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武漢7人疑吃小龍蝦得怪病,或致急性腎衰竭

入夏以來,小龍蝦引發的食品安全問題不斷,還有食客因為大量食用龍蝦而得病。 新華社 資料
一到夏季,小龍蝦就成了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佳肴。但入夏以來,小龍蝦引發的食品安全問題不斷,還有食客因為大量食用龍蝦而得病,醫生稱甚至還可能導致急性腎衰竭。對此,食品安全博士鐘凱告訴澎湃新聞(www.kxwhcb.com),龍蝦是否致病尚無定論,目前市場上銷售的小龍蝦大部分是養殖的,相對更安全,不必過于恐慌。
據《武漢晚報》8月5日消息,7月份武漢市中心醫院急診科共收治了7名“橫紋肌肉溶解癥”患者,他們都在發病前食用大量的小龍蝦。該院急診科主任艾芬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這些患者來醫院時都出現了明顯的全身肌肉疼痛、乏力、少尿等“橫紋肌肉溶解癥”的典型癥狀。據介紹,如果不及時治療,該癥狀很容易導致急性腎衰竭。
消息傳來,引發不少消費者的擔憂。小龍蝦是不少饕餮之徒的最愛,但竟然會吃出病來,以后還能放心吃嗎?武漢市中心醫院重癥醫學科喻莉主任分析稱,如果小龍蝦本身干凈、衛生,食用后不會出現疾病問題。但若食用的是死蝦,或者小龍蝦在加工烹飪過程中出了問題,又或者小龍蝦本身受到了重金屬或某些能導致肌溶解的藥物等污染,很容易誘發一系列不良反應。這些食客患“橫紋肌肉溶解癥”的病因,喻莉表示“小龍蝦嫌疑很大”。
食品安全博士鐘凱告訴澎湃新聞,南京曾經發生過一次多人因‘橫紋肌溶解癥’入院的事件,流行病學家從病人就餐史分析,高度懷疑小龍蝦是導致這一事件的元兇。對此,專家對搜集到的樣品進行了各種各樣的檢測分析,包括致病菌、重金屬、農藥殘留、抗生素殘留、激素、寄生蟲、藻類毒素等,并未發現異常,也沒有找到可能導致橫紋肌溶解癥的物質。橫紋肌溶解癥也稱為“哈夫病”,目前這種病的真正原因還沒找出來。
北京朝陽醫院副主任醫師宋玉果向澎湃新聞解釋稱,食用小龍蝦后患上橫紋肌溶解癥的案例是有的,醫學上來說,患上這種病的原因有很多,不單單是食用小龍蝦的原因。
鐘凱表示,目前市場上銷售的小龍蝦大部分是養殖的,因為野生蝦數量已經不多,所以養殖蝦體內的寄生蟲、重金屬都很少,不必過于恐慌。但他提醒稱:要避免食用不新鮮的死蝦或者沒有煮熟透的蝦,以防吃入殘存的細菌和寄生蟲。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