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外媒:當中國的馬拉松熱情遇上空氣污染,就只能爬樓了?
19日,北京馬拉松在重度空氣污染中“堅持”舉行。事實上,國外媒體最近兩年對中國民眾日益增長的跑步熱情和空氣污染的關系已予以了關注。
今年初,美國《大西洋雜志》網站的“城市實驗室”欄目就曾發表文章討論這一話題,并配以制圖對比中美兩國城市在馬拉松比賽中的空氣質量。
“兩股趨勢不幸地交集了,中國跑步運動的崛起碰上了該國的空氣污染問題。馬拉松這項運動正在迅速發展,參與人數已經創紀錄,但其增長速度比不過空氣污染程度的加重。在中國版的Twitter——新浪微博上,專門有一個標簽叫‘我不想當人肉空氣凈化器’。”文章稱。
文章指出,標準的空氣質量指數測量了空氣中的微小顆粒,包括PM2.5——空氣中空氣動力學當量直徑小于等于2.5微米的顆粒物。這種顆粒的體積使其可以通過肺部進入呼吸系統,導致危害性。跑步者在跑步時呼吸的頻率是平時的10-20倍,因此極大程度地暴露于微小顆粒。
去年12月,fz.com的一篇文章也曾報道,中國是全球增長最快的跑步基地,在2014年1月舉行的廈門馬拉松比賽中,有大約7.5萬參加者。
當月,《環球郵報》也關注了中國人的跑步熱情碰上空氣污染的兩難問題。“如果我每天都要查看空氣污染指數,可以跑步的日子就很少了。”一位馬拉松選手告訴《環球郵報》。
報道稱,中國每年有33項各種馬拉松比賽,超過50萬人參與。“我很擔心空氣質量,我手機上裝了一個報PM2.5的APP,但空氣質量不會因為我不跑就變得更好。”另一名參賽者告訴《環球郵報》,“跑步讓我感覺更好和快樂。”
fz.com稱,對于喜歡健身的中國人來說,答案要么是在霧霾面前退卻,要么是選擇健身房的跑步機。另外一個有創意的解決方法是“垂直馬拉松( vertical marathons)”這種室內跑步比賽,參賽者可以在摩天大樓里爬樓。

2013年,中國曾舉辦首屆“垂直馬拉松”比賽,參賽者在北京國貿大酒店的82層樓中跑步。當時,《華爾街日報》曾報道稱,北京“垂直馬拉松”在相對來說可以避開微小污染顆粒的地方舉行,盡管舉辦方仍然擔心北京的空氣污染。“我希望跑步那天天空晴朗,這樣跑步者在登頂后不會感到失望。”國際天空跑聯盟的代表告訴《華爾街日報》。此外,主辦方還采取預防措施,邀請醫護人員確保選手安全。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