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尋漢計》:有點可惜,但不意外
原創 小十君 第十放映室
作為整個五一檔中豆瓣評分第二高的電影,《尋漢計》(評分6.9,僅次于評分7.7的《懸崖之上》)的票房表現卻是慘不忍睹。

上映至今,票房僅有二百多萬。
面對這樣的情況,許多觀眾紛紛為它鳴不平。
諸如“排片太少了”“好電影卻沒人看”的言論并不少見,夸贊電影主要演員演技的更是大有人在。
當然,也有部分觀眾在網絡平臺感慨“感覺很失望”。
但可以明確的一點是,電影中演員的演技都沒得說。
李保田老師飾演的姥爺是個聽障老人,舉手投足的動作都完美詮釋了人物的性格和特點。

任素汐飾演的職場女性王招,擁有著與她之前在《驢得水》和《無名之輩》中所扮演角色完全不同的性格,但是一點也沒有讓我感到跳戲。

王子川飾演的北京土著杜微,那股懶散勁兒,不敢說“演活了”,那至少也是惟妙惟肖。

毋庸置疑,演員們都呈現了精彩的表演,但是表演無法決定一部電影的質量。那么是什么導致了《尋漢計》分化的口碑呢?
兩個騙局
首先來簡單了解下電影講了些什么。
電影的內容似乎十分豐富,涵蓋了親情、愛情和職場,甚至還觸及到國家的戶口政策。
但是故事本身一點兒也不復雜,說到底,整部電影就是由兩個騙局組成,所有的戲劇沖突也都圍繞著這兩個騙局展開。
第一個騙局是隱瞞離婚。
王招和英杰(張本煜飾)已經離婚很久了,但是為了不讓姥爺生氣上火,王招選擇把自己已經離婚的事情向他隱瞞,并且還不時把前夫英杰拉到家中,配合自己給姥爺演戲,但是后來姥爺還是從王招的姨媽口中得知真相。

第二個騙局是隱瞞懷孕。
在公司年會上抽到一等獎——豪華轎車一年使用權后不久,王招發現自己懷上了前夫的孩子。
她本想將事情隱瞞下來,但是卻被姥爺無意間發現。
后來姥爺得知外孫女離婚的事情,原本“懷孕”這件喜事瞬間變成了煩心事——為了孩子能在出生后有一個戶口,王招必須先結婚。
姥爺試圖說服英杰和王招假結婚,但是以失敗告終。
無奈之下,他開始為王招張羅相親對象,并且將懷孕的事情瞞下,想找一個人接盤,但是相親的男人一個比一個不靠譜。

最終,他們將目標鎖定在身邊人——杜微身上。
故事邏輯清晰,脈絡明確,整體看下來還是比較流暢的。影片之中也還穿插著一些冷不丁的小幽默,而且不算尷尬。
可以說,如果僅僅把這部電影當作娛樂消遣來看,還是不錯的。
但是也有一些細節值得質疑。
杜微到底窮不窮——一個開三蹦子的人哪來的閑錢又是租車又是跑去大理散心的?
王招君的“君”字到底怎么來的——前夫說“別以為我不知道你是什么人”,之前她做了什么?
王招的父母是什么情況——她為什么和姥爺相依為命?
這些其實對電影的影響都還不大,接下來的兩點或許才是電影最大的問題。
人物刻畫
要不是知道影片故事發生在2016年初,我大概會認為這是一部至少三十年前的影片,因為它在主人公性格的塑造上實在太過于傳統了。
女主人公王招,徹底的討好型人格,突出一個溫良恭儉讓。
在職場上,同事將她當成工具人來使喚——拿快遞、買咖啡,什么雜七雜八的瑣事都丟給她做,完事還在背地里笑話她。
哪怕是同事明目張膽地騷擾她,動不動上手占她便宜,她也只是笑著掙開,活脫脫一個沒有脾氣的老好人。
就連被辭退時,她請求上司讓自己留下的理由都是她走了以后就沒人幫同事們干活了。

在家里更是如此。
無論是對誰——無所事事、游手好閑的弟弟或者是精明市儈、貪得無厭的姨媽,她總是笑臉相迎,甘愿讓他們占自己和姥爺的便宜。
和前夫更不必多言,在明知他有女友的情況下和他假戲真做,甘做第三者。
拋開道德判斷不談,王招簡直是一個完美的“她者”——完美的同事,完美的朋友,完美的家人,完美的情人……
甚至在答應了與姥爺聯合起來給杜微設局的情況下,她也最終反水,向杜微吐露實情——完美之中又多了幾分真誠與單純。

和王招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影片中的男性。
我們可以明顯感受到他們與王招相較而言的強勢,就連弟弟都能一句話嗆得她啞口無言。
姥爺一手張羅著相親,是毋庸置疑的支配者。
而在英杰和王招的關系中,男方總是擁有絕對話語權的那一個,無論是機場強勢的電話還是家中命令式的交流,王招只有低聲下氣賠著笑臉的份。
杜微就更不用說,他全程都處在一個更加主動的位置,哪怕是在二人還不那么熟悉的時候,在相互爭奪買飲料、給姥爺在醫院繳費這樣的小事中獲勝的都是他。

王招就這樣被夾在這幾個男人中間,小心翼翼地閃轉騰挪,像一只敏感而溫順的綿羊。
只有在深夜,她看到電視上某個節目中有人傾訴著自己白天偽裝的辛酸,因而產生了強烈的共情,才能面對真正的自我。
然而,她卻是笑不出來,也哭不出來。
弱勢的女人和強勢的男人,這就是影片塑造的人物,他們各自奔向了兩個極端。
為了表現王招的弱勢,就讓她無時無刻不低三下氣,在公司如此,在家也如此。
倒是男性角色的性格塑造還好,并沒有過多展現他們強勢的一面,只不過還是讓影片中的他們掌握了所有行動的主動權——英杰的拒絕結婚、姥爺的安排相親、杜微的接受道歉和表白等等。
不得不說,這是一套有些陳舊敘事話語,在這個故事中我們嗅不到一點屬于這個時代的氣息,哪怕用“很久很久以前……”來給這個故事開頭,也毫不違和。
當然,我們本應該承認個體的獨特性——這意味著影片中人物的性格是什么樣的是沒有固定模式的,即便是現在呈現的樣子也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當這些角色被集中起來,用以處理“愛情”和“婚姻”這樣的議題,就顯得有些刻意了。
換句話說,電影中的角色被賦予了過多的功能性,被臉譜化的他們仿佛就是為了戲劇沖突而生,作為獨特個體的生動性卻大打折扣。
一碗雞湯
在電影的結尾,主創團隊在銀幕上打出了兩行字,說明2016年后國家政策發生變化,未婚出生的孩子無法上戶口的問題已然成為歷史,來表明他們對社會議題的關注。
這也是《尋漢計》為不少觀眾所稱道的一點——關注現實。
為什么王招必須相親?因為姥爺和她都想要將孩子生下來,而孩子想要上戶口的話就不能沒有父親。

王招這個角色的身份設置在一定程度上體現出了影片對她那樣的“未婚媽媽”群體的關注,而王招的相親困境也正是這一個群體的縮影。
然而,和影片中的愛情比起來,對現實問題的關注的分量就顯得沒那么重了。
王招和杜微在網絡游戲中就是伴侶,線下見面后,杜微覺得自己和王招不太搭,想主動斷絕兩人的來往。

誰知姥爺一次意外受傷讓兩人再次碰面,王招這才知道杜微是姥爺在公園的好友,而杜微也才知道王招是自己“老哥哥”的外孫女。
這個巧合將兩人的關系重新搭上,這才有之后的二人聯系變得密切。
電影后半段,得知自己被設局欺騙后,心里不是滋味的杜微獨自跑到大理散心。
王招通過查找游戲IP確定了他的位置,帶著姥爺前去給他道歉。
在那里,杜微也終于放下心中芥蒂,向王招表白。

從最初的見面到最后在一起,王招和杜微的接觸里充滿了巧合,他們的愛情也像極了一碗過分濃郁的雞湯。
這碗雞湯給了女性觀眾一種錯覺——只要為人足夠真誠,懂得隱忍謙讓,即使你像王招那樣頭腦簡單,最終還是能夠找到一個和你彼此相愛的人。而且,那個人不在乎你是否有別人的孩子,甚至還為“一結婚就有人叫他爹”而高興。
同樣的,它也給了男性一個虛無縹緲的幻想——哪怕你像杜微一樣不拘小節,不在乎個人形象,沒錢沒長相,似乎只要保持著一絲絲男性的強勢和驕傲,外加點暖男必備的細膩,總能找到一個溫柔大方的完美另一半。
影片中涉及的其他元素,不過都是這碗雞湯的佐料。
花了不少筆墨描繪的王招的職場生活,因一次不痛不癢的解雇戛然而止,就再沒有出現在影片后半段的相親“尋漢”之旅中。
影片本可以重點表現的戶口政策,也只是在眾人的對話中一閃而過,接著就完全湮沒在相親騙局的鬧劇和有情人終成眷屬的感動中了。
所以,當影片結尾那兩行文字突然出現的時候,我產生了一種極度割裂感,一度懷疑自己漏掉了什么內容。
我們可以贊賞電影主創試圖呈現社會議題的努力。
但是很可惜,影片并無意在這方面更進一步——單親媽媽,戶口政策,甚至是職場霸凌,這些議題都被那轟轟烈烈的“尋漢”過程和終于圓滿的愛情所消解,變得沒有那么重要。
一個細節
電影中有一個游離在敘事之外的細節讓我感到一絲絲驚喜。
杜微知道了王招和她姥爺的真實目的之后,憤怒之下一個人跑到了大理。
在大理的某條路邊,他想要跳到一條溝對面的田埂上,誰知用力過猛跳到了水田里。

這一幕讓我想起了《醉鄉民謠》里的勒維恩,在前往芝加哥尋找工作的途中,一腳踩進了冰冷的雪水之中。

然而他沒法更換鞋子,只好忍著極度的不適,繼續前行——就像他已然糟糕透頂的生活,既然擺脫不掉,就只能忍受。
杜微在這里的狼狽也是異曲同工。
明眼人都知道,他已經愛上了王招——這個曾經試圖設局引他上鉤的女人,這就好像一腳踩入污泥里,都是那樣的狼狽。
當然,之后他可以洗個澡,換上干凈的衣服,但是那一次狼狽卻再也無法抹去,他也只好硬著頭皮,向王招表明了自己的感情。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一個細節顯示出了生活的本質——接受生活的安排,無論是幸運或不幸,坦然地往前走。
原標題:《「尋漢計」:有點可惜,但不意外》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