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獨居青年8000萬,這是他們不為人知的秘密
據《三聯生活周刊》報道,2020年,民政部公布了一組數據,2019年中國單身人口達2.6億,其中8000萬處于獨居狀態,預計到2021年,這一數字會上升至9200萬。

圖源:《東京女子圖鑒》
科技的發展、互聯網的便捷,讓獨居變得越來越容易,也讓年輕人擁有更多租房方式。
獨居還是群居,成為當下年輕人的熱門討論話題與兩難選擇。

對于主動選擇獨居的人來說,不被約束,能按自己的想法生活,不被干擾,就是選擇獨居最好的理由。

小時候,我父母家教特別嚴格:幾點起床,幾點吃飯,什么時候可以出去玩……都規定得死死的。
從小我就盼望能夠一個人生活。
大學畢業后,我義無反顧選擇了獨居。在這種獨立的、完全屬于自己的空間里,不用擔心被打擾,不用害怕被約束,自由自在;累了就買一堆零食,躺在沙發上追劇,難過就放肆地哭。


一個人的時候,有足夠的時間去思考,去幻想,獨處令我的內心世界的更豐富。
每天下班回家,關上門,就好像遠離了塵世的紛擾,在自己這一片小小的天地里,揚鞭駕馬,縱橫天下。
獨居雖然自由,但也有許多弊端:孤獨、飲食健康、安全感……這些問題都不容忽視。

今年是我獨居第三年。我性格比較內向,所以,畢業后我堅定地選擇了獨居,盡管為此要承擔更多租房成本。
剛開始獨居的時候,我很開心,久了之后,還是會有些寂寞。
下班后,回到空蕩蕩的房間,心里也空蕩蕩的,開心沒人分享,難過也沒人傾訴,特別是生病的時候,我感覺自己像被世界遺棄了。
孤獨的時候,我會對著墻壁說話,幻想出另一個自己,我這么有趣,兩個我應該很快樂吧。


有時候一個人在外,會遇到很崩潰的事情,也會想著身邊有個人該多好。
我在上海租房,有一次忘帶鑰匙了,老房子,三道門,不舍得花錢找開門師傅,一個人坐公交來回四個多小時去找房東拿鑰匙,那陣子工作也不順利,坐在車上看著窗外燈紅酒綠的景色,鼻子酸酸的。


我是一個極度缺乏安全感的人。
獨居以后,幾乎每晚睡前,我都會檢查門窗,至少三遍以上;下班回家,在小區里,碰到路人會害怕,生怕被人尾隨;夜里,一點兒聲響都會讓我如臨大敵,神經衰弱;在我床頭,備著防狼噴霧……
我也很迷茫,我是不是該找個朋友合租,這種擔驚受怕的日子,我受夠了……

想要“熱氣騰騰的生活”,想擁有像美劇《老友記》一般的生活氛圍,是不少青年選擇群居的首要理由。

圖源:《我的家里空無一物》

剛畢業時,經歷過一段獨居生活。但我是一個喜歡熱鬧的人,獨居的寂寞我實在忍受不了。
工作第二年,和兩個閨蜜合租,開始了“吵鬧”的群居生活。
起初,我們特意少加班,早回家,每天聚在一起做飯、吃飯,享受那種生活的“熱氣”。久了,我們也有了一些摩擦,會為了誰做飯、誰買菜、誰洗碗之類的小事吵架。后來,我們決定少點兒刻意,順其自然,盡管住在一起,我們也不必總是黏在一起。
我們保持獨立,又相距不足1.5米,這種感覺真好。


以前我喜歡獨居,直到后來一群小伙伴闖入我的生活,我們喝酒談天,爬山賞景。
后來,周末成了固定狂歡日,我也慢慢接受了群居的日子。
我喜歡生活中有一群熱血的伙伴,也愿伙伴們前途無憂!

不過,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個性,住在一起難免會有摩擦。

我和他是大學同學,畢業后,我們都留在了長沙工作。
一方面是感情不錯,一方面是為了省房租,我們倆決定合租。合租之后,我才發現他這個人小毛病實在太多了。
從不打掃房間衛生;我做飯,他從不洗碗;總是把廁所弄得很臟;經常半夜回家,聲響弄得很大;繳房租拖拉,總是讓我先墊著。
時間長了,我越看他越不順眼,但是我又不好意思說。終于忍到合同期滿,我立馬搬了出去。他也很識趣,再也沒聯系過我。
有時候想想還挺難過,曾經,我們是多要好的兄弟,現在竟然變成了陌路人。
也有許多人被動選擇群居,因為租房成本過高或者工作需要,他們不得不和陌生人生活在一起。

我住在公司安排的宿舍。
沒有便利,只有麻煩。我并不喜歡群居,更喜歡一個人安安靜靜地刷視頻看小說。群居環境下,只有吵鬧,室友還經常不敲門開我房間。
不過,仔細想想,我并不是討厭群居,而是討厭無用的社交。


坐標杭州。剛畢業一年,為了省錢,我選擇了合租。
雖然有獨立臥室,但我總感覺沒有自己的獨立空間。
經常得和陌生室友打照面,很尷尬;廚房和廁所是共用的,我有點兒輕微潔癖,總是會擔心他們的衛生狀況,他們也確實不怎么講究衛生,廚房總是亂糟糟的,有時候他們還會偷偷使用我的廚具,衛生間潮濕、臟亂,偶爾堵了也沒人管;
半夜總是鬧轟轟的,有人打游戲,有人吵架。
群居生活就是麻煩。

2021年5月15日,騰訊視頻最新綜藝《五十公里桃花塢》-北京節目嘉賓郭麒麟、周杰、辣目洋子、彭楚粵、陳陳陳在更北京視頻號直播間,與觀眾談了談他們對獨居和群居的看法。
? 點擊觀看視頻
關注二更視頻號 Get最新精彩視頻
郭麒麟覺得生活是變化的,有時候喜歡熱鬧,有時候就想一個人待著。
周杰認為孤獨是一種享受,當我們對人生有更多了解的時候,我們就會明白,孤獨是與我們相伴的,是我們最好的朋友。
辣目洋子平常都是一個人住,她認為每個人本質上都是孤獨的,有人和你一起住,可能會更容易孤獨,我們應該學會面對這種孤獨,學會和自己相處。

彭楚粵認為,他本質上喜歡一個人擁有一個空間,但是,內心卻向往群居生活,希望生活更有溫度。
陳陳陳比較喜歡集體生活,他認為,很多事情,是一個人無法完成的,他享受一種合作的感覺。

其實,說到底,獨居和群居只是一種居住方式,或許,我們不該把它們當成一種生活理念。
群居并不意味著,你需要處處依賴他人,你仍然需要保持精神上的獨立,要有自力更生的能力,畢竟沒有人可以永遠陪著你;也不意味著完全不自由,在熱鬧的環境中,更需要我們學習如何自處。
獨居并不意味著遠離人群,拒絕社交,而是在保持精神獨立的情況下,有更多時間、精力去認識、接觸世界;也不意味著完全自由,在一個沒有約束的環境里,我們更需要學習如何自律。
生活總是在變化,無論我們選擇哪一種居住形式,只要能感覺舒適、滿足,那就是對的。
愿大家都能享受生活,過得更快樂更豐盛。
原標題:《獨居青年8000萬,這是他們不為人知的秘密》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