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社論】重慶成績單

首先,來看看重慶是如何向好的。
重慶工業增速達到13%,當地政府用“雙輪驅動、多點支撐”概括形勢。
一個“輪”是,汽車產業增長27.1%,超過增速排名第二的筆記本電腦行業11.1個百分點。另一個“輪”是,垂直整合形成筆記本電腦產業集群,顯示器和手機等重點產品相繼投產,推動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保持較快增長。2006年,當重慶宣布要建設筆記本電腦基地時,沒有人相信計劃會能實現。現在,汽車和筆記本電腦兩大產業對工業增長貢獻超過一半。
同時,交通運輸、物流倉儲、金融、批發零售等服務行業對重慶經濟快速增長也功不可沒。
重慶上半年實現進出口總值2674.89億元,同比增長41.8%,較全國平均水平高42.7個百分點。
這背后是重慶抓的五件事:引進較多外部投資;大力發展進出口貿易;有三個保稅區;有三個一類口岸,包括機場、鐵路、內河港口;建兩江新區。
作為“新絲綢之路”起點,重慶在渝新歐國際聯運大通道上發揮關鍵作用,也得益于中央政策紅利。
再來看,重慶接下來穩不穩得住。
十余年來,從土地經營思路、金融改革、承接沿海產業轉移,再到打通歐亞鐵路大通道,重慶都有比較清晰的長遠打算。
土地無疑還是重慶的“殺手锏”。重慶2002年一次性儲備主城40多萬畝土地,之后20年內每年只開發5%,即2萬畝左右。
按照官方說法,截至2013年年底,重慶債務不到3000億元。該市“八大投融資平臺”還有20萬畝國有儲備土地,還能通過污水處理、自來水供應和高速公路收費等平衡債務,整體信用良好。
但新的情況看起來并不樂觀。以6月為例,重慶推地數量高達31宗,但沒有1宗土地溢價。
更深層次的問題是,重慶國有資產總額已破1.8萬億,能否深化改革激發民營資本活力,仍未可知。汽車這個“輪”子,主要還是由長安這樣的企業驅動的。
產業方面,重慶也很清楚筆記本電腦會有“過山車”行情。熟悉當地經濟的學者透露他們有“大量預備隊”,包括機器人、發動機、手機、平板電腦,等等。
當前重慶經濟增速第一不假,要注意的是,去年其GDP同比增長12.3%。重慶經濟在中央支持下取得“穩中向好”的成績,持續力仍待觀察。破解土地財政、國資國企改革、城鄉統籌等難題,得分會更高。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