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兩岸經合會今在京開談,先不談服貿單聊金融合作

按計劃,8月5日,“兩岸經濟合作委員會”(兩岸經合會)第六次例會在北京召開。據臺灣島內媒體8月5日報道,本次例會有很多項議題要討論。而島內最關切的議題是,重啟貨物貿易談判、金融業與服務貿易脫鉤,以及臺灣自由經濟示范區與大陸自貿區對接等。
兩岸經合會在“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下成立,是處理ECFA相關事宜的磋商平臺和聯系機制,輪流在兩岸舉行會議。此番經合會開談備受關注,皆因此前臺灣島內“反服貿(服務貿易協議)運動”致兩岸經貿磋商停滯。
早在7月中旬,有臺媒報道稱,兩岸經合會議題難產,臺灣關心貨貿加速談判問題,而大陸較關切開放大陸企業赴臺發展問題,雙方沒有交集。
8月5日,臺灣工商時報指出,貨貿協商此前受服貿卡關影響,談判進程受到延宕,現在兩岸雙方已確定于8月中旬重新回到談判桌,例會上將協商第九回合貨貿協議的復談時間與地點。
除了貨貿,此番例會還將分別就ECFA早期收獲清單、服貿、投資、爭端解決、產業合作及海關合作等其他五個工作小組進展,報告情況。
臺灣工商時報稱,鑒于服貿短期無法成行,臺灣將提出將RQFII(人民幣合格境外投資機構)額度與服務貿易協議脫鉤處理,先行單獨上路。
爭取這一措施的背景是,大陸和臺灣在亞洲的最大經貿對手——韓國的關系升溫。國家主席習近平7月初訪韓期間,同意給予韓國800億元的RQFII額度。
值得注意的是,因受到8月1日高雄瓦斯爆炸事故的影響,8月3日,臺灣“發展委員會”宣布,國民黨“立院”黨團決定以救災為優先,將暫停審議原定于8月4日審查的《自經區條例》草案。
因自經區條例還在“立法院”等待審議,最后一項自經區與自貿區的對接議題,恐怕在此次例會上難以進入實質性討論。
產業合作和早期收獲清單方面,臺媒稱,臺灣堅持面板、工具機、汽車與石化等四大產業零關稅,但能否有所進展仍需等待經合會的討論結果。臺灣還堅持石材、陶瓷等屬于敏感產業不能降稅,這有可能影響到談判的進程。
據悉,此次例會由海基會副董事長張顯耀和大陸海協會(“海峽兩岸關系協會”)常務副會長鄭立中擔任雙方召集人,臺灣經合會首席代表為“經濟部次長”卓士昭,成員還包括“陸委會”、“國發會”、“金管會”以及“財政部”等;大陸首席代表為商務部副部長高燕。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