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中醫把脈驗孕是真是假?中西醫微博“約架”升級
中西醫在微博上約架了。

9月25日,“打擂”具體規則《切脈驗孕測試方案》出了初稿。之后,楊楨提出阿寶方面須“提供管理機構對脈診驗孕及直播的倫理批準”、“測試孕婦孕齡在8-13周并從妊娠第4周開始每周抽血化驗兩次”、“脈診時只能由他和測試者在場”等要求,這些在阿寶及其挑戰的代理人——調查記者@王志安看來難以接受。
阿寶表示已咨詢過相關機構:“這種挑戰賽性質的脈診驗孕活動提出的倫理申請根本不會被受理。”但楊楨起初并不讓步。于是,“巔峰對決”的時間始終不能塵埃落定,雙方倒是掀起了一陣你來我往的口水戰。
直到10月13日凌晨,阿寶發下最后通牒:“如果10月13日晚10點之前楊楨醫生依然不作出具體而有意義的回應。我們只能認為楊楨醫生沒有參加的誠意,視為棄權。”到了13日晚,楊楨回應“那就繼續脈診驗孕”。他向澎湃新聞(www.kxwhcb.com)表示,他愿意放棄之前所有要求,“我要看他們(阿寶、王志安)會怎么做。”
近幾日又有幾人陸續加入這場中西醫“約架”。10月12日,從業22年的成都中醫執業醫師呂即來應征:“不但要驗孕,我還要挑戰通過診脈來判斷還有幾天來月經!”
還有網友在微博上提出“100萬起步”應戰,并留下名字電話。
對此,王志安回復“符合條件”即可報名。隨后阿寶親自重申了應戰中醫的資格:任職三甲醫院、有副高及以上職稱。“民間無證中醫、江湖非法游醫、個體診所醫生以及基層醫生恕不接待。”

截止澎湃新聞發稿,阿寶沒有針對此事更新微博。這場“約戰”何時開打?怎么打?尚無定數。
中西醫“約架”有意義嗎?
為什么要有這么一場約戰?@燒傷超人阿寶在微博中聲明,以現代科學手段驗證中醫診療手段是他多年的心愿。但“打假斗士”方舟子發微博稱:“要跟中醫打賭能否把出喜脈,應該由中醫界推舉他們認為水平最高的‘大師’出來接受檢驗。跟一個沒什么名氣的中醫打賭,贏了,其他中醫和中醫粉也只會認為此人水平差,不承認把不出喜脈。所以這種打賭沒意義,有王志安摻乎更沒意義。”
楊楨則告訴澎湃新聞,中西醫本身沒有一爭高下的必要,自家的兩個兄長都是西醫,“我跟他們叫什么板?”在他看來,待檢孕婦選擇西醫還是中醫,完全看病人的需要。“而且所謂假陽性,中西醫檢測手段都不能說可100%避免。”
在復旦大學歷史系副教授張仲民看來,微博上這場“診脈驗孕”的約戰實質上解決不了什么問題。“最大的效用或許是又一次提出中西醫由來已久的矛盾和對異己的態度問題。”他向澎湃新聞表示,“我們要學的不只是西方的科學、文明和主流價值,還有西方對科學、技術與工具理性的反思,以及對多元文化的倡導和尊重,更要認識到胡適那句老話——‘容忍比自由更重要’。”
這些年為何中醫成了靶子?
近年來,中西醫論爭伴隨著中醫出錯的案例不斷見諸媒體。比如,有媒體報道稱沈陽一懷孕女子曾被老中醫誤診為“氣血兩虧”,開了36袋中藥后因腹腔大出血險些喪命。醫療事故和醫患糾紛不獨在中醫里存在,為何中醫成了靶子?
張仲民表示,有人反對中醫和“中醫旗號被濫用”或“借中醫、養生騙人斂財”有關,“但這本身并非中醫不該存在的理由。臺灣作家、學者薛仁明也告訴澎湃新聞,現在中醫備受爭議的一大原因是好中醫越來越少。此前在北京大學演講時他還認為,好中醫越來越少的關鍵在于目前中醫教育體系沒辦法培養出好的中醫。”因為目前的中醫教育全部都是用西醫概念來訓練的。“他說,”我們覺得中醫不科學,就引進西醫的那些概念,把中醫所有的名詞用西醫的概念來分析。這樣,中醫就失去了生命力。最后,就培養不出像樣的中醫。"
而若非要以“科學化”為標準,張仲民認為,不僅中醫的合法性不足,中國古代的化學、史學、文學和哲學等學科都不能和西方現代學科接軌,都沒有足夠的合法性。“中醫是從中國文化傳統和日常生活中發展出來的一套行之有效的經驗與實踐,同時也是認識外部世界的觀念和理論,這些都不同于西方以科學化為核心的近代醫學,它無法用實驗或量化的方法進行檢驗或重復。”他說,“但這不影響它繼續在日常生活中發揮作用,更無損于它在文化層面具有的特殊價值與意義。”
中醫應該進博物館?
美國范德堡大學醫學中心博士后韓冰的外公是中醫,他小時候有過看中醫的經歷。但在經過現代醫學系統訓練之后,他不再接受中醫的理論體系。他告訴澎湃新聞,“接受過現代醫學或者生物學訓練的人,對中醫普遍持懷疑的態度。”他認為,現在應如何看待中醫這一問題,就如同在問對馬車或紡車有何看法,“如果把它們放回到歷史階段,是個好東西。但非要和現代的汽車、火車或大型紡織機來比,那么它問題就大了。它在一定歷史階段解決了一部分問題,但在今天,給予過高的評價就是有問題的。”
韓冰解釋說,中醫從理論體系上來說,帶有整體論的自圓其說的特征,這是不符合現代科學理論的。現代的科學理論是基于實證的,也帶有可被證偽的特征。“哪怕說地球是方的,我們可以通過一些手段去證明它是錯的。但是在推翻這個理論之前,地球是方的就是科學理論,因為它存在可被證偽性,也可以推著它往前走。知識、理論的創新,有可發展的特征,但中醫理論就不具備這個特點。中醫整套理論體系看起來可以自圓其說,但是又什么都沒說,不符合現代科學理論的特征。” 所以,韓冰認為,中醫理論應該拿到博物館、文獻館里,好好的保存,供搞哲學史、思想史、人類認知史的人去發現其史料價值,如果仍拿去給人治病,至少是非常草率的。
而在技術層面韓冰認為,像中藥、針灸,有非常樸素的經驗在里面。“這些經驗,拿今天的標準來看,即便把它看成一個試驗,也太過粗糙了。但在漫漫歷史長河中不斷嘗試,總會積累一些經驗。對中醫技術部分的東西,應該按照現代科學的嚴格實驗條件去驗證,有效就保留,無效就請到博物館、檔案館里。”
江西省腫瘤醫院主治醫生李俊玉則對澎湃新聞說,以他個人的經驗和觀察,在臨床中,西醫也有部分采用中醫治療方法的情況,如從養生的角度出發,給予患者在飲食方面的提醒,另外推拿、針灸也適用于骨質增生的治療,但都是輔助治療手段。他認為,中醫的理論體系沒辦法接受現代科學的實驗檢測,但這并不妨礙它在實際操作中的使用。“我們西醫也有局限性,人類的知識都是有局限性。再過幾百年,回過頭來看,說不定我們現在認為是真理性的東西就會被推翻,所以不必要采取這么激烈的對抗態度。”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