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丝瓜视频▓无码免费,99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大长腿白丝被c到爽哭视频 ,高清无码内谢

澎湃Logo
下載客戶端

登錄

  • +1

精神炸彈《資本論》:從德國到中國

澎湃新聞記者 錢冠宇
2014-08-10 11:09
來源:澎湃新聞
? 私家歷史 >
字號

        【編者按】

        1867年9月14日,馬克思《資本論》第一卷在德國漢堡出版。毫無疑問,它就像一枚重磅的精神炸彈,改變了整個世界歷史的進程,影響直到今日。

        1965年,法國哲學家阿爾都塞在高等師范學校的《資本論》研究班專題講座會上說:“自從我們‘來到這個世界上’,我們從未停止透過那些為我們閱讀《資本論》的人的著作和演說來閱讀《資本論》。他們為我們所作的閱讀有好有壞,他們中間有些人已經死去,有些人還活著。這些人有恩格斯、考茨基、普列漢諾夫、列寧、羅莎?盧森堡、托洛茨基、斯大林、葛蘭西、各工人組織的領導人、他們的追隨者或者他們的論敵:哲學家、經濟學家和政治家。 ”

        如今,加入阿爾都塞所言的這個行列的是法國經濟學家托馬斯?皮克迪(Thomas Piketty)。今年3月,他出版了700多頁的學術著作《21世紀資本論》(Capital In The Twenty First Century),紅遍世界,議論滔滔。這部著作的標題表明皮克迪是在向馬克思的《資本論》致敬。

        據悉,《21世紀資本論》中譯本即將由中信出版社出版。不過,你了解《資本論》最初是如何被譯介到中國來的嗎?

        

馬一浮最早將《資本論》引進中國

        “昨日,吃種種之藥,吃一塊之面包,吃半杯之飯,都不覺好惡。晚來,臉痛略減,早起,又甚,奇哉。下午,得英譯本馬格士資本論一冊。此書求之半年矣,今始得之,大快!大快!勝服仙藥十劑!余病若失矣!’”(《一佛之北米居留記》)

        這是國學大師馬一浮青年時期留學美國的一段日記,寫于1904年3月17日。日記中提到的那本有如“仙藥”一般,使病中的馬一浮精神煥發的書籍正是馬克思《資本論》的英譯本。馬一浮早在出國之前就已聽說了這部出版于1867年的巨著。

馬一浮留學日記《一佛之北米居留記》手稿原件。

        1904年5月6日,馬一浮從美國返回中國,臨行前又購買了一本《資本論》德文版。回國后,他將原有的英文版《資本論》送給了好友謝無量,德文版《資本論》送給上海“國學扶輪社”的負責人劉師培收藏。

        后來由于劉師培叛變革命,“國學扶輪社”被查抄,《資本論》流失于民間,所幸被謝無量在舊書攤上發現(一說被馬君武發現),重又買下還給馬一浮。1937年,竺可楨邀請馬一浮到流亡中的浙江大學講課,馬一浮遂將此書贈與浙大圖書館。

李漢俊與《馬格斯資本論入門》

        1920年,上海新文化書社出版了一本譯著《馬格斯資本論入門》,“馬格斯”即“馬克思”。有研究者稱,毛澤東最早就是通過《馬格斯資本論入門》接觸到了《資本論》。

        譯者李漢俊在序言中對該書做了簡單介紹:“原著叫作Shop talks on Economics,系《萬國社會黨評論》聯合編輯者米里?伊?馬爾西(Mary E.Marcy)所著。內容是將馬格斯經濟學說底骨子即商品,價值,價格,剩余價值,以及資本和勞動底關系,用很通俗的方法說明了出來的。”

李漢俊譯《馬格斯資本論入門》,上海新文化書社,1920年。

        不過,李漢俊并非直接從英文原文翻譯,而是根據日本人遠藤無水所譯《通俗馬格斯資本論》進行的重譯。

        李漢俊(1890—1927),湖北潛江人,原名李書詩,又名李人杰,是參加中國共產黨第一次代表大會的13名代表之一。1902年,他被張之洞選派到日本留學。讀大學時與日本著名的馬克思主義經濟學者河上肇有師生之誼。

《資本論》第一篇的漢譯接力

        1930年3月,上海昆侖書店出版《資本論》第一卷第一分冊,譯者為陳啟修。而當時出版此書的昆侖書店經理李鶴鳴,正是上海共產主義小組代表、中國共產黨的創始人之一李達。

        陳啟修,字惺農,1886年生于四川省中江縣,曾用筆名勺水、羅江,后改名陳豹隱。1917年畢業于日本東京帝國大學,曾是河上肇的學生。五四前后因在北京大學教授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而馳名,主要著作有《經濟學原理十講》、《經濟學講話》等。

        陳啟修在早期傳播《資本論》方面起過很大作用,1927年大革命失敗后,他辭去武漢《中央日報》總編輯的職務,脫黨蟄居日本,繼續從事理論著述、文學創作和翻譯工作。

        1930年,陳啟修在日本譯成了《資本論》第一卷第一篇,主題為“商品與貨幣”,并作為《資本論》的第一分冊出版。這是《資本論》中最為基礎又不好理解的部分,遇到難譯的地方,陳啟修就加上自己的“陳注”,正文中“陳注”有47條,除3條注譯地名,其余都是討論名詞的翻譯問題。

陳啟修譯《資本論》第一卷第一分冊,昆侖書店,1930年版。

        不久之后,早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并曾留學蘇聯的潘冬舟,續譯了《資本論》第一卷第二至第四篇,以第二分冊和第三分冊的形式分別于1932年和1933年由北平東亞書店出版。至此,讀者若能將陳啟修翻譯的第一分冊和潘冬舟翻譯的第二、三分冊《資本論》擺在一起,就可以說是擁有《資本論》第一卷的完整本了。

1938年:《資本論》全譯本誕生

        1938年9月,在《資本論》出版71周年之際,經濟學家郭大力、王亞南合作翻譯完成了《資本論》的全譯本(三卷本),由上海讀書生活出版社出版。

        郭大力(1905-1976),江西南康人,1923年入廈門大學學習化學,后轉學上海大夏大學攻讀哲學。王亞南(1901—1969),湖北黃岡人,1926年畢業于武昌中華大學教育系。

郭大力、王亞南合譯的《資本論》全譯本。

        1928年,郭大力在杭州結識了同樣流寓大佛寺的王亞南,兩人商定共同翻譯《資本論》。他們首先從翻譯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著作開始,一面為翻譯《資本論》作準備,一面等待《資本論》的出版時機。

        1930年他們翻譯了李嘉圖的《政治經濟學及賦稅原理》(1932年出版),1931年翻譯了亞當?斯密的《國富論》(1934年出版)。終于在經歷了重重波折之后,1937年初上海讀書生活出版社接受了《資本論》的全譯本,該出版社是李公樸、艾思奇、柳湜、黃洛峰、鄭易里等創辦和主持的書店。

1949年之后的官方權威譯本

        1953年1月,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成立,編譯局組織專家根據相關德文、俄文版《資本論》,并在參考郭大力、王亞南譯本的基礎上,翻譯《資本論》(三卷本),收入《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25卷,由人民出版社于1972—1974年出版。

        2001—2003年,在《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1版23—25卷的基礎上,中共中央編譯局根據《馬克思恩格斯全集》1991年歷史考證版第2部分第10卷(即1890年由恩格斯編輯出版德文第4版)、民主德國馬克思列寧主義研究院編輯的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1963年德文版第24卷、《資本論》1894年德文版第3卷,重新校訂后相繼翻譯出版《資本論》(三卷本),并收入《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版第44—46卷。

馬恩列斯著作編譯局《資本論》,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2004年,單行本《資本論》(三卷本)由人民出版社出版。

        

        參考資料:

        1.散木《馬一浮和陳寅恪誰最早讀原文〈資本論〉》,《中華讀書報》2002年4月17日;

        2.劉南燕《陳啟修——第一位翻譯《資本論》的中國學者》,《前進論壇》2003年09期;

        3.廖信春《江西人郭大力:《資本論》中文首譯》,《黨史文苑》2005年07期;

        4.郭偉偉《不應遺忘的<資本論>翻譯者》,《北京日報》2012年5月14日。


    澎湃新聞報料:021-962866
    澎湃新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1
    收藏
    我要舉報
            查看更多

            掃碼下載澎湃新聞客戶端

            滬ICP備14003370號

            滬公網安備31010602000299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反饋
            主站蜘蛛池模板: 溆浦县| 安陆市| 九寨沟县| 甘德县| 麻栗坡县| 阿尔山市| 政和县| 九江县| 沙洋县| 江阴市| 济南市| 凭祥市| 宣城市| 手机| 英吉沙县| 健康| 康保县| 沙坪坝区| 怀宁县| 门源| 登封市| 资阳市| 徐水县| 曲靖市| 贵溪市| 恩施市| 灵石县| 宾阳县| 晋城| 万年县| 阜新市| 临潭县| 屏东市| 桦川县| 琼海市| 普宁市| 香格里拉县| 册亨县| 高尔夫| 棋牌| 白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