樂場的酒吧間》里的女子,一個是妓女,一個是女侍應(yīng)。
她們雖略有姿色,并且有獨當一面的颯爽英姿,但談不上嫵媚和端莊。

馬奈《奧林匹亞》,1863年

馬奈《女神游樂場的酒吧間》,1882年
然而馬奈筆下的莫里索,從來都是穿戴優(yōu)雅,或形色清純,或略帶挑逗。


然而女人的青春總是很短暫。
直到30歲,莫里索依然單身,儼然已經(jīng)成為了黃金剩女。

1874年,莫里索的父親逝世,隨著一家之長的去世,女兒的婚事也該提上議程了,
馬奈則建議莫里索,嫁給他的弟弟尤金·馬奈,這樣兩人日后還可以常常見面。

這一年,馬奈畫了莫里索的最后一幅肖像,畫中她在參加父親的葬禮。
在馬奈的畫中,莫里索毫無血色,眼神渙散,死的似乎不是莫里索的父親,而是她自己。
暗示隨著葬禮的結(jié)束和即將到來的婚禮,他們的感情也將隨之結(jié)束。

而馬奈的弟弟尤金,其實老早就被莫里索迷得不要不要的,莫里索最終也嫁給了尤金。


3
尤金在婚后也一直支持莫里索的繪畫事業(yè)。
在那之后,馬奈再也沒畫過莫里索。

馬奈《春天》
好在尤金十分寵愛莫里索,幸福的婚姻也讓莫里索迅速走出了上一段感情的傷痛。
此后她的作品,洋溢的都是幸福的氣息。


首先是閨蜜
▼

再來是姐姐和麻麻
▼

接著是老公
▼

還有女兒
▼

無不充滿了溫馨的氛圍。



她的代表作《搖籃》,描繪了姐姐照顧她寶寶的溫馨一幕,
光從姐姐的細微動作和眼神,就能感受到溫柔而深切的母愛,
同時也能反映出莫里索,獨特細膩的心思和對細節(jié)的觀察。

莫里索《搖籃》
名大人覺得,這或許就是莫里索最厲害的地方。

莫里索自始至終堅持著獨樹一幟的畫風,從未因批評和吐槽而動搖過,
用女性的堅定,維護了對印象派的忠誠。

1895年,莫里索與世長辭。
她離開的那一天,印象派沉默了。

她是忠誠的妻子,也是長情的女子。
一直將愛德華·馬奈藏于內(nèi)心深處,死后被安葬在馬奈家族的陵園中,
就這樣,靜靜躺在愛德華·馬奈的身旁。

原標題:《印象派最厲害的真名媛,法國最出色的女畫家,卻深陷三角戀……》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gòu)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fā)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gòu)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fā)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wù)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yè)務(wù)經(jīng)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y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