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德勤:中國清潔技術投資正轉向能源管理、減排

中國在可再生能源領域雄心勃勃的行動計劃正助力其成為全球清潔能源競賽中的領跑者。在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的雙重壓力之下,清潔技術被視為引領經濟增長的新引擎。
“中國已經成為清潔技術領域增長最快、發展最活躍的市場之一。未來10年、20年里,清潔科技將和互聯網、醫療領域一起迎來巨大發展。”德勤中國清潔技術行業華東區主管合伙人虞揚對澎湃新聞(www.kxwhcb.com)表示。
清科數據庫統計顯示,2014年前三季度,中國清潔技術領域共披露27筆投資案例,所披露的投資金額約為6.86億美元,同比降幅超5成。考慮到中國資本投資市場的大環境和全球清潔技術行業的市場現狀,盡管整體投資金額走低,但行業投資熱點正在向內需型細分行業轉移。
不同于傳統意義上的環保,清潔技術覆蓋和涉及的范圍更廣,涉及諸多細分領域,是一個跨行業的概念。大致而言,主要包括能源開發與利用(包括可再生能源、節能、能源管理等)、環境保護(包括空氣凈化、水處理、固體廢物處理等)、新材料(節能環保替代品、納米技術、生物降解等),以及可持續農業、智能交通等旁系分支。
從細分行業來看,2014年前三季度,中國清潔技術產業的新能源領域仍然獲得了最大比例的投資金額,所獲投資金額達到4.47億美元。獲得第二大比例投資的是環保領域,金額為1.98美元。位列其后的新材料領域所獲投資金額為0.38億美元。
對此,虞揚表示,雖然從清潔技術的整個市場體量來看,可再生能源依然是當仁不讓的老大,但從發展趨勢來看,能源管理和減排領域將迎來爆發式增長。“目前風險投資對清潔技術領域的投資,更傾向于能源管理類還有減排類,而過去則更多地流向開發可再生能源。”
“簡單來說,就是可再生能源領域已經‘長大了’,大的集團已經形成,具備了一定的研發能力,風險投資不需要再進行投入。小公司靠風投投入研發,研發出比大公司更先進的技術的可能性已經大大降低。”虞揚認為,能源管理和減排領域目前還未形成規模,大企業由研發產生的科技更新,速度并不是很快,掌握先進技術的小企業依然面臨藍海。
清潔技術集團(Cleantech Group)和世界自然基金會(WWF)今年6月共同發布的《2014全球清潔技術創新指數》第二版報告(下稱報告)顯示,中國在2013年全球清潔技術創新指數中排名第19位。該報告調研了40個國家,評價了其在創造力、商業化和清潔技術初創企業成長等方面的15個指標,以色列、芬蘭和美國位居前三甲。
該報告稱,基于各項指標和數據的研究表明,中國在創新驅動力方面的表現接近平均水平,其中創業活動比較活躍;相比之下,中國在特定的清潔技術發展方面具有更強的驅動力,比如在可再生能源基礎設施和清潔技術基金方面的吸引力獲得了最高的分數。中國的優勢在于,在清潔技術商業化方面位列前十,不僅清潔技術企業IPO數量僅次于以色列,而且清潔技術制造業和產值也處于領先地位。
對于中國在新興清潔技術創新方面的得分低于平均水平,報告認為主要由于相對于中國龐大的經濟規模,目前風險投資和知識產權保護都顯得相對不足。
“和歐美許多國家相比,中國在清潔技術領域所獲投資占風險投資總額比例的確偏低。”
虞揚稱,“這主要是由于在中國目前的知識產權保護環境下,專門用于科技類研發的投入其實并不是很多。相對于其他國家,中國很多投資主要還是投入在尋找一些新的商業模式中,比如快速消費品,技術投資資金比例受到擠占。但國外的經濟增長點主要靠科技推動,所以清潔技術在海外整體投資中的比例比較高。”
但這并不會阻礙中國清潔技術創新擴大化,中國政府推動清潔技術的諸多優惠政策也正為該領域的發展勢頭保駕護航,包括為清潔技術企業提供更為優惠的企業所得稅、低息貸款和更高的上網電價補貼等。報告顯示,2013年中國有55家清潔技術企業在全球主要的證券交易所上市(多于其他任何一個國家),這表明了清潔技術產業在中國良好的發展勢頭和所取得的成功。
虞揚本人多次參與了德勤與青云創投聯合舉辦的“中國清潔技術20強”評選活動,這一依照企業財務增長指標和環境貢獻指標等為評選標準的活動旨在挖掘中國清潔技術的明日之星。昔日獲獎的金風科技、阿特斯太陽能等,如今都已成長為國內清潔技術領域的龍頭企業。技術應用和創新是推動清潔技術行業的首要動力,前三屆獲獎名單的更迭折射出清潔技術行業仍處在創新浪潮的初始階段。虞揚表示,希望從眼下正在進行的第四屆評選中捕捉到更多清潔技術熱點。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