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怕被追繳20%個人所得稅,溫州九成民間借貸不愿登記

溫州民間融資登記制度仍在摸索中前行。
溫州市金融辦主任、地方金融管理局局長張震宇11月22日透露的最新數據顯示,依然有高達九成的民間融資未能納入登記體系,而在已登記的融資中,也有將近一半沒有登記融資用途。至于登記率不高的原因,張震宇稱,到這里備案的人大部分害怕交稅,害怕以后追繳20%個人所得稅。
作為溫州市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落地后推出的重點項目,溫州民間借貸服務中心(原稱“溫州民間借貸登記服務中心”,下稱“民間借貸中心”)于2012年4月26日正式營業,但直至今年3月1日《溫州市民間融資管理條例》(下稱“條例”)正式實施,登記才逐步邁向正軌。自3月1日至11月17日,溫州總共備案民間借貸4463筆,總金額55.51億元。
非熟人借貸才肯登記
張震宇是在在中歐陸家嘴國際金融研究院主辦的2014陸家嘴金融消費者保護論壇上做出以上表述的。
據他介紹,在這登記的55億元備案金額中,單筆備案最高金額8784萬元,平均每筆金額124.38萬元,單筆300萬元以上符合強制備案標準的共526筆393260.92萬元,分別占總備案筆數的11.79%、總備案金額的70.85%;從利率水平看,平均年化利率為15.85%。從備案主體來說,近51.4%的備案金額為個人對個人借款,30.1%的備案金額為個人借給企業。其中的一個細節是,登記的民間借貸中,有46%-47%沒有明確用途,選擇登記的原因也大多是因為非熟人借貸,熟人一般不會選擇登記。
另據振宇披露的數據,上述條例實施之前登記的只有30多億,加起來有80多億,占到溫州目前民間借貸規模的1/10。
“金融風暴以前,我們以前的民間借貸是1200億,現在大概萎到了800億,也就是說1/10的借貸已經接入了我的備案系統。”張震宇補充稱。
所謂民間借貸中心,就是當民間借貸雙方私下達成借貸協議時,可以去中心進行備案登記,民間借貸中心不收取任何費用。在另一種情況下,如果你是找不到好項目的出資人,或是借不到錢的需求方,也可以去中心獲得中介的匹配服務,按不同中介支付不等的服務費用,從而順理成章地“留下”借貸記錄。
20%個稅或是登記率低的主因
根據3月1日起實施的條例,單筆借款金額300萬元以上的,借款余額1000萬元以上的以及向30人以上特定對象借款的,要強制在民間借貸中心登記備案。目前這樣的登記情況顯然不盡如人意。
對此,張震宇提到,為什么還有90%沒有登記呢?因為溫州大部分的借貸是熟人的借貸,怕登記后會要求交20%的個人所得稅,目前這一領域還是個空白。
張震宇介紹,到溫州民間借貸登記中心備案的,中心一般會要求他自己報稅。“(目前的做法是)我們搞一個空檔,到了以后是不是來查他,他有這個害怕,這也是我們稅收和法律上的空白。”張震宇說,怎么來管理這個問題,全國登記備案的機構有幾十家,都是按照溫州這個模式去做的,他們有時候比溫州做得更好,但是這個空白還是放在這里。按照相關規定,民間借貸的利息收入,也應該按照20%比例交納個人所得稅。
除稅收之外,澎湃新聞(www.kxwhcb.com)之前了解到,民間借貸不愿意登記的其他原因還包括:出資人不愿露富,借款人也不想讓人知道自己資質不夠,從銀行貸不到款。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