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幼童鼻炎哮喘比例逐年上升,上海將探索“霧霾疾病”先期普查

霧霾等空氣質量污染持續引發全社會關注,尤其是其對老幼、孕婦等特殊人群健康的造成的影響更是科學、醫學界的研究熱點。澎湃新聞(www.kxwhcb.com)10月21日獲悉,上海市人大代表邱孟瑜此前提出的“建立空氣污染相關疾病的先期普查機制”的建議得到上海市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解決采納”的答復,答復稱上海將探索嬰幼兒、孕產婦等高風險人群高發呼吸性疾病的適宜普查技術,并將鼓勵支持開展空氣污染相關呼吸性疾病高危因素研究、病因檢測等工作。
代表:霧霾危害,預防優于治療
“公務車限行與中小學、幼托機構停課等應急措施是上海市政府維護市民健康與安全、規范健全城市管理機制的一大體現。”上海市人大代表、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副總編輯邱孟瑜說,她呼吁相關政府職能部門,加強對孕哺人群、三歲以下幼兒與老齡人群的相關呼吸道疾病的普教與普檢,尤其是盡快出臺與霧霾污染密切相關的過敏性哮喘等疾病的先期普查機制,盡早納入社區公共衛生服務的體檢項目,達到早期防范,控制初發病率的效果。
邱孟瑜說,幼童人群中患有過敏性鼻炎、過敏性哮喘的比例逐年上升幅度較快,父母雙方只要有一方為過敏體質,小兒得此遺傳的概率也加大。加之近年來空氣污染問題日益嚴重,治理將是一項漫長、艱巨的工程。
邱孟瑜認為,最好的辦法是防范于未然,預防優于治療。鑒于霧霾的危害性尚未被民眾全面了解,對于與之相關的呼吸過敏性疾病更為陌生,早期的發作征狀往往因無知被忽視或誤判,以致造成延誤,留下終生遺憾。
邱孟瑜建議,上海全市婦產科醫院在孕檢與產前輔導中加強對呼吸疾病的普查與預防注意事項的指導;新生兒出生至學齡前,社區衛生公共服務提供相關體檢項目與科普教育指導,最大可能地控制嬰幼兒呼吸類疾病的初發病率。
衛計委:支持相關呼吸疾病研究
對于邱孟瑜的建議,上海市衛計委答復“解決采納”,答復介紹,近20年來,與空氣污染密切相關的哮喘等過敏疾病患者人數快速增長,特別是兒童因抵抗力較差更易受到影響。上海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2009年調查數據顯示,上海市兒童哮喘患病率就已達6.43%。
“哮喘的發病機理極為復雜,尚未完全清楚。”上海市衛計委表示,哮喘與免疫、神經、精神、內分泌因素和遺傳學背景密切相關,70%-80%的兒童哮喘發病于5歲前,20%的患者有家族史,多數患者有嬰兒濕疹、過敏性鼻炎和食物(藥物)過敏史。上海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曾先后于2006年、2009年對于近萬名學齡兒童中開展哮喘患病及其影響因素研究,結果顯示:男童發病風險高于女童,與年齡呈負相關;早產兒發病風險高于足月順產兒;有過敏史或家族史的兒童發病風險高。
市衛計委介紹,2013年,上海0-6歲兒童保健管理率為98.82%,孕產婦系統管理率為95.14%。上海已實現了對社區嬰幼兒哮喘等呼吸性疾病的先期普查、科普宣教全覆蓋,以及孕檢與產前輔導中呼吸相關疾病的普查與防治指導全覆蓋。下一步,上海將積極支持和鼓勵開展空氣污染相關呼吸性疾病高危因素研究、病因檢測等工作,探索嬰幼兒、孕產婦等高風險人群高發呼吸性疾病的適宜普查技術。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