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縫肛門”、“走廊醫生”報道者起訴中國醫師協會獲立案

中國醫師協會法務部主任鄧利強。
因認為中國醫師協會及其法務部主任鄧利強、央視記者王志安等的公開言論侵害其名譽權,“對客觀事實存在歪曲、虛構,對原告進行誹謗和侮辱”,《南方周末》記者柴會群日前向法院提起名譽侵權訴訟。
澎湃新聞(www.kxwhcb.com)聯系到柴會群證實了上述情況。相關法律文書顯示,該案已于11月5日被北京市東城區人民法院立案受理。
雙方糾紛因幾則報道而起。2010年和2013年,柴會群在《南方周末》上先后報道深圳鳳凰醫院產婦“縫肛門”和綿陽人民醫院“瘋子醫生”事件,報道發表后引發廣泛關注。
2014年4月1日和4月28日,中國醫師協會網站轉載并刊登署名為“王志安”的兩篇文章:《某些媒體何以成了法外之地——央視最新揭露<走廊醫生>真相》,《柴會群求被起訴,支持綿陽市人民醫院起訴無良媒體》,質疑柴會群“沒有采訪當事患者,也沒有采訪當事醫生”,“炮制新聞”。
隨后,2014年4月29日,中國醫師協會在其官方微博上表示,“中國醫師協會法律事務部正準備材料,向中國記協投訴《南方周末》記者柴會群。”
鄧利強此后在接受北京青年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中國醫師協會剛剛向中國記協投訴了一個記者,他在‘產婦縫肛門’、‘走廊醫生’等一些涉醫報道中,都發表了與真相完全相左的文章。在涉醫的‘問題性報道’中,個別案例性質惡劣,某些記者極端不負責任,混淆事實,歪曲真相,惡意撕裂醫患關系。”
對此,柴會群認為,王志安等稱其相關報道為“炮制的新聞……這一切都是謊言”,“某大記者利用蘭越峰達到了自己的無恥目的”、“無良媒體不僅毫發無損,還能借炒作新聞抬高自己”等公開言論“對客觀事實存在歪曲、虛構,對原告進行誹謗和侮辱,誤導社會公眾,導致社會公眾對原告人格評價的降低,嚴重侵害了原告的名譽權。”
柴會群向澎湃新聞表示,就中國醫師協會對其報道的質疑,他已向中國記協調查組提交釋疑和依據,并曾專程赴京給中國記協領導播放錄音證據。
在“走廊醫生”報道中,一起“給不需要治療的患者安裝心臟起搏器”的案例曾引發較大爭議。
王志安在《新聞調查》中稱“患者需要做大隱靜脈曲張手術,由于術前檢查發現患者竇房結功能不全,需要安裝臨時起搏器以保障手術安全。醫院處理并無過錯。是柴會群搞錯了。”對此,柴會群解釋稱,其報道中所提的綿陽市人民醫院曾試圖給病人安裝不必要的心臟起搏器一事,是由蘭越峰所介紹,且被醫院的調查材料所印證,沒有證據證明央視報道的病例就是蘭越峰所說的病例。
9月16日,柴會群向北京市東城區人民法院起訴中國醫師協會及鄧利強,王志安等侵犯名譽權,并請求法院判令被告刪除“侵權言論”,連續一月在相關網站上刊登致歉聲明,以及賠償其經濟損失和精神撫慰金2萬元。該案于11月5日被法院受理立案。
“什么依法依規的舉動我都不反對,隨便。” 就柴會群的起訴,王志安11月23日對澎湃新聞回應稱,他表示,“沒有專門寫過文章,只是在走廊醫生時想采訪他(柴會群),他拒絕了。”王志安稱,還未收到法院有關訴訟的通知。
而中國醫師協會法務部主任鄧利強25日向澎湃新聞表示,他個人“很榮幸在履行職務時因對涉及醫療的一些不實報道的記者采取行動,而他們去告我。作為行業協會從業人員有義務理清事實。”鄧利強稱,記者去監督別人時,應接受公眾的監督和檢驗。
“目前未接到法院送達的訴狀。”本案另一被告中國醫師協會11月26日對澎湃新聞回應稱,記協就醫師協會此前的投訴正在調查,“我們協會是行使行業組織權利,如果起訴之事是事實的話,我們相信法律。希望不管是新聞工作者還是醫生,還是行業協會工作人員能客觀真實再現他所見到的事實,向社會轉達真實的信息,這樣才能對得起這樣的職責,對得起公眾的信任。”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