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美國前財長領頭,八巨頭145億入股中國最大“壞賬銀行”

。 東方IC 資料
在中國經濟增速放緩、貸款風險上升之際,不良貸款處理卻成為中外投資巨頭爭相競逐的好生意。
8月28日,總資產超過4000億元的中國最大資產管理管理公司(俗稱壞賬銀行)——中國華融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華融)宣布,已引入八家戰略投資者,合計增資145.43億元人民幣,占華融資產增資后股份總額的20.98%。
其中,美國華平投資集團、中信證券國際、馬來西亞國庫控股公司、中金公司、中糧集團、復星國際、美國高盛集團是新晉者,中國人壽保險集團公司則繼續跟投。
華融特別提到,這8家機構,是在全球超過80家投資者的角逐中勝出的,最終入圍者無不鼎鼎有名。
比如,華平投資是美國歷史最悠久的私募股權投資公司,現任總裁蓋特納更是前美國財政部長;再比如,最近在金融領域屢有作為的復星。
那么,海內外機構投資者為何追捧這家中國最大的壞賬銀行?
答案很簡單,利潤豐厚,前景看好。在中國經濟整體行業不景氣、不良貸款增加的當下,壞賬處理市場規模正在不斷增長——商業銀行不良貸款余額比年初增加1024億元,已超去年全年新增規模993億元。甚至有分析人士稱,這或許是最近幾年最被看好的生意。
根據華融曬出的成績單,去年全年,華融撥備前利潤191.53億元,比2012年增長59%;今年上半年,華融撥備前利潤達118.04億元。
若單以利潤為標準,盈利能力這么強的華融,壓根不需要引入什么戰投。是什么,促成華融引入投資者,讓投資者來分一杯羹?
其中原因,可從銀監會對華融引入戰投的批復中窺得一二。批文強調,要在“長期持股、優化治理、業務合作、競爭回避”的原則下,督促戰略投資者發揮作用,提高不良資產管理和處置能力。
在引入戰投前,中國華融的股權結構是:財政部持股98.06%,中國人壽保險集團公司持股1.94%。
有必要說明的是,這也是中國壞賬銀行第二次受到追捧。華融的兄弟——同為中國四大資產管理公司的中國信達,在上市前就引入了瑞銀、渣打等國際巨頭入股。2013年12月12日,信達在香港上市,募資約25億美元,成為2013年以來香港最大的IPO(首次公開發行)項目。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