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手挽手站三排,上海警方在外灘人行道設“移動人墻”封鎖人潮
國慶長假前三天,連接上海南京路步行街和外灘的南京東路,每天都在上演著“堵人”的奇特場景。機動車道偶有車輛通過,但人行道卻水泄不通,甚至排成長龍動彈不得。10月3日,上海警方在南京東路外灘路口設置“人肉移動式隔離帶”,用人墻封住對沖的人群,制造出一條行人單行通道,緩解外灘區域和南京路步行街之間的大客流壓力。
從步行街到外灘,多數人走南京東路

警方在外灘路口設“移動人墻”封鎖對沖人潮。
“在南京路步行街和外灘之間,有很多條路都能走到,但幾乎所有游客都會選擇沿著南京東路走。”南京東路上一家銀行的保安告訴澎湃新聞,對于大多數游客而言,南京東路連接兩個景點間最短、最易辨識的通道。不論選擇與之平行的九江路或滇池路,游客們都將多花時間。
這種情況的后果就是交通堵塞。國慶長假開始后,從南京路步行街至外灘的這一段南京東路上,每天都會出現客流對沖的景象。澎湃新聞連日觀察發現,洶涌的人潮在這條路上緩慢移動,南來北往的游客在路口“狹路相逢”,步行區域一時無法消化。于是,機動車道上偶有車輛通過,但人行道上卻水泄不通的場景時時刻刻都在出現。為了防止心急的游客穿越隔離欄走上機動車道,武警戰士五步一崗,全天駐守。
實際上,形勢更為嚴峻是外灘地區的南京東路中山東一路丁字路口,過了這個路口,就是外灘觀光平臺。往來的游客在這里相逢,中山東一路上還有大量機動車往來穿梭。“人、人、人,車、車、車,一眼看過去,就是暈。”一位在外灘工作的清潔人員吐槽。
警方啟用“開關式”過馬路措施

交警手拉手、排成一道墻阻擋人潮。
“每天客流超過100萬人次,在外灘的中山東一路南京東路路口,極其容易發生人員滯留甚至踩踏。”上海市黃浦區警方相關人士坦言,這個重點區域的問題,必須用特殊的方式解決。過去幾天,警方在這一路口重啟了“開關式”過馬路的措施:紅燈亮,交警手拉手、排成一道墻阻擋人潮。綠燈時,則沿斑馬線形成兩道人墻,護送人群過街。
但僅僅如此,并不能解決南京東路中山東一路口的忙碌景象。10月3日,黃浦警方嘗試一種新措施,警務人員站成手挽手的平行三排,形成兩根通道,按照交通信號燈的指示在路口橫豎移動。這兩條不斷移動方向的通道,將過馬路的游客分成向東及向西兩個方向,東向至外灘,西向至南京路步行街方向。西向通行的人們在走過路口后,再次被警察的人墻攔住,引導至九江路。“也就是說,人墻將南京東路變成了僅能由西向東步行的單行道。”黃浦區警方相關人士稱,人墻組成的開關投用后,效果顯著。因此,在河南中路、南京東路路口,也有相同設置。
“人墻”成景觀,游客停下拍照
組成一個路口的“人墻”,共有五六十名警力。每次紅綠燈變化前5秒,他們移動位置牽手聯防,民警平均一個紅燈要移動三根車道的距離。“一個晚上牽手但是上千次肯定有。”黃浦警方的相關負責人表示,手拉手人墻的控制力更強。
相比江畔美景,“人肉移動隔離帶”的人氣絲毫不遜色。黃浦警方介紹,組成人墻的大多數是學警。年輕有活力,動作整齊劃一。過往游客被其吸引,拍照,甚至坐在外灘陳毅廣場上圍觀。維持秩序的民警不得不反復吹哨,提醒游客不要在此聚集。
澎湃新聞獲悉,警方對外灘江堤分段實施單向循環放行也在有效進行。“外灘江堤上,最多的客流從陳毅廣場的三根通道進入,因為陳毅廣場直對南京東路中山東一路路口。從下午5點開始,我們對陳毅廣場上江堤的三根通道實施只下不上。如果客流量再大,只下不上的管制措施將以陳毅廣場的通道為中心,向兩邊的通道輻射。”黃浦警方稱,此舉的目的是確保客流不是從一個點,而是從一條線進入江堤,以確保游客安全。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