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山西官場大換血:補齊13名常委,5名新人均未有山西工作經歷

黃曉薇同志任山西省委委員、常委和省紀委書記。
繼9月1日“雙林”聯袂入晉之后,9月份的最后一天,山西高層人事再次迎來“大換血”。
據人民日報客戶端報道,9月30上午8時,山西省委召開常委擴大會議。會議宣布了中央關于山西省黨政班子調整補充的決定。
經中央批準,黃曉薇同志任山西省委委員、常委、省紀委書記;吳政隆、孫紹騁、王偉中、付建華同志任山西省委委員、常委;免去李兆前同志山西省委常委、委員、省紀委書記職務。提名付建華同志為山西省副省長人選。
這一集中人事任免也意味著,在遭遇“系統性塌方式腐敗”之后,山西省委常委班子重建工作已經完成,重新恢復到了13人的常委班子。
今年以來,山西已有4名在任省委常委落馬,他們分別是山西省原副省長杜善學、太原市委原書記陳川平、山西省委原秘書長聶春玉、山西省委原統戰部長白云。
這些在任省委常委的相繼落馬,使得原本13人的山西省委常委班子只剩9人,出缺4人。與此同時,包括山西省委統戰部長、省委秘書長、太原市委書記、副省長等多個職務也有待補缺。
此外,金道銘、申維辰、令政策、任潤厚等在山西任職或此前在山西任職過的官員先后被查。
目前,山西省委常委班子原成員中,胡蘇平、高建民、張少華3名為山西本省籍常委。胡蘇平任山西省委宣傳部部長,高建民擔任山西常務副省長,張少華擔任山西省軍區政委。
中央紀委“女包公”空降山西
在過往人事調整中,監察部副部長“空降”一省擔任省紀委書記的例子相當罕見。
公開資料顯示,黃曉薇1961年5月生,遼寧海城人,1983年8月參加工作,1983年6月入黨,東北工學院物理系物理師資專業畢業。
大學畢業后,她曾長期在遼寧紀檢系統工作。
1983年8月起,她歷任營口市紀委辦公室干部、營口市紀委黨風管理室副主任、營口市紀委黨風廉政建設室主任、營口市站前區區委常委、區紀委書記等職。
1998年5月起,黃曉薇開始了在中央紀委16年的履職生涯。
進入中央紀委前5年,她均在辦公廳任職,具體職務包括辦公廳副處級檢查員、監察員、辦公廳信息處副處長、辦公廳正處級檢查員、監察員兼信息處副處長、辦公廳綜合處處長等。
2003年11月,黃曉薇任命為中央紀委第七紀檢監察室擔任副主任,4年后升任主任。
公開資料顯示,中央紀委第七紀檢監察室負責安徽、江蘇、浙江、上海、江西、福建等省份華東地區中管干部違紀違規案件。
2001年以來,第七紀檢監察室先后查辦了安徽省原副省長王懷忠案,浙江省原副省長王鐘麓案,江蘇省委原常委、組織部長徐國健案等10余起重大違紀違法案件。
2012年10月,時年51歲的黃曉薇升任監察部副部長兼中央紀委第七紀檢監察室主任;同年11月,她成為中央紀委常委。
2013年1月,中央紀委監察部舉辦2012年查辦案件情況新聞發布會,黃曉薇首次以監察部新聞發言人身份公開亮相。
2014年1月,黃曉薇擔任中央司法體制改革領導小組成員。該信息發布后,被媒體解讀為“中央紀委、監察部已經參與中央司法體制改革工作”。
今年8月,她還曾做客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在線訪談,以“信任不能代替監督——用鐵的紀律打造過硬紀檢監察干部隊伍”為題與網友在線交流。
此次被調離的李兆前,1962年1月出生,山東膠州人,1985年7月參加工作,1984年12月入黨,博士研究生學歷,工學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
李兆前曾長期在高校學習、工作。1982年至2000年,他曾先后擔任山東工業大學機械制造系助教、講師、副教授、機械工程系副主任、機械工程學院副院長、校長助理、副校長等職。
2000年6月,李兆前離開高校,被任命為山東省經貿委副主任,一年后出任山東省日照市委副書記、代市長。
2002年12月,李兆前升任山東省日照市委書記。2003年2月至2008年1月,他繼續擔任山東省日照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
2008年1月, 46歲的李兆前出任山東省副省長,3年后調任山西,擔任中共山西省委委員、常委、省紀委書記。
值得注意的是,李兆前缺席了9月29日的山西省十二屆人大三次會議。翌日上午,其被免去山西省委常委、紀委書記的人事命令即告發布。
目前,李兆前的新職務尚未公布。
吳政隆處理萬州事件贏得好評
現年50歲的吳政隆是江蘇高淳人,學生時期吳政隆就在太原機械學院求學,并獲得工學學士學位。
學成后,吳政隆進入兵器工業部工作,先后在國家機械工業委、機械電子工業部、國家發展計劃委、國家機械工業局等中央部委任職,并在機械工業部從事近10年秘書工作。
吳政隆的地方履職經驗始于重慶。
1999年,他被任命為重慶市政府辦公廳副主任、黨組成員,3年后出任重慶市萬州區委副書記、副區長、代理區長。
2003年至2007年,吳政隆曾擔任重慶市萬州區委副書記、區長。
重慶市萬州區是三峽庫區最大的移民地區,移民人數有26.3萬移民,占三峽庫區的五分之一,重慶庫區的四分之一。
在重建優勢產業、實現移民安穩方面,吳政隆曾接受《中國經營報》采訪,多次提到“創新”和“發展模式”。
據大公網報道, 吳政隆曾在處理萬州群體事件中嶄露頭角。
2004年10月,萬州爆發群體事件。一些群眾聽信謠傳,被煽動在萬州區政府大樓集結,砸壞政府大門、砸燒警車等。事件發生時,恰逢萬州區委書記出差,時任萬州區長的吳政隆在危急關頭,果斷走入了激動的人群中,直接對話群眾,很快平息了該事件。
當時有媒體在一篇還原事件過程的報道中提到,事件爆發第二天凌晨4時許,萬州區委、區政府召開緊急會議。
時任萬州區長的吳政隆要求各地迅速召開干部職工大會,務必確保事件的真相家喻戶曉。各地各單位要實行“一把手”責任制,首先是管好自己的人,確保本單位干部職工不圍觀、不傳謠、不信謠,更不能參與其中,再通過職工做好家屬和親朋好友的工作。
2007年2月,吳政隆升任重慶市萬州區委書記,并進入時任重慶市委書記汪洋主持的重慶市委常委會。
2012年11月,他入選十八屆中央候補委員。2013年11月,49歲的他出任重慶市委常委、市委秘書長。
吳政隆長期在萬州任職,萬州歷來都是重慶頗為倚重的重點發展地區,規劃后又成為重慶第二大城市、三峽庫區及渝東北地區經濟中心,吳政隆在此一地區頗多歷練,不僅經濟建設有所建樹,廉政建設也有心得。
萬州在快速推進城市建設和經濟發展期間,征地拆遷補償的數量、范圍、深度等不斷擴大,而征地拆遷領域職務犯罪又易成為腐敗案的“重災區”。吳政隆主政萬州期間,推行了“陽光拆遷”。
吳政隆曾對這一領域的腐敗問題批示:“關鍵是要依法依規,公開透明,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
5名新常委均有中央部委經歷
尤其值得關注的是,包括黃曉薇、吳政隆在內,此次履新的5名新任省委常委,此前都未在山西工作過,均有在中央部委任職的經驗,其中4名為“60后”。
參加工作以來,此次提名山西副省長人選的付建華履歷幾乎均與煤炭有關。
公開簡歷顯示,付建華1958年7月生,遼寧昌圖人,1976年8月參加工作,1995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中國礦業學院北京研究生部采礦工程系通風安全專業畢業,碩士研究生學歷,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1985年至1998年,他在煤炭部安全司工作,先后擔任通風處干部、通風處副處長、通風處處長等職。
1998年8月,付建華進入國家經貿委工作。
1999年12月開始,他開始擔任國家煤礦安全監察局(國家煤炭工業局)安全監察司籌備組副組長、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國家煤礦安全監察局)煤礦安全監察一司副司長、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國家煤礦安全監察局)煤礦安全監察一司、煤礦監察一司司長等職。
2005年至2012年,他還曾擔任國家煤礦安全監察局副局長、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黨組成員、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副局長等職。
2012年2月,54歲的付建華開始擔任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副局長、黨組成員,同時兼任國家煤礦安全監察局局長。同年7月,付建華出任國務院安全生產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
公開簡歷顯示,孫紹騁1960年7月出生,山東海陽人。1984年7月參加工作,1986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84年7月山東大學中文系漢語言文學專業大學本科畢業,2002年7月北京大學國際關系學院科學社會主義與國際共運專業博士研究生畢業。
大學畢業后,他曾任民政部救災救濟司救災處干部、科員、主任科員、副處長;民政部救災救濟司一處處長;民政部救災救濟司副司長;民政部優撫安置局副局長、局長;民政部副部長、黨組成員;民政部副部長、黨組成員,全國雙擁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全國雙擁辦主任,中央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委員,國家國防動員委員會委員。
2012年7月,孫紹騁才“空降”山東,任山東省政府黨組成員。
2012年8月,他被任命為山東省副省長、省政府黨組成員,負責公安、國家安全、司法、民政、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住房和城鄉建設、信訪、人民防空、軍民關系等方面的工作。
在此次“空降”山西之前,除了簡短的兩年掛職,王偉中一直在國家部委工作。
王偉中1984年清華大學水利工程系畢業,1987年水利電力部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碩士研究生畢業。
1987年至1991年,他曾在在水電部全國水資源辦公室、水利部水資源司工作。
1991年至1998年,王偉中任國家科委社會發展科技司副處長、處長、司長助理;1995年在美國能源部國家氣候變化研究辦公室作訪問分析家。
1998年,他出任中國21世紀議程管理中心和科學技術部生命科學技術發展中心代主任、主任(副局級)。1998年評為研究員。
2001年至2006年,王偉中擔任中國21世紀議程管理中心主任(正局級);2004年至2006年期間,他曾掛職云南省昭通市,擔任市委常委、副市長。
從2006年起,王偉中任科學技術部科研條件與財務司司長。4年后,時年48歲的他被任命為科學技術部副部長、黨組成員。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