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大學推自主保潔新政遭學生聯名反對,是學生懶還是學校粗暴?

澎湃新聞(www.kxwhcb.com)此前報道,9月1日,南昌大學正式推行學生自主維護寢室樓棟衛生,盡管早期曾經進行過試點,但目前學生反映強烈,樓棟垃圾成堆,廁所擁堵,部分學院因工作推行受阻,攤派學生干部和黨員打掃衛生,甚至發生男生打掃女生廁所,女生掃男生廁所的亂象。
5日上午,在該校“校長面對面”活動中,校長周創兵坦誠,走訪了幾棟宿舍樓后發現保潔工作推行確實未到位,將會開展一次全校院校系領導會議進行研討。他認為,要從品格培養、素質養成的角度來與學生溝通,促進問題解決。
家長擔心孩子受苦,學生擬籌錢找保潔
盡管校方在其官網、微博等多方平臺上發聲,倡議“掃我屋、掃天下,愛我家、為大家”,強調自主保潔是為了培養學生自主意識和責任心,但自侃為“掏糞工”的學生們對此事頗不買賬。
在南昌大學前湖校區貼吧中,網友“樓鳳鸞”發帖反對自主保潔,“我在家里沒干過什么重活,我的爸媽養我這么大不是讓我為學校做牛做馬的”。
一位新生家長發現目前宿舍樓道和廁所衛生條件不好,擔憂孩子受苦,建議學校請保潔員,“學生不可能天天去干這個”。
除此以外,自主保潔制度在執行過程中“簡單粗暴”也飽受詬病。
建工學院徐姓同學告訴澎湃新聞,實際上他身邊的同學對勞動并不反對,“高中初中不也要掃教室”,但他認為現在的勞動偏離學校初衷,每天早上7點、19點都要對學生樓棟進行清掃,而這段時間,恰恰是學習的黃金時間,但現在卻變成專職清潔員。
而信工學院李姓同學認為,學生反對,主要是學校在推行前沒有征求學生意見,強行上馬。在新政執行遇冷后,還出現臨時攤派學生干部和黨員打掃衛生,甚至發生男生打掃女生廁所,女生掃男生廁所的亂象。
在“忍受”數天掃廁所、搬垃圾的經歷后,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學生稱,他與幾位同學準備籌錢找保潔人員幫忙打掃,“花錢不多,沒有關系”。
南昌大學校宣傳部孔姓工作人員回應澎湃新聞,對于學生反映的問題校方不會回避,但改革必然涉及一些人的利益,只要確認改革的初衷和實際意義是好的,就不會因為一些雜音而中斷。
日本學生稱掃廁所有成就感
讓學生打掃衛生,南昌大學并非孤例,日本一所學校讓學生打掃廁所收獲了不錯的效果。
據新華社2006年報道,在日本愛知縣碧南市的碧南高中,清理廁所每周都成為學生的一項課外活動,而且自愿參加的學生越來越多。學生們光著腳清理廁所,從小便器、洗手池到地板和墻面,不放過任何一個角落,學生們因此變得更加謙虛,更加懂得感恩和珍惜。
該校高中一年級學生石川翔平說:“廁所里的味道實在不怎么樣,一開始根本不想干。但是,看到廁所最終在我們的雙手下變得非常整潔,還是很有成就感的。”
與亞洲國家強調德育、品格培養相比,美國的宿舍保潔更具市場化意味。
據東南早報報道,2005年,哈佛大學兩名學生創立了一個校園社團“宿舍幫手”,組織一些經濟困難的學生為家境寬裕的學生清理宿舍。哈佛大學經濟系學生邁克爾?卡普克與心理學系學生戴弗?艾森堡投入7000美元購買清潔用具、聘用專業清潔人員,并以10美元的時薪雇用哈佛學生作為每個清潔隊伍的負責人。
“宿舍幫手”的名氣和服務很快沖出哈佛大學,拓展到波士頓大學、普林斯頓大學等多所常春藤名校。“宿舍幫手”僅在哈佛大學的一年盈利就高達20萬美元,但這種方式也遭到一些學生的抗議,稱它凸顯了學生間的貧富差距,容易造成同學之間的矛盾。
“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
盡管多名教育專家對大學自主保潔的初衷表示認同,但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認為,從上述學生和家長透露出的信息中說明,學校、家長、學生三方都需要反思,“我們的教育有問題”。
針對外界“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的批評,一些持反對意見的學生告訴澎湃新聞,打掃自己的寢室責無旁貸,而打掃公共樓道、廁所則有待商榷。
“掃廁所就能培養我們的責任意識?”學生張琳(化名)對學校以此為出發點表示懷疑,她認為,培養學生的責任意識并非通過這樣一件事就能完成。
儲朝暉分析,目前以學習成績為導向等教育理念讓學生勞動意識和勞動技能不強,直接導致校方提倡的所謂自主變成了“你情我不愿”的攤派。
他和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一致認為,日本的成功案例是學生享受自治的緣故。
“學校要改變學生的意識,讓學生成為真正的主人,參與學校治理,他就會覺得是自己的事,我們要把自主保潔放到整個學生自治體系里面去討論,都沒有自治權,怎么自主呢?”儲朝暉介紹,一些實行學生自治的學校放手學生打理事務,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們在處理人與人的關系方面漸趨成熟,養成平等協商,達成一致再行動的思維,為進入社會打好基礎。
“這才是應有的現代學校體系”,熊丙奇認為。
(實習生周婷婷、張夢圓、莊佳昕對此文亦有貢獻)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