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中巡組巡視意見透出哪些反腐新風向?

今年5月,國家發改委煤炭司副司長魏鵬遠事發時,網友曾計算“賄金有多重,排起來繞北京五環幾圈”。今天,這道題出了答案:最高檢反貪污賄賂總局局長徐進輝透露,在魏鵬遠家中搜查出的現金上億元,實際是2億元!比起此前媒體的報道,足足多了1億。
而這幾天,隨著中央巡視組第二輪巡視結束,“反腐通訊社”再次忙碌起來。上海、河北、江蘇、黑龍江、陜西……巡視意見還尚未發完,不過,從已經公布的情況來看,精簡的文字里,“信息量很大”。
官商勾結、官員身邊人成腐敗重災區
在已公布的巡視意見中,反復出現最多的就是:官商勾結和官員身邊人的腐敗。
河北有官員與企業老板結成利益紐帶;上海被指少數領導干部配偶子女在其管轄范圍內經商辦企業,群眾對個別領導干部的配偶子女倚仗其權力謀取巨額利益反映強烈;江蘇也出現了一些領導干部與老板之間保持相對穩定的關系圈子,進行封閉式權錢交易的現象;黑龍江不僅有官商勾結,還出現了“有的賤賣國有資產、向關系人輸送巨額利益,有的親屬子女在其管轄范圍內經商辦企業謀利,有的生活腐化、為情婦經商謀利提供方便”的情況。可以說,官商勾結和領導干部“身邊人”的腐敗,成了此次巡視發現的腐敗重災區。
此前,曾有中央領導批評黨內滲透進了市場原則。習近平也曾告誡官員,“官”“商”交往要有道,相敬如賓,而不要勾肩搭背、不分彼此,要劃出公私分明的界限。官商勾結,會導致的問題,“大家都懂的”,黑龍江的報告便直接指出了其中的一個危害,賤賣國有資產和向關系人輸送巨額利益。
而身邊人利用官員影響,經商辦企業,本質上也是一種“權力腐敗”,利用的還是官員的權力,不過,是變著法來“腐”,不是官員自己貪腐。但是,無論是官商勾結,還是“身邊人”腐敗,本質都一樣,就是權力“套現”。
巡視組乃是中央的“耳目”和“利劍”。君不見,中央巡視組都是直接向中央政治局常委匯報巡視情況。巡視組此時將“劍”指向官商勾結和“身邊人”腐敗,相信中央已經察覺到了這些問題,且在接下來的反腐斗爭中,這些問題將會被重點整治。
首提“山頭主義”和“能人腐敗”
梳理歷次巡視清單,可以發現,此次的巡視意見,首次提出了反對“山頭主義”和“能人腐敗”。“山頭主義”出現在河北省的巡視意見中,“能人腐敗”則出現在江蘇省的巡視意見中。說的雖然是單個省,可敲打的,卻是整個官場。
“山頭主義”,說白了,就是搞團團伙伙,拉幫結派,搞所謂的“利益同盟”。比如十八大以后,中石油的窩案。包括魏鵬遠之前所在的發改委,也是窩案、串案不斷,國家能源已5人“落馬”,價格司亦有5人“落馬”,涉案金額超過千萬元的就有6人。
習近平曾在中紀委三次會議上批評“圈子文化”,認為有的領導干部整天琢磨拉關系、找門路,分析某某是誰的人,某某是誰提拔的,該同誰搞搞關系、套套近乎,看看能抱上誰的大腿。事實上,干部都是黨的干部,并非哪個人的“家臣”。如果信奉“山頭主義”,黨豈不是成了“私人俱樂部”?“山頭主義”說得不僅僅是河北,而是整個官場,尤其是黨內。
“能人腐敗”亦是首次提出。巡視意見,對此提出了嚴厲批評,指出要“堅持把‘德’放在首位,做到再能干的人‘德’不行堅決不用。
這一現象的產生,主要原因在于基層治理不夠完善,缺乏有效的法治治理路徑。在“能人治村”成為普遍現象的情況下,民主往往容易成為“擺設”,“能人”手中的權力便掩蓋住了基層的民主,“能人腐敗”“小官巨腐”也就有了可能。
當然,“能人腐敗”并不僅僅發生在基層,十八大以來落馬的50多名高管,不少就是“能人”“干吏”。這里的關鍵還在于權力的過分集中。有學者曾總結“能人”“干吏”最終走向貪腐的“三大定律”:一是“武大郎開店”定律,高我者莫來;二是“趙高指鹿為馬”定律,不依附我者休提;三是“買路錢”定律,不給好處者無望。
所以說,“能人腐敗”,同樣不只是說給江蘇聽的。
江蘇是“大老虎”周永康的故鄉。而周永康出身農家,是一步一步走向黨內高級領導干部的,也是一位“能人”。
詩人曾經寫下:“不要前行!前邊是無邊的森林,古老的樹現著野獸身上的斑紋,半死半生的藤蟒一樣交纏著,密葉里漏不下一顆星星。你將怯怯地不敢放下第二步,當你聽見了第一步空寥的回聲。”或許,這也是巡視組被中央所賦予的任務之一:震懾。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