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為什么人難過時會聽悲傷的音樂?新發(fā)現(xiàn)說身體其實想體驗快樂
和通常以為的不同,實際上,在聆聽音樂的時候,我們既獲得了快樂的、積極的體驗,也滿足了許多工具性的需求,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我們的情緒,也增進了我們的認知能力。

日常中,我們常常相信人們總是被驅(qū)使著努力追求快樂,而竭盡全力規(guī)避不幸和傷痛。我們甚少聽聞有誰追逐悲傷。但是有趣的是,大部分人時不時都會播放悲傷的音樂。——人總是有情緒低落的時候,打開播放器一首又一首播放著傷痛的情歌,就能讓自己被悲傷的情緒淹沒。
但我們?yōu)槭裁匆@么做呢?
最近,幾位心理學(xué)家科學(xué)家對于這個現(xiàn)象做了一份具體的調(diào)查。他們想知道,當受試者在悲傷的時候選擇聆聽悲傷的音樂,有什么動機,又有什么具體的情感體驗。這份研究總共調(diào)查了超過700名受試者。
科學(xué)家們得出最重要的結(jié)論就是:我們聆聽悲傷的音樂的時候,根本不是“悲傷逆流成河”,讓整個腦海都被悲傷的情感淹沒。實際上,如果我們稍加注意,也會發(fā)現(xiàn),悲傷的時候,再加上音樂的刺激,往往也正是我們情感體驗最豐富的時候。這也就是科學(xué)家們得到的結(jié)論:悲傷時聆聽悲傷的音樂能夠給我們帶來各種不同、復(fù)雜的情感,也能帶來各種不同的、有意義的,甚至是令許多人渴望的認知體驗。
先說說情感。對于受試者來說,悲傷的音樂最能夠刺激我們產(chǎn)生的情感實際上是思鄉(xiāng)之情。接著產(chǎn)生的情感,分別是平靜、溫和,然后才輪到悲傷,接下來十分常見的情感體驗還包括驚奇、超然。換句話說,悲傷的音樂常常給我們帶來遠超出于悲傷之外的、極其豐富的情感體驗。不用說,聆聽悲傷的音樂也能夠帶來宣泄和慰藉。
同時,悲傷的音樂也能夠幫助增進我們對情緒的了解,增強控制情感的機能。一個有趣的事實是,與其說是被悲傷“淹沒”,不如說是在聆聽悲傷的音樂的時候,我們常常會進入一種安靜的、有意識的內(nèi)省。這種內(nèi)省引領(lǐng)著我們試著去了解自己的情感,享受和把握自己的情感體驗。同時,研究者也發(fā)現(xiàn),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試著去探索如何使用情感來溝通和回應(yīng)不同的,深層次的意義。這一切,都增進了我們對情感的了解,也增進了我們掌控和使用情感的認知能力。
不過遺憾的是,這份研究也有很多局限。比方說要求受試者在日常的環(huán)境下回憶自己聆聽悲傷音樂時候的體驗本身就是一種很不準確的方法。但是從正面的角度說,雖然受到研究方法局限,這份研究以悲傷的音樂這個個例,和心理學(xué)上其他的關(guān)于情感的理論互相印證,互相支持。畢竟,心理學(xué)家們一直試圖解釋這樣的現(xiàn)象:為什么我們會主動追求不快樂的體驗,為什么我們會時常體驗混合的,甚至是互相沖突的情感。目下已經(jīng)有不少相關(guān)的理論:
我們在體驗負面的、不快樂的情感的時候,往往也同時體驗快樂的情感。我們追求不快樂的情感,有時候正是因為渴望那些伴生的情感。譬如說熱愛觀看恐怖片的受試者在觀影的時候同時表現(xiàn)出了害怕和快樂,而討厭恐怖片的受試者僅僅表現(xiàn)出了害怕而已。對于在悲傷的時候喜愛聆聽悲傷的音樂的受試者來說,在悲傷之外體驗到的宣泄和慰藉,甚至平靜和溫和都可算得上是伴生的快樂情感。
還有研究解釋說,有些時候,我們希望體驗并不快樂的情感,是因為考慮到了這些情感的工具性。比方說,在葬禮的時候,我們努力讓自己想象一些悲傷的事,以表現(xiàn)出符合場合的情感。又比方說,在面對對抗性的競爭的時候,我們常常變得憤怒。有些科學(xué)家認為,這利于我們更好地追逐那些對抗性的目標。增進我們對情感的了解和掌控,也是十分值得(顯意識或者下意識)追求的目。從這個角度說,實際的工具作用,也可以解釋為什么我們在傷心的時候會想要聆聽悲傷的音樂。
有鑒于上述得到了其他大量證據(jù)支持的理論,大概可以說新近的問卷調(diào)查提供了一些頗有說服力的解釋。簡單地說,在悲傷的時候聆聽悲傷的音樂,我們往往并不是要被悲傷淹沒。實際上,在聆聽音樂的時候,我們既獲得了快樂的、積極的體驗,也滿足了許多工具性的需求,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我們的情緒,也增進了我們的認知能力。從這個角度說,聆聽悲傷的音樂也是一種重要的體驗啊!
參考文獻:
Andrade, E. B., & Cohen, J. B. (2007). On the consumption of negative feelings.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34(3), 283-300.
Tamir, M. (2009). What do people want to feel and why? Pleasure and utility in emotion regulation. Current Direction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18(2), 101-105.
Taruffi, L., & Koelsch, S. (2014). The Paradox of Music-Evoked Sadness: An Online Survey. PloS one, 9(10), e110490.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wù)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yè)務(wù)經(jīng)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y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