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如涵退市,網紅經濟還能走多遠
原創 一光年 泰伯網
報道數字經濟
定義轉型中國
泰伯網 一光年 | 文
從前,窮人家的孩子只有拼命學習才能甩掉身上的泥巴。互聯網時代到來后,想要一夜致富,當網紅成為了一條普通人競相追逐的道路。
2020年,在疫情桎梏下,各行業經濟景象一片慘淡晦澀。在其他行業難以為繼時,網紅經濟卻一直在快車道上穩步前行。這一年,網紅經濟的銷售總額(包括電商收入,在線打賞,知識付費,代言商演等)高達3000多億。
一個月前,號稱“網紅第一股”的如涵匆匆退市,似乎又給這個狂奔的行業澆了盆冷水——納斯達克不相信網紅。

網紅第一股退市
4月22日,如涵控股完成私有化從美股退市。薄命的不止紅顏,這距離如涵在納斯達克高調敲鐘,僅過了兩年時間。
如涵電商主打紅人電商綜合服務運營,是網紅電商最早的一批探索者,通過在社交媒體上孵化網紅積累流量,再引到淘寶變現。如涵麾下頭部名片張大奕曾主宰了2016年的網紅經濟,紅透了半邊天。

△取自紀錄片《網紅》
2016年淘寶直播開始試運營,4月正式發布。半年后的雙十一,張大奕用四小時直播換來超過2000萬的銷售記錄,成為全網第一,總銷量破億。同年,如涵獲得阿里巴巴的3億投資,成了阿里巴巴集團唯一入股的MCN機構。張大奕持股13.5%。
此后兩年的雙十一當天,張大奕憑一己之力迅速達到銷售額破億,在2017、2018、2019財年前三季度的收入中,她一人貢獻占比達到了50.8%、52.4%和53.5%,幾乎占據了如涵銷售額的半壁江山。
2019年,如涵控股作為第一家網紅孵化公司在納斯達克上市。
但開盤即破發,截至當日收盤跌37.2%,為7.78美元,市值6.49億美元。此次私有化,公司股價將持續定格在3.4美元,兩年來如涵估值已跌去70%。
曾經風光無限的網紅第一股如今只剩一地雞毛。

網紅為什么這樣紅
網紅是與網民們的審美、審丑及看客心理相契合,由平民狂歡時代造就的網絡紅人。網紅經濟則是指依托互聯網推廣,通過大量聚集社會關注度后形成龐大的粉絲和定向營銷市場,并圍繞網紅IP衍生出各種消費市場,最終形成完整的網紅產業鏈條的一種新經濟模式。
網紅經濟先后經歷過文字時代、圖文時代、短視頻時代以及當下以直播為主的全媒體網紅時代。
千禧年之前,以文字為載體的網絡寫手為主要群體,以安妮寶貝、南派三叔等為代表的寫手網紅主要從事網絡文學創作。2010年前,信息技術還停留在2G,以女性居多的各類話題人物開始在博客上發表圖文。后來作為劉強東夫人出名的奶茶妹妹便是當時的代表人物。2010年至今,隨著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加之實體經濟增長放慢和十七大“互聯網+”概念的提出,資本開始更多地投向互聯網,網紅經濟真正開始起飛。Papi醬、張大奕、李子柒、薇婭、李佳琦等網絡紅人層出不窮,直播電商等新業態高速崛起。而且,5G時代剛剛到來,預示著短視頻風口剛剛開始。
網紅究竟有多紅呢?
在youtube已經是華人第一網紅的李子柒,粉絲1000多萬,每段視頻都超過500萬播放量,甚至央視都站出來為她點贊。

△央視點贊李子柒
李子柒的短視頻將視頻拍攝內容定位于中國古代的傳統文化上,包括中國古代美食、文藝、書法等題材。視頻通過細致的打磨和精確的剪輯,使工序繁雜的過程在短短十分鐘左右就呈現在粉絲面前,具有很強的實用性和觀賞價值。
除了收獲中國粉絲,李子柒的影響力遍及全球。越南有一個博主,從個人穿著打扮到取景,全方位模仿李子柒的生活,經過一幀一幀復制后制作了類似的視頻。即便帶上了不少東施效顰的色彩,這位越南博主也火了。她的每個視頻都有百十萬的點擊量,并吸引了20多萬粉絲。
2020年雙十一,「李子柒」品牌銷售額再創歷史新高,突破1.5億元。
2019年,直播電商迎來了騰飛年,網紅帶貨的熱潮興起,當年“一哥一姐”李佳琦和薇婭這兩個名字的熱度,不亞于今年的李煥英。網友小A曾這樣形容,“如果李佳琦掛帥的話,就沒有所有女生打不了的仗”。
2020年10月20日晚,李佳琦和薇婭在淘寶進行了長達8小時的直播帶貨,為雙十一活動進行預熱。
據淘寶官方數據顯示,當晚,李佳琦、薇婭直播間的積累觀看人數達到了1.62億和1.49億,兩人當日成交額分別是33億和35億。按照主播帶貨的抽成比例來算,他們二人當晚就賺了近6億和8億元。
而在最近一個月的直播中,二人銷售仍保持高額。李佳琦的銷售額為17.48億,薇婭的銷售額為29.62億元。
去年,李佳琦作為特殊人才落戶上海,并擲1.3億購入豪宅。本月月初,李佳琦還成立了自己的人間嗩吶公司。
在前些日子公布的富豪榜中,薇婭憑借著90億的身家成功躋身前五百名,與餓了么、今日資本及老干媽并駕齊驅。

△薇婭位列中國富豪榜第352位
與早期網紅的單槍匹馬任意發揮不同,現階段,網紅經濟產業鏈已不斷完善。網紅經濟產業鏈主要經過上游內容生產、中游內容傳播與分發、下游變現三大環節,其中網紅經濟產業鏈的核心角色為MCN(Multi-Channel Network)機構。
簡單來說,MCN機構就是網紅經濟公司,通過簽約孵化包裝素人,使之成為有一定體量的網紅,在積累一定的流量后進行商業變現。正如上文提及的如涵控股。
在MCN的推動下,網紅產業逐漸向職業化發展,職業網紅越來越多,網紅專注領域越來越垂直。
提到謙尋文化、微念科技、如涵控股、美one等名字,許多人可能一頭霧水。但對于他們各自打造的頭部網紅薇婭、李子柒、張大奕、李佳琦卻是耳熟能詳。
目前,網紅經濟產業鏈條逐漸穩定,商業模式逐漸清晰,產業分工明確,上下游合作更緊密。將網紅推向臺前,久居幕后的MCN機構們可謂深藏功與名。

沒有想的那么美
看到這一行業的巨大紅利及頭部主播的躥紅,許多人紛紛入局。在某招聘平臺上,主播的招聘崗位源源不斷更新。這些崗位大都不限學歷、不限經驗,漂亮比學歷重要。后來有了平臺美顏濾鏡的加持,甚至對主播顏值都沒有了要求。
這些相對易得的低門檻工作卻有著高收入,大多數公司的月薪都超過了10K。然而,高薪保底只不過是大多數MCN機構使出的一個障眼法。
在某新一線城市開辦了一家MCN機構的王先生透露:“沒有潛力的主播也不會由公司出面趕走,簽約時是以高薪提成為宣傳的,但真正的底薪特別低,不出三個月就會有主播熬不過,主動提出解約。”
據王先生透露,大多數MCN機構采用的是人海戰略,每次簽約近百名主播,三個月試用期后決定去留。絕大多數人熬不過三個月,便主動離開了。

△某二線城市主播招聘廣告
這個行業果真有其外表那么光鮮亮麗嗎?
“這個行業目前看似門檻低,但能賺錢的參與者只有 1%,99%都是不賺錢甚至賠錢。”創客街科技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直播行業天使投資人莫嶸說。
在由平臺、MCN、商家和主播組成的直播帶貨生態鏈上,馬太效應正逐步顯現。如今,一些頭部主播基本掌控了超過 80%的流量,而其他絕大多數主播只能去爭奪剩下的 20%。
目前,行業贏家還主要集中在主流直播平臺、帶貨能力強的直播團隊、特殊的大流量網紅以及部分產品性價比高的商戶上。
其次,直播帶貨的低門檻,使得個人和商家能輕易進入直播帶貨圈。加之當前直播平臺對產品質量普遍缺乏明確的準入門檻和規范標準,“三無”產品和小作坊產品趁機進入,導致行業亂象不斷。
原本同屬于頭部帶貨網紅之列的辛巴,因出售假燕窩損失巨大,徹底失去了曾經的地位及聲譽。其入股的起步股份,也因此事件連續兩日跌停。
近日,有網友發文稱頭部主播薇婭在直播間內售賣山寨潮牌Supreme聯名商品,薇婭隔日在直播間對此做了回應,稱退貨無需退款,卻沒有任何道歉。
已有社會聲譽加身的頭部網紅尚在售假,整個行業亂象狀況便可一目了然。
隨著萬物互聯時代的到來,網紅經濟賽道或將仍舊美好。近日,B站董事長兼CEO陳睿表示,在“視頻化”的巨大潮流下,視頻仍將是互聯網內容的主流。
正如雷軍那句著名的話,站在時代的風口上,豬都能飛起來。網紅經濟短期內或許仍有旺盛的生命力。但隨著困境顯露,質疑之聲也漸重時,其未來也著實令人隱憂。
原標題:《如涵退市,網紅經濟還能走多遠》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