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福建監獄投訴污染3年無果”續:環保組織申請環評信息公開

11月15日,澎湃新聞(www.kxwhcb.com )披露華廈塑膠涉嫌非法排污,并影響到附近的倉山監獄和世紀景城小區。倉山監獄投訴企業和當地環保局3年無果后,將材料遞至福建省巡視組。“自然大學”研究員趙亮告訴澎湃新聞,此案很典型,監獄反映3年無果背后,更凸顯污染損害賠償的艱難。寄出信息公開申請后,他們近期還將到實地調查取證。
華廈塑膠于2011年7月投產,與倉山監獄一墻之隔。截至目前,倉山監獄已有數十位民警皮膚和咽喉不適,另有兩名民警罹患腦瘤、兩名患白血病,其中一名白血病患者已去世。服刑人員因呼吸系統疾病就診的人次也在增加。倉山監獄方面稱,“長期排放的廢氣已引起服刑人員的強烈不滿,嚴重影響監獄安全穩定”。
根據澎湃新聞此前報道,3年投訴無果背后,是否“偷排”和廠區的規劃選址問題,成為質疑的焦點。
該廠負責生產聯絡的陳云清告訴澎湃新聞,華廈塑膠作為行業標桿,“沒有必要節省幾個煙囪的錢”。
今年7月,福州市環保局對華廈塑膠做出的處罰決定,有4萬元的罰款原因為“排污單位不正常使用大氣污染物處理設施,或者未經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批準,擅自拆除、閑置大氣污染物處理設施”。
倉山環保局相關負責人稱,此前的夜間突擊檢查中,未發現違規現象。目前環保部門對該廠進行的季度性監測,經過此前的整頓,各項排污已經達標,對于監獄方和業主的投訴,“再也沒有更好的辦法了”。
一位從事環評工作的人士告訴澎湃新聞,我國對排污企業的管理實行“雙達標”制度,即在達到各項廢物排放標準的同時,空氣和地面水按功能區達到國家規定的環境質量標準。即使企業各項排污達到相應的標準,仍不能作為逃脫污染責任的理由。
此外,按照塑料廠衛生防護距離標準,生產規模在年產1000噸以下的,衛生防護距離(產生有害因素的部門的邊界至居住區)最少應該保持100米。華廈塑膠的規劃是否符合標準?陳云清稱這項工作不是自己負責,無法回答。
11月18日,福建省環保廳宣傳教育中心一位王姓負責人告訴澎湃新聞,待了解詳細情況后作出答復。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