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我觀《鄧小平》|你知道嗎,“文革”時期初高中各只讀兩年

8月13日晚,熱播劇《歷史轉折中的鄧小平》繼續在央視一套黃金時段播出。繼前日有網友指出劇中受邀參加全國科學和教育工作座談會的王大珩被關押在看守所中的情節不符合史實后,又有網友挑出了該劇的另一處“硬傷”。
認證為“體育專欄作家”的微博“@棋哥”在電視劇第七、八集播出之后,即發出微博:“1977年在北京高考的,寫過作文《我在這戰斗的一年里》的舉手!今晚再看兩集《歷史轉折中的鄧小平》,談到恢復高考,又有一差錯。電視劇里說‘現在高三的學生不會一元一次方程’,這是重大錯誤!1977年北京各中學就沒有高三。圍脖中寫過《我在這戰斗的一年里》還有哪幾位好漢?”
這條微博迅速引發了網民討論,尤其是“文革”期間的中學生,他們現在都以人到中年,電視劇中這一橋段迅速讓他們集體“致青春”。
那么“文革”時期,我國的學制究竟是怎樣的呢?“高三”的說法是否不符合史實呢?
有網友撰文《文革那幾年特別的學制》,通過自身經歷回顧那一段時期中國的學制:1969年初春,中學全面復課,那一年的初一新生,涵蓋了三屆的小學畢業生,即“66屆”、“67屆”、“68屆”。也就是說,三屆學生上同一樣的課程,是為三屆合一。而1970年春季中學的招生,也是將小學當年的六年級、七年級畢業生,兩屆合一,統一按“69屆”小學畢業生,招收為初一學生,不過以后就再也沒有出現這樣的情況了。至于初中和高中的學制,當時改成了初中兩年、高中兩年。初中兩年結束后,原來的“67屆”、“68屆”小學畢業生,繼續升入到高中學習。而原來的“66屆”小學畢業生,則就此結束學業。
澎湃新聞記者查閱公開資料發現,有不少教育類論文已涉及這一話題。
2009年7月出版的《民主》雜志刊文《基礎教育改革 學制首當其沖》是這么介紹的:我國自1951年11月1日 政務院頒布了《關于改革學制的決定》,一直到1965年,基礎教育都基本上沿用“九三”學制,1966年到1977年一直是“五四”學制?!拔逅摹睂W制即五年小學、二年初中、二年高中,照此,6歲入學15歲就可進入大學,19歲就能夠大學畢業。
2005年2月,《湖南教育》雜志發表劉良初的文章《對我國近現代學制的回顧與展望》。文中有如下說法:“文革”時期的學制,在十年浩劫中,根據學制要縮短,教育要革命的要求,雖名義上規定了小學五年、中學四年的學制,但實際上各地區都是自行其是,越短越好,越亂越革命,破壞了學制改革,同時也給整個教育事業造成了非常嚴重的后果。
這里說的“中學四年”,根據上下文可知,包括初中兩年,高中兩年。這段文字也為這種學制的出現提供了一個比較流行的說法。
2004年4月出版的《南京曉莊學院學報》刊發了廖其發的文章《當代中國學制改革的發展歷程與經驗教訓》,該文對于文革時期我國的學制給出了另一種更細致的分類:1971年7月29日,周恩來總理在接見出席教育、出版等7個專業會議的代表時說:目前小學加中學有9年的,有10年的,都是試辦。城市小學到底是5年還是6年, 各地按自己情況試辦。現在不強求一致。
到 1973年9月,全國有14個省、自治區實行中小學9年制(小學5年, 初中2年,高中2年);7個省、市、自治區實行中小學10年制(小學5年,初中3年,高中2年或小學6年,中學4年); 9個省、自治區農村學校實行9年制,城市學校試行10年制;西藏自治區實行小學5年制和6年制并存,初中實行3 年制。這就是說,當時中小學學制基本上是九年制和十年制兩種, 比“文革”前縮短了2—3年。
至于“文革”時期為何要將學制改變,除了流行的說法外,通行的教育史給出了更為詳實的記錄:1964年2月,中共中央考慮到學制改革問題的復雜性和艱巨性,決定成立學制問題研究小組。同年,學制問題研究小組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向中央提交了《關于學制改革問題的報告》和《學制改革初步方案(征求意見稿)》
提出新學制必須體現下列三點要求:建立兩種教育制度;根據城市和農村對于生產和建設的不同需要,來確定城鄉各級各類學校的學習年限、課程設置、教學內容;適當地縮短各級全日制學校的修業年限。并規劃在我國的新學制中將有全日制、半工(農)半讀、業余三類學校:全日制學校,小學基本學制為五年,不分段;中學基本學制為四年,不分段;設立高等學校預備教育,作為四年制中等教育同高等教育的銜接和過渡,其方式為高等學校辦兩年制的預科和由地方辦兩年制之分科預備學校。
其中關于中小學學制的主要意見是:“現有的三三制中學要逐步減少,逐步改為四二制;與此同時,五年制中學和高中文理分科,也可以繼續試點,積累經驗”;“小學五年一貫制,初中四年、高中二年為中小學基本學制”等。
可見,學制的改變也有從制度變革角度促進教育發展的考慮因素,同時也證明了劇中“高三”的提法確有瑕疵之處。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