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一份網上判決書現幾十處錯誤,長沙中院三天下架三份裁判文書
“林權證寫成‘林壬證’,省林業廳錄成‘省林庚廳’?!?月27日,網友“阿些和”在微博中指出,在中國裁判文書網上,長沙中院的一份判決書中累計出現幾十處錯別字。不過28日上午,出錯的裁判文書已被刪除。
這份判決書是長沙中院于2014年6月30日做出的《長沙縣暮云鎮許興村黃塘村民組、力術村民組和羊公塘村民組不服長沙市人民政府不予受理行政復議決定一案判決書》,案號為(2014)長中行初字第00026號。
判決書中,林權證錄成“林壬證”,長沙市林業局錄成“長沙市林丁”,省林業廳錄成“省林庚廳”,被告為“長沙市”。此外省林業廳的一部法規錄成“《湖南省林甲權乙換發證實施辦法》”,類似錯誤累計達幾十處。
27日23時,澎湃新聞在中國裁判文書網上還能查看到此份判決書,但到28日上午10時已查不到。該判決書從8月12日提交上網到刪除,“存活”了近50天。
在過去的兩天,網友“阿些和”還指出長沙中院另外兩份網上裁判文書中的錯誤,不過,被指出的文書隨后都被刪除。
這兩份裁判文書是(2014)長中行終字第00147號行政判決書、(2014)長中行再終字第00264號行政裁定書,上網日期分別為8月12日和9月24日。
文書中,《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錄為“《中華某某共和國乙訴訟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錄成“《中華某某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國家錄成“國甲”。
據了解,裁判文書上網的方式是承辦法官或者人民法院指定的專門人員,在生效后七日內,按照有關要求完成技術處理后,提交給所在法院負責公布裁判文書的專門機構在中國裁判文書網公布。
裁判文書上網被最高法作為確保司法公開,倒逼正確統一適用法律的舉措而大力推行。2013年7月,最高法開通中國裁判文書網,并規定最高法今后生效裁判文書原則上全部上網,此后還出臺《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在互聯網公布裁判文書的規定》,為裁判文書上網鋪路。目前,中國裁判文書網已公布30多萬份裁判文書。
“網上裁判文書出現錯誤,影響了公開的效果,也違背了公開的初衷。”華中科技大學法學院副教授尹建國認為,文書的形式和內容同等重要,錯別字表面上看是小問題,但公眾會由此質疑裁判文書的內容,進而質疑法院的公信力。
尹建國認為,裁判文書上網有嚴格的流程,法院出現這樣的錯誤,說明其內部審查、監督環節出現漏洞,應當引起重視。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