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再訪溫州】溫州金改逾兩年,錢去哪兒了?

2014年,溫州金改進入第三個年頭。從年中數據來看,上半年溫州全市銀行新增貸款只有64.24億元,而根據溫州中小企業促進會會長周德文提供的數據,民間借貸市場規模也從2010年下半年的最高峰1200億元縮水至當前的800億元左右。
溫州,錢都去哪兒了?
樓市套牢+互保危機,資金鏈“斷了”
今天,距離6月12日3家破產管理人入駐溫州中城建設集團有限公司(中城集團)已經過去約50多天。
轟然倒下的中城集團,是中國民營企業500強,是溫州市唯一一家建筑施工總承包特級資質企業、企業集團納稅十強,并已在前海股權交易中心(代碼:662887)掛牌。據初步統計,中城集團賬面資產10.6億元,負債13.8億元,在全國有79個工地,工程合同價值近94億元,其中未完成68億元。引入戰略投資,是中城集團現在唯一的希望。
董事長倪明連這樣描述公司資不抵債的原因:受內外金融危機影響,國家4萬億元政策刺激(吸引),投資擴張,越融越大,房地產形勢下滑,互保聯保又受牽連,官司贏錢拿不回錢,銀行不貸,資金鏈斷裂。
而這,幾乎概括了大多數溫州企業面臨的現狀困境:房價腰斬資產縮水,資金鏈斷裂,收不回,也借不到。
對于體量稍大的企業而言,聯保企業出事往往能夠成為壓死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據初步統計數據,中城集團有11億元信貸資產,其中3億元為別人擔保,8億元別人為其擔保。在互保企業中,2012年就破產重組的信泰集團名列其上。
聯保企業陷入泥潭的風波并沒有結束,甚至,近期反有愈演愈烈之勢。根據浙江法院司法統計數據,2014年上半年全省新收金融糾紛案件3.35萬件,涉案標的912.75億元,同比增長68.27%。其中,金融借款糾紛2.59萬件,涉案標的824.9億元,數額增幅為79.87%,而溫州增幅全省最高,達到102.33%。統計還顯示,溫州去年二季度開始破產案件大幅增加。
而對于溫州更多的中小企業而言,融資投資房地產,荒廢主營業務,到今日,溫州房價連續34個月下跌,部分樓盤銷售價格甚至縮水一半多,企業遭受的打擊近乎致命。
“現在根本不是說為企業輸血的問題,講融資什么的都遲了,現在是起死回生的問題”,一陳姓從事生態農業的企業主根本否定了現在討論溫州中小企業融資的價值。“現在這個情況,有多少企業還能擴大生產?借錢是遲死,不借錢是馬上死?!?/p>
根據溫州指數2014年上半年的統計,企業融資用途中,投資需求只有幾個點的比重,遠遠低于另外兩項“生產經營”和“資金周轉”。
投資,對于大多數溫州企業來說已近乎奢求。企業發行私募債、到股權交易中心掛牌,甚至去上交所、深交所上市,只是遙遠的一個夢。殘酷的現實是,生死,才是當務之急。
澎湃新聞記者在走訪位于海港大廈的溫州民間資本投資服務中心時被告知中心業務早已停辦,一些辦公室現為原理事單位所用。而2010年成立不久,該中心就已登記、核實資本投資人、機構55個,可運作的資本上百億元。一位坐班工作人員的解釋倒是頗具民間觀點的代表性:“危機之后的環境(企業)沒有投資愿望,有出資意愿的不多了。資金鏈斷裂,想玩也不能玩了?!?/p>
企業需求不足,銀行新增貸款速降
企業反映,獲得銀行貸款越來越難,與此同時,銀行反映,企業狀況越來越差,“老賴”越來越多。兩種反映實際上都獲得了相關統計數據的支持。
從人民銀行溫州中心支行的數據可以看到,從2012年至今,溫州市銀行新增貸款大幅下降。2014年上半年,全市新增貸款僅64.24億元,而在2012年,新增貸款為597.7億元,并且保持了全年無負增長,單月最高新增貸款(5月)高達114.45億元,是今年半年新增數量的近2倍。2013年,新增貸款規模較上一年縮水近三成,為201.08億元,全年12個月出現了4個月(分別是2、4、5、7月)的負增長。
興業銀行溫州某支行行長向澎湃新聞記者透露,今年的新增貸款基本上來自政府融資平臺,新增企業貸款很少?!百J款規模和過去基本持平,也根本下不來,因為有很多存量貸款,企業還不出來,不良資產率還是比較高?!?/p>
浙商銀行一工作人員也向澎湃新聞記者證實,小微企業新增貸款業務規模有所下降,主要原因還是企業需求的下降。
在2011年危機爆發之前,銀行貸款增量曾一路高歌。根據人民銀行溫州中心支行的統計,在2011年之前的近十年時間里,溫州市銀行貸款增長了7倍,同期民間借貸增幅才增長了2.4倍以上。“在2008年到2010年,我們銀行系統里是有貸款業務量的考核的”,一銀行業內人士透露:“這種做法實際上誘發了現在的系統性風險。”
新增貸款大幅縮水背后,是一路走高的銀行不良資產率。其如一把利劍,懸在銀行頭上。
2014年第一季度全市銀行壞賬率為4.66%,再次達到新高。而在危機爆發之前,2011年6月,溫州銀行業不良資產率僅為0.37%。2012年4月,也就是在溫州正式設立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的第一個月,全市銀行不良資產率就突破了2%,在當年年末達到3.75%,并一路增至2013年年底的4.41%。盡管今年第二季度壞賬率稍有下降,但溫州銀監分局在一季度末就已經表示,今年末不良貸款率控制在4%以內任務十分艱巨。
民間借貸縮水,轉投銀行理財
一邊是銀行貸款存量小幅上升,增量嚴重縮水;另一邊民間借貸市場同樣經歷了規模萎縮。自2012年9月起,溫州房價一路下跌,企業資金鏈斷裂,跑路潮掀起,民間借貸市場風聲鶴唳。
對于溫州民間借貸資金的規模,人民銀行溫州中心支行在2011年估計的1100億元的統計曾被大范圍使用。此后,再無權威數據公布。
溫州經濟學會會長馬津龍認為,在溫州借貸市場頂峰時期,規模很可能不止1000多萬(元)。如果說當時曾達到過2000億(元)、3000億(元)的規模,那么現在這個市場可能還有1000億(元)左右;但如果說最高峰也只有1000多億(元),那么現在很可能只有百億數量級的規模。
溫州市中小企業促進會會長周德文給出的數據基本支持了上述說法。他向澎湃新聞表示,2010年下半年是民間借貸資金的最高峰,規模曾達到1200億元,而目前來看就是800億元左右的規模。
據人民銀行溫州中心支行原行長吳國聯在《對當前溫州民間借貸市場的調查》中披露的數據,2011年,按民間借貸市場規模約1100億元計算,民間借貸資本占全市銀行貸款的20%。
截至2014年6月,溫州市銀行貸款總額為7342.44億元,澎湃新聞記者以當前民間借貸市場規模800億來計,民間借貸占全市銀行貸款的比例在10.9%。相對于2011年可能被低算的20%的占比,實際上民間借貸資本占銀行貸款的比例在兩年半時間內下降了近一半,相對規模嚴重下降。也就說,在過去幾年,大量民間流動資本進入銀行系統,如今卻成為了“半潭死水”。
溫州民間借貸市場愈發謹慎,大量閑散資金尋求其他途徑。“很多人買理財產品去了,銀行、網上都有”,上述興業銀行支行行長向澎湃記者表示?!氨热绗F在有銀行理財產品1天期的有4.5%的日收益,這么高的收益率,而且銀行一般都會兜底,很多投資者當然很喜歡”,財通證券投資顧問葉愷聰說。
此外,互聯網金融在溫州的力量也不容小覷。天弘基金推出《余額寶一周年大數據報告》顯示,溫州以超過140萬的寶粉數,緊跟重慶和上海,居于全國第三。按現有人口900萬來計算,平均每7個人當中就有一個余額寶用戶。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