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網絡收藏夾︱黃昱寧:我上網時看什么


百科知識當然繞不過“維基百科”,自從有了這種利器之后,我在翻譯時被各種冷知識難倒的情況就越來越少。不過,如果要利用它來做注解,最好還是對其中關鍵性的信息(比如人物的生卒年等)通過別的路徑稍加核查——如果懶得翻《不列顛百科全書》,那至少也得谷歌一下。

再比如,你如果直接用“谷歌/翻譯”處理英漢互譯多半要吃藥,因為中英文之間的差異還遠遠大于目前機器翻譯所能達到的極限。但是,如果英語文本中出現其他西文的句子(德法西甚至希臘語拉丁文),你用“谷歌/翻譯”將其轉化成英語,再根據英語來理解或者翻譯成中文,往往八九不離十。此外,如果要在編輯過程中對付中文世界里的疑難雜癥,“漢典”還算是比較好用的工具——尤其是當你覺得《現代漢語詞典》容量太小而那套十幾卷的《漢語大詞典》又太笨重的時候。

作為圖書編輯,時常查一查中外圖書網店的銷售榜單(尤其是亞馬遜的實時排名),需要查舊書資料時求助于豆瓣網和孔夫子舊書網,再隨意瀏覽幾個關于圖書裝幀和書評類報刊的公眾號,也是聊勝于無的日常功課。如此這般,每天在互聯網上的“時間配額”已經用去了一半,剩下的,除了有一整塊花在觀影追劇上,其他也就只夠刷刷微博和微信了。

對我而言,比找到任何先進軟件或者時髦站點更重要的是,互聯網能夠讓我在最短時間里找到最對路的人。去年有位高手向我推薦“印象筆記”和“掃描全能王”,聲稱“可以提高案頭工作效率十倍不止,個人從此可以建立龐大的檢索數據庫”,我聽得似懂非懂,用得半生不熟。好在只要能在MSN或者微信上找到這位高手朋友,那么他的龐大數據庫便也能為我所用——總而言之,作為一個風格老派的文科網民,我相信,找對人比找對工具更重要。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