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北平無戰事》:馬漢山、王蒲忱史上確有其人
《北平無戰事》的熱播引發許多熱議,尤其是劇中三位特務——馬漢山、王蒲忱和徐鐵英的精彩表現令人印象深刻。事實上馬、王兩人都有歷史原型。馬漢山即馬漢三,王蒲忱即王蒲臣,他們確實都當過保密局北平站的站長,徐鐵英則是虛構人物。
保密局北平站概貌
保密局北平站成立于1946年10月,前身是軍統局北平辦事處。北平站為甲等站,共有六任站長,他們是馬漢三、黃天邁、文強、喬家才、王蒲臣和徐宗堯。其中馬漢三為第一任站長,王蒲臣為第五任站長。站內分秘密組織和公開組織。
秘密組織為秘書室、機要秘書室、人事室、會計室、總務科(設收發室、傳達室、警衛組、汽車組、總務組)、情報科(設情報組、特別情報組)、行動組、策反組、學運組、心理作戰組、特別情報組、華北補給站(槍械彈藥的補給和裝備),在密云、房山、南口、固安、灤縣等地設有情報組。
公開組織遍布北平、保定兩地的軍、政、經機構,如北平行轅第2處、華北“剿匪”總司令部第2處、北平警備總司令部稽查處、北平市警察局稽查處、保定綏靖公署稽查處、空軍第2軍區調查統計室、第72兵工廠稽查組,此外在北平市政府、民政局也都有區、科級部門。公開組織的行動在名義上掛著行轅、剿總、綏署等上級機關的牌子,實際上聽命于北平站長,各機關負責人無權干涉。
在北平站存在的兩年半時間里,著名行動有“破獲保定綏署間諜案”、刺殺北平市前市長何思源等。1949年1月北平解放時,北平站接受和平改編,這是保密局乃至軍統史上的重大丑聞,讓毛人鳳臉上無光。
馬漢三其人其事
馬漢三(1906—1948),河北宛平(現屬北京)人。早年投奔西北軍,曾是張自忠學兵營的學兵。1933年任共產黨員——察哈爾抗日同盟軍第5師師長宣俠父的文書,同盟軍瓦解后賦閑。

馬漢三的公開身份是北平行營督察處長兼肅奸委員會主委,馬漢三的夫人華清曾經回憶道,馬漢三“和當時在北平的一些大特務一道劫收敵偽財產”。(《馬漢三之死的前前后后》,見《北京市文史資料選編第21輯》,頁222)
戴笠死后,馬漢三成為了新任局長鄭介民的部下。1946年7月軍統局改組為國防部保密局,至10月完成,保密局北平站隨之成立,馬漢三成為第一任站長。

繼任北平站長的人選,馬漢三舉薦當過鄭介民秘書的黃天邁。黃氏既為鄭氏親信,又與馬的關系深厚,由黃任站長,馬仍然可以遙控北平站,還能更加獲得鄭氏信任。
在馬漢三任民政局長期間,發生了一件情報戰線上的重大事件,那就是“保定綏署間諜案”。1947年7月,北平行營電檢科長趙容德在進行偵測電臺工作時,發現鼓樓鑼鼓巷有電臺信號,經過偵測確定電臺的具體位置。趙氏隨即將情況上報黃天邁,并在進一步偵察后確定電臺的所有者為北平市地政局科長袁永熙,而袁的老婆則是國民黨中央政治委員會秘書長陳布雷的女兒——陳璉。
由于事涉國民黨元老,黃天邁在求計于馬漢三后決定上報保密局。鄭介民當夜就派遣行動處長葉翔之前往北平,會同北平站處理此事。
葉翔之成立了臨時行動委員會,成員有馬漢三、黃天邁、北平警察局副局長白世維、刑警隊長李連夫、北平警備總司令部稽查處長倪超凡、保密局督察王蒲臣、河北省會警察局長楊清植等人。委員會由葉氏負責,但實際起到作用的還是馬漢三,因為在與會眾人里,只有他對北平的各種情況最熟悉。
這次行動不僅成功,更讓保密局獲得了出人意料的結果。那就是保密局順藤摸瓜地查獲了潛伏在保定綏署的中共電臺,逮捕泄露情報的綏署第1處少將處長謝士炎、上校副處長丁行、少將設計委員余心清等人。通過保定電臺,保密局又成功破獲位于沈陽、西安和蘭州的三處秘密電臺,逮捕沈陽防守司令部新聞處長王書鼐、中共西安情報系統負責人趙耀斌,給中共地下情報組織造成極大破壞。
“保定綏署間諜案”是保密局破獲中共地下組織最成功的案例,北平站全體人員受獎,黃天邁升調外事站站長,遺缺由文強接任,但文強已決定前往湖南任職,所以在掛了幾天名后,另調喬家才接任。
馬漢三因參與其事,心里十分驕傲,并進而產生了自搞特務組織的想法。他還真就那么做了!馬漢三秘密成立“建國力行社”,自任主委,黃天邁、劉玉珠(馬的親信秘書)等任委員。
保密局之下豈容其它組織酣睡?馬漢三沒想到被認為絕對保密的組織,已被保密局副局長毛人鳳掌握。毛人鳳繼任局長后,于1948年6月30日抵達北平后以召見軍統老人為名誘捕了馬漢三、劉玉珠等人。7月6日,馬漢三等人被押解到南京,在經過秘密審判后,馬、劉于9月27日被執行槍決。對外公開的理由是“貪污受賄”,內部罪名是“私設組織,網羅黨羽,分裂黨國,破壞紀律”。至于說馬漢三是暗殺戴笠的主謀,以及暗保川島芳子等事,那都只是沒有實際證據的野史。
王蒲臣其人其事
王蒲臣(1902—2006),浙江江山人。他讀過高小,當過江山和武義兩縣的教育局長。1935年跟隨戴笠,起初做的是譯電員和私人秘書,屬戴氏江山幫的主要成員。抗戰期間,王蒲臣在別動軍和忠義救國軍當過秘書,1939年出任貴州辦事處主任,后進入中央軍校高教班第8期學習,搞到了“黃埔”招牌,從此更受戴氏重用,任中美合作所情報人員訓練班副主任。

馬漢三非常討厭王蒲臣這位空降督察,但又不能拒絕,只能采取表面示好暗地斂財的方式。好在戴笠不久之后墜機身亡,王蒲臣等跟隨毛人鳳的江山派遭到鄭介民廣東派的打壓,也就對馬漢三的行為裝作沒有發生了。
毛人鳳取得了保密局領導權后,江山派重新出頭。加上毛人鳳新官上任尋找“放火”地,馬漢三成為首選目標。對此,已在北平秘密搜集馬漢三貪污受賄證據多時的王蒲臣扮演起了讓馬氏落馬的主角。馬漢三被誘捕后,王蒲臣立即帶人查抄了馬漢三等涉案人員的居所,并順勢當上了北平站的第五任站長。

何思源是原北平市長,卸任后到處為和平奔走,并在行為上逐漸親共。保密局受領暗殺任務后由葉翔之前往北平指導工作,經過研究,王蒲臣計劃派人埋伏在何氏住所外,尋機以手槍射殺,但考慮到執行人員撤退不易,便改而采取安置炸彈的方式,由特務段云鵬執行,不想炸彈放錯位置,只炸死了何思源的小女兒。事情曝光后,輿論的壓力迫使暗殺任務無法繼續執行,王蒲臣只得據實上報,結束了這次失敗的行動。
1949年1月19日,王蒲臣奉命將北平站長的職務移交給徐宗堯。但根據保密局的指示,王蒲臣繼續以督察身份負責華北地區的特務工作。在經過遼沈和淮海兩大戰役后,王蒲臣已經預感到北平解放是遲早的事,他不等交接完畢,即命部下將北平的大部分檔案予以銷毀,隨后又布置了五個潛伏組,由韓北辰、周受軒、龍超、路捷音、秦應麟任組長,執行北平解放后的特務活動。
王蒲臣沒有想到的是,已經與中共牽上線并準備投誠的繼任站長徐宗堯,已經掌握了其中的三個潛伏組。北平解放后不久,徐宗堯就帶著公安人員勸降了韓組,繼又破獲周、龍兩組。不久,路組又因收發報人員自首而被破獲,剩下一個秦應麟擔驚受怕,選擇逃跑,后在天津暴露被捕。
王蒲臣滿以為萬無一失的五個潛伏組就這樣在一個月內全部丟失,他只得帶著無限的遺憾離開了大陸,于2006年因病去世。至于他是不是鐵血救國會的成員,目前還無史料證實。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