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國慶前痛失一位少將!1614名開國將帥只剩69人

將星隕落!建國65周年前夕,又折一名開國少將。據《人民海軍報》近日的消息,經澎湃核實,今年9月9日,副兵團職離休干部,海軍北海艦隊原顧問李樹榮將軍在北京逝世,享年95歲。據澎湃新聞(www.kxwhcb.com)記者掌握的資料,這已是今年以來逝世的第8位開國少將。目前,健在的開國少將僅有68人,而中將級以上級別則更是僅有今年100歲的張震中將。
李樹榮將軍系陜西延川人,1934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5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6年由團轉入中國共產黨。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一一五師三四四旅六八七團政治處民運股股長,旅政治部民運科科長。1940年起任八路軍第二縱隊政治部民運部部長。解放戰爭時期,任中原軍區第一縱隊一旅政治部副主任。1949年任第二野戰軍十六軍四十七師政治部主任。參加了中原突圍、進軍大別山及豫東、淮海、渡江、西南等戰役。1952年任志愿軍空17師長,該師在抗美援朝中共擊落敵機23架。1954年起任海軍航空兵師長,海軍青島基地航空兵副司令員,北海艦隊航空兵副司令員,海軍北海艦隊顧問。1964年晉升為海軍航空兵少將軍銜。
根據中國共產黨新聞網提供的“開國將帥名錄”,自1955年中國人民解放軍實行軍銜制后,在1955~1965年間被授予或晉升軍銜的共有10名元帥、10名大將、57名上將、177名中將和1360名少將,這1614名將帥合稱“開國將帥”。在民眾心中,“開國將帥”一詞素來享有極其崇高的地位。
但令人惋惜的是,從開國元帥、大將、再到上將這一級,這77名將帥已凋零殆盡,最后一位元帥是1992年逝世的聶榮臻元帥,最后一位大將是1989年逝世的蕭勁光將軍,而即使是上將,最后一位呂正操將軍也于2009年去世。
在開國中將這一級,目前碩果僅存的是年屆百歲的張震中將。所幸,在“輩分最低”的開國少將這一級,目前尚存68人。健在的開國將領當中,基本都是在紅軍時期就參加革命的,平均年齡已近百歲,而超過百歲的則共有17人。年紀最輕的是1923年出生的王扶之少將,今年91歲;年紀最大的是1909年出生的張瑞少將,現年已是105歲高齡。
但令人痛心的是,僅今年以來,辭世的開國少將已達8人。分別是:趙華青將軍,原福州軍區副司令員,2014年1月15日在福州去世;曹中南將軍,原天津警備區政委,2014年2月7日在北京去世,享年100歲;歐陽平將軍,濟南、成都軍區原副政委,2014年3月24日在北京去世,享年99歲;程明將軍,沈陽軍區空軍原顧問,2014年3月26日在沈陽病逝,享年96歲;顏文斌將軍,原旅大警備區副司令員,2014年4月1日在大連病逝,享年100歲;王直將軍,原福州軍區副政委,2014年4月7日在福州逝世,享年98歲;李中權將軍,原南京軍區空軍副司令員,2014年8月4日在北京逝世,享年100歲;還有就是剛剛去世的李樹榮將軍。
一個英雄時代即將結束。從2010年至今,每年開國將軍的隕落數量都在兩位數以上,分別是2010年的29人,2011年的25人,2012年的14人,以及2013年的10人。
老兵不死,只會漸行漸遠。祝福健在的69位開國老將身體健康,愿軍魂不滅,愿天佑中華。
開國將帥(健在)名錄
元帥(10名)
均已逝世。
最后一位逝世的是聶榮臻(1992年),享年93歲。
大將(10名)
均已逝世。
最后一位逝世的是蕭勁光(1989年),享年86歲。
上將(57名)
均已逝世。
最后一位逝世的是呂正操(2009年),享年106歲。
中將(177名)
健在1名。
張震(1914),湖南平江人,原中央委員、中顧委委員、中央軍委副主席、總后勤部部長、副總參謀長、國防大學校長,1988年被授予上將軍銜

健在68名。
1955年少將(28人)
王貴德(1914)福建上杭人,原鐵道部副政委
方槐(1917)江西于都人,原武漢軍區空軍副司令員
方子翼(1917)安徽金寨人,原北京軍區空軍副司令員、廣州軍區空軍副司令員
任榮(1917)四川蒼溪人,原中央委員、全國政協常委、西藏自治區委第一書記、政協主席、武漢軍區副政委
向守志(1917)四川宣漢人,原中央委員、中顧委委員、第二炮兵司令員、南京軍區司令員,1988年被授予上將軍銜

劉居英(1917)吉林長春人,原鐵道兵副司令員
李布德(1919)四川營山人,原山西省軍區政委
李耀文(1918)山東榮城人,原中央委員、中顧委委員、中央軍委委員、國防科委政委、海軍政委,1988年被授予上將軍銜
楊永松(1918)廣東大埔人,原北京軍區工程兵政委
鄒衍(1915)江西興國人,原中央紀委委員、沈陽軍區副政委
汪東興(1916)江西弋陽人,原中央副主席、中顧委委員、中央軍委常委、中央辦公廳主任兼中央警衛局局長
宋景華(1919)江西吉水人,原北海艦隊副政委
張 瑞(1909)浙江浦江人,原總參謀部軍務部副部長
張秀龍(1915)湖北仙桃人,原全國人大常委、武漢軍區副司令員
陳茂輝(1912)福建上杭人,原江蘇省軍區第三政委
胡繼成(1915)安徽金寨人,原成都軍區副司令員、副政委
鐘炳昌(1915)江西興國人,原解放軍軍政委、中國科學院副秘書長
桂紹彬(1916)安徽六安人,原海軍南海艦隊第二政委、海軍顧問
賈若瑜(1915)四川合江人,原山東省軍區副司令員、軍事學院副院長
盛治華(1916)江西永新人,原武警部隊副司令員、第二炮兵副司令員
曾美(1914)江西興國人,原北京軍區參謀長、北京衛戍區司令、河北省軍區第二政委
詹大南(1914)安徽金寨人,原中央紀委委員、蘭州軍區副司令員、南京軍區副司令員
裴周玉(1913)湖南平江人,原中央候補委員、新疆軍區副政委、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二政委、黨委第一書記、裝甲兵顧問

譚佑銘(1910)四川云陽人,原解放軍報社副總編輯、第四機械工業部副部長
熊兆仁(1912)福建永定人,原福州軍區副參謀長、福建省政協副主席
黎光(1914)四川儀隴人,原南京軍區工程兵主任
1961年晉升少將(12人)
王定烈(1918)四川宣漢人,原空軍副司令員
王硯泉(1917)河北雄縣人,原昆明軍區副政委、南京陸軍指揮學院政委,1988年被授予中將軍銜
江鴻海(1913)湖北麻城人,原湖北省軍區副政委
孫干卿(1919)山東淄博人,原廣州軍區參謀長、昆明軍區參謀長

張力雄(1913)福建上杭人,原云南省軍區政委、江西省軍區政委、福州軍區顧問
胡煒(1920)河南新蔡人,原中央候補委員、陜西省委書記、副總參謀長兼軍委辦公廳主任、蘭州軍區副司令員
姜鐘(1919)四川平昌人,原總參謀部三部部長
殷國洪(1911)湖北紅安人,原海軍炮兵學校政委、海軍高級??茖W校政委
高銳(1919)山東萊陽人,原蘭州軍區副司令、寧夏區委第二書記、軍事科學院副院長
雷欽(1915)福建上杭人,原總后勤部軍械部副政委
魏國運(1914)湖北監利人,原空軍政治學校校長兼政委、空軍工程部部長
1964年晉升少將(28人)
丁釗(1920)山東黃縣人,原空軍空降兵副政委、成都軍區空軍指揮所政委
王扶之(1923)陜西子洲人,原中央候補委員、山西省委書記、烏魯木齊軍區副司令員

文擊(1918)河北霸縣人,原炮兵副司令員、總參謀部炮兵部部長
方震(1911)江西弋陽人,原第二軍醫大學副政委
華楠(1921)山東牟平人,原解放軍報社總編輯、社長、總政治部副主任
劉自雙(1915)四川巴中人,原福州軍區空軍副司令員
劉振華(1921)山東泰安人,原中央委員、沈陽軍區政委、北京軍區政委、外交部副部長、全國人大華僑委員會副主任委員,1988年被授予上將軍銜
陽自碧(1918)四川巴中人,原四川省軍區副司令員
李孔亮(1914)河北高陽人,原總參謀部軍械部政治部副主任、沈陽軍區后勤部顧問
李丕功(1910)山東淄博人,原上海警備區參謀長、江蘇生產建設兵團副司令員
楊斯德(1921)山東滕州人,原總政治部聯絡部部長、全國政協臺港澳僑聯絡委員會副主任
汪運祖(1915)湖北紅安人,原江蘇省軍區第三政委、南京軍區后勤部政委
張英(1916)遼寧蓋平人,原吉林省委常委、吉林省軍區政委
張翼(1918)山東諸城人,原蘭州軍區空軍政治部主任、空軍學院副政委
張中如(1919)山西原平人,原國防部外事局政委、河南省軍區政委、總參謀部二部部長
張玉華(1916)山東文登人,原中央委員、湖北省委書記、武漢軍區副政委、南京軍區副政委
張志勇(1916)湖北紅安人,原國防科委訓練基地司令員、國防科技大學副校長
張實杰(1922)山東鄒平人,原廣州軍區空軍參謀長、福州軍區空軍副司令員
陳紹昆(1921)江蘇宿遷人,原沈陽軍區副政委、冶金工業部部長
周建平(1919)江蘇吳縣人,原南京軍區空軍副司令員
胡立信(1915)河南新縣人,原南京軍區空軍政治部主任
姜林東(1918)山東煙臺人,原新疆軍區副政委、廣州軍區副政委
賈乾瑞(1916)陜西大荔人,原國防科委副主任、國防科工委顧問
顧鴻(1915)安徽廬江人,原南京工程兵學校校長
高先貴(1912)安徽六安人,原廣州軍區后勤部副政委
涂通今(1914)福建長汀人,原總后勤部衛生部副部長、軍事醫學科學院院長
瞿道文(1919)四川達縣人,原南京軍區空軍政治部第二主任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