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唐山市監局:5月到8月沿海可能發生赤潮,謹慎食用毛蚶海虹
據河北省唐山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微信公眾號消息,唐山市市場監督管理局5月15日發出《關于謹慎食用毛蚶、海虹等貝類的安全警示》稱,每年5月到8月河北省沿海可能發生赤潮,貝類因赤潮中有毒藻類而蓄積毒性,消費者食用后中毒事件時有發生。為避免此類情況再次發生,確保群眾飲食安全,特提醒消費者關注以下食用貝類風險。

毛蚶
根據因貝類毒素中毒癥狀不同,常見有四類,即腹瀉性貝類毒素(DSP)、麻痹性貝類毒素(PSP)、神經性貝類毒素(NSP)和記憶缺失性貝類毒素(ASP)。所有貝類毒素引發的中毒,目前均無特效治療藥物。
食用貝類中毒后,患者初期癥狀為口唇、手腳麻木,后期伴有惡心嘔吐、頭暈等癥狀,重癥患者呼吸困難、四肢無力、伴有昏迷。
為保障人民群眾食品安全,預防因食用毛蚶、海虹等貝類造成食物中毒,唐山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食用毛蚶、海虹等貝類安全警示:建議廣大群眾在赤潮毒素暴發高峰期不要采捕和購買食用野生的貝類,在食用其他貝類海鮮時,一定要去除內臟食用,且一次不宜食用過多。一旦食用毛蚶、海虹等貝類海產品出現惡心、嘔吐、腹瀉和腹部絞痛、四肢肌肉麻痹等癥狀后,必須立即趕往醫院救治。
吃毛蚶、海虹等貝類中毒是怎么回事?

海虹
毛蚶、海虹等貝類本身并無毒,體內毒素一般通過攝食有毒單胞藻,在體內富集形成。這些毒素無色無味,耐熱性極強,人一旦吃了含有毒素的貽貝就會中毒。
提示中說到了“麻痹性貝類毒素”,到底又是什么呢?
麻痹性貝類毒素是我國海洋赤潮毒素中最常見的毒素之一,其毒性極強,尚無特效的解毒方法。
人一旦食用含有此毒素的貝類,可引起人體神經肌肉麻痹,輕者出現口唇麻木和刺痛感、四肢肌肉麻痹等癥狀,重者可導致呼吸肌麻痹而死亡。
正如上述提示所說,嚴重的會導致呼吸停止,僅0.5mg就能使人死亡。
各經營企業、餐飲單位、消費者:在購買和食用毛蚶、海虹等貝類水產品時,應選擇去大型、正規的超市或市場購買,盡量避免購買來自赤潮地區的貝類,食用貝類時要去除消化腺等內臟,盡量減少食用頻率,單次食用量不宜太多。
赤潮是海洋中某些有毒浮游藻類等在一定條件下暴發性增殖或高度聚集而引起的一種海洋生態異常現象。
為了預防貝類中毒,在烹煮貝類前先除去其內臟,避免食用烹調汁液,每次進食較少份量的貝類。
到信譽良好、有檢測證書的商家購買,盡量避免購買來自赤潮地區的貝類。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