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4.78萬:杭州車牌個人競價平均成交價連續兩月漲幅過萬

歷經“五連跌”后,杭州10月28日舉行的“限牌”以來第6次車牌搖號出現個人中簽率新低:0.955%,即105人中才有1人獲得車牌;而前1天的車牌競價則創出新高:個人平均成交價47785元,比9月上漲10977元,個人最低成交價也達到40800元,比9月上漲7800元。
3月26日起,杭州在全市范圍實施小客車增量配額指標管理,成為繼上海、北京、貴陽、廣州、天津之后第6個“限牌”的城市。如需購車,必須通過搖號或競價提前獲得相應的增量指標。增量指標1年8萬個,以搖號方式配置6.4萬個、競價配置1.6萬個,按月分配。單位增量指標占配置額度的12%,個人占88%。每個競價指標設1萬元的底價、不設最高限價,競價所得全部用于大氣治理、交通治堵、發展公共交通事業等。5月底,限牌后的小客車增量指標首次搖號、競價舉行。
此前,官方曾預測,以1.5萬~2.5萬元競價獲得1個指標的可能性較大;考慮到杭州2013年的購車量為28萬多輛,按30萬輛、1年搖號配置6.4萬個指標計,1年的搖號中簽率約為1∶4.7。但實際情況是,競價部分的個人平均成交價5月為1.96萬元,隨后的3個月分別為1.53萬、1.77萬、2.45萬,到9月猛漲1萬多元,達到3.68萬,本月再漲1萬多元,達4.78萬,讓一些網友感嘆“再一路飆升,就要趕上我的車價了”。搖號部分,雖然目前未滿1年,但每個月的中簽率連續下跌,5月至今分別為2.2%、1.5%、1.24%、1.19%、1.07%,直至本月跌破1%。
對此,杭州市小客車總量調控管理辦公室調控處副處長金琳在接受當地媒體采訪時表示,平均成交價的意義不大,因為其中包含一些比最低成交價高出好幾萬元的報價,而按照經驗,這類高報價最終會被放棄,不會成交。她認為,相比平均成交價,最低成交價更具參考意義,10月的個人最低成交價比9月上漲7800元,但9月比8月上漲了10500元,上漲趨勢已經放緩。同時,9月參與競價的人數比8月少了約1000人、10月又比9月少2000多人,說明越來越多的人選擇退出。“總的來說,我們認為競價會有底線,到了這個底線,價格將趨于穩定。”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