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福島核垃圾噸袋規格不符,破漏或致居民不安

據共同社8月18日消息,存放東京電力福島第一核電站事故去污工作中產生的輻射垃圾使用噸袋存放。目前,該噸袋在各臨時堆放點老化嚴重,并接連出現破裂甚至外漏情況。
據悉,老化原因在于沒有使用環境省所定規格的噸袋,并有可能是因為管理不當所致。如果長期放任不管,可能引發居民的不安,同時會給去污工作的進展帶來影響。
距日本福島核事故發生至今已有將近三年半的時間。日本政府計劃從明年1月起將這些垃圾搬到暫存設施處,但由于與福島縣方面的談判遲遲沒有進展,今后噸袋破損現象可能會進一步加劇。
福島縣雙葉郡內的一個臨時堆放點8月上旬多個噸袋破裂,砂石等向外漏出。去年9月至12月的去污作業時使用的噸袋被暴露在野外,據行業團體透露,去污工作所使用噸袋規格不符。
另外,在其他的臨時堆放點,沒有防水性的噸袋周圍雨水積留,并越過遮水帶流到外面,并進入水渠里。
環境省2011年在行業團體的協助下制定了可保管放射性物質3年的規格。要求使用符合規格的耐久性噸袋,但實際上用廉價的粗劣品來代替的現象也不少見。
在福島縣內的地方政府擔任去污顧問的獨協醫大副教授木村真三呼吁稱:“去污作業開始已3年,袋子的老化現象日益嚴重。從長遠角度看不能否認對健康和環境會造成影響”。
澎湃新聞(www.kxwhcb.com)8月15日報道福島核事故現場生物出現異常,報道稱,美國《遺傳》期刊刊文表示在福島發現了羽毛上有非正常白點的燕子。
美國南卡羅來納大學研究組在論文中表示:“出現白點的燕子在(福島核事故1年后的)2012年首次發現,之后每年觀測頻度上升。”研究組解釋稱,該燕子在1986年前蘇聯切爾諾貝利核事故后也被發現過。研究組正密切觀察該地部分鳥類因線粒體變異而數量減少的現象。
2011年3月11日,當地時間14時46分,日本東北部海域發生里氏9.0級地震并引發海嘯。受地震影響,福島第一核電站損毀極為嚴重,大量放射性物質泄漏到外部,日本內閣官房長官枝野幸男宣布第一核電站的1至6號機組將全部永久廢棄,由此引發的核恐慌延續至今。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