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張賢亮走了,但八十年代留在我們的心里
在中國當代作家里,張賢亮可謂是與影視合作最密切的一位。根據他的小說改編的電影、電視,在上世紀八十年代風靡一時,尤其是《靈與肉》改編的電影《牧馬人》,獲得多個金雞、百花獎,也捧紅了女主角叢珊,以及還沒有演小品的朱時茂。
而張賢亮下海打造的鎮北堡西部影城,是《紅高粱》、《大話西游》、《新龍門客棧》、《東邪西毒》等等經典電影的拍攝地。這些電影,成了“70后”、“80后”的共同記憶。
如今,張賢亮走了,但記憶會因著這些文字、影像永遠保存下來。讓我們跟著張賢亮一起回憶下八十年代。


改編成影視作品的九部張賢亮作品
許靈均去見從美國回來、多年未見的父親。因為父親的出走,他在動蕩的年代里受盡了苦頭,但也找到了溫暖。父親自責,希望帶許靈均一起去美國,但是他又怎么舍得離開這片土地,離開賢惠能干的妻子,以及他們的孩子。短篇小說《靈與肉》發表于1980年,1982年被改編成電影《牧馬人》,由李凖編劇、謝晉導演。
《肖爾布拉克》
這是繼《靈與肉》后,張賢亮又一部獲得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的作品。“肖爾布拉克”是新疆的一個鎮名,維語的意思是“堿水泉”。小說描述了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內地青年支援新疆建設的生活經歷,1986年改編成同名電影,保留了小說的風格。
《龍種》
西北高原,農場書記龍種剛剛上任,經過十年動亂,他看到的是衰敗的下河沿農場,以及制度上的弊端。于是,他決心搞改革,建設新農場。經歷了導演退出、女主角換人等風波,小說改編的同名電影終于在1982年拍攝完成。張賢亮自己也參與了劇本改編工作。
《邢老漢和狗的故事》
西北的農村里,邢老漢與一條黃狗相依為命。一天,一個女人走到了他的門前。女人來自發生旱災的鄰省,邢老漢細心照顧,對她動了心……然而不久,女人消失了,黃狗也被縣里下令消滅……編劇李凖和導演謝晉再次合作,將它改編成電影《老人與狗》。
《浪漫的黑炮》
工程師趙書信獨愛一人下棋,而且一副象棋很珍愛,到哪都帶著。一次出差回來后,他發現少了一只黑炮,于是發電報給旅社要求幫忙找那只黑炮。結果這封電報引起了蝴蝶效應。這是一個荒誕、幽默的諷刺故事,張賢亮的小說著重點在于荒誕的現實。1986年,小說被導演黃建新搬上銀幕,改名《黑炮事件》,以電影語言描述了這一系列的事件,發生地也搬到了大連。
《男人的風格》
小說的時代背景依然是八十年代,新任市委書記陳抱帖決定對T市進行改革。圍繞陳抱帖,張賢亮刻畫了陳抱帖的妻子、作家石一士等等不同階層的人,展現了那個年代各種不同的生活態度和道德風貌。1986年,它被寧夏電視臺改編成了3集電視劇,還是由朱時茂主演,并獲得了第四屆大眾電視金鷹獎優秀單劇本獎。
《河的子孫》
發表于《當代》1983年第一期的這部中篇小說,以主人公回憶往事的方式,塑造了一批農民的形象,尤其是農村基層干部魏天貴。從他一生的生離死別、悲歡沉浮中,可以看到上個世紀中國農民的命運縮影。小說后來被改編成了同名電視劇,并熱播,主題曲《婆姨喲》經常被人吼唱。
《異想天開》
張賢亮一直自豪地說:中國第一部無厘頭鬧劇就是他寫的——1986年的《異想天開》,張賢亮自己編劇。故事是沉迷于武俠小說的公司職員徐立國的一場夢,在這個夢里,外星人、少林寺、機器人,統統出現了。徐立國打敗了外星人,保護了國家機密。如今看來,這部電影簡直是邪典神作。
《我們是世界》
這是張賢亮1988年臨時受命為寧夏回族自治區成立30周年獻禮寫的一個劇本。故事發生地依舊是西北沙漠地區。在這片干旱的地方,宗教儀式、外國牧師都沒有帶來更多的雨水。曾經的牧羊少年長大后成了馬縣長,他興修水利也沒有改變狀況……電影描述了人在自然面前的渺小與偉大。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