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一戰百年·戰前37天(30)|阿赫瑪托娃的愛情與戰爭

阿赫瑪托娃與丈夫古米廖夫以及兒子的合影。
1914年的阿赫瑪托娃需要同時面對瀕臨破碎的婚姻,以及戰爭,并開始扮演卡桑德拉的角色。
首先是她的丈夫,同樣是詩人的古米廖夫出軌了,阿赫瑪托娃不曾掩飾因為他的背叛而引起的痛苦,對于丈夫和他的情婦,她寫下這樣的詩句:“我不該渴求些許的幸福,我只把丈夫交給他的愛。”1914年6月,“小三”塔基亞娜·阿達莫維奇公開要求阿赫瑪托娃與古米廖夫離婚,她一度同意了,唯一要求是,兒子列夫的撫養權歸她所有。是古米廖夫的母親阻止了他們離婚,她對古米廖夫說,自己愛孫子和兒媳更甚于你。
不過,阿赫瑪托娃也沒有閑著,這一年,她與幾個在她的感情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的男人邂逅,阿徒爾·盧里耶、尼古拉·普寧、尼古拉·涅多布洛沃、涅多布洛沃的朋友鮑里斯·安列普等。所有這些男人都成了她的情人。
夏天開始,阿赫瑪托娃和古米廖夫處于分居狀態,阿赫瑪托娃和母親住在基輔,丈夫和他的情人在一起。她甚至在給丈夫的信里關心他和情人的經濟狀況。那時,戰爭的傳聞隱約傳來,阿赫瑪托娃帶著憂慮寫下了對即將到來的戰爭的預言:“可怕的時限已逼近。新墳/隨即密密地擠在一起/佇候著饑餓、時疫和地震/還將照耀著日食和月食。”1914年的俄羅斯夏天很熱,發生了干旱和日全食。“阿赫瑪托娃披上卡桑德拉的長袍。她仍寫愛情詩,但詩的境界已拓寬。(《俄羅斯的安娜:安娜·阿赫瑪托娃傳》)”

詩人阿赫瑪托娃
俄國人對戰爭同樣是狂熱的,當8月1日德國對俄宣戰時,阿赫瑪托娃在日記本上這樣寫道:“早上,還有些關于其他事的恬靜詩作,一到晚上,整個生活碎為齏粉。”她對災難如此敏感。8月2日,沙皇來到冬宮宣布進入戰爭狀態,在廣場上的全體俄羅斯人民全體跪下高唱國歌。反德騷亂也在政府默許下蔓延開來,從領事館到商店無一幸免,帶有德國味道的人名悄悄改掉,最后連圣彼得堡都改成了彼得格勒。

8月5日在沙皇村火車站,阿赫瑪托娃與穿上軍裝的古米廖夫遇到了詩人勃洛克,阿赫瑪托娃后來回憶,一想到勃洛克也要上前線,古米廖夫震驚不已,古米廖夫當時嘟囔說:“這不等于油炸夜鶯?”不久前,勃洛克剛剛完成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長詩《夜鶯園》。勃洛克后來被革命吸引,古米廖夫被革命處死。
阿赫瑪托娃的丈夫是滿懷激情加入騎兵隊的,他認為戰爭和果敢比仁愛更有益。他稱在前線是“一生中最美好的時光。”阿赫瑪托娃卻為戰爭和丈夫的離去寫下了《安慰》,她在男女情感痛苦之外,開始寫國家的痛苦,傾聽人類的聲音。阿赫瑪托娃不贊成丈夫對戰爭的熱情,她的卡桑德拉般的直覺——即整個世界將在戰爭的災難中完結,很快便獲得證明。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