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體育畫報》:克利夫蘭人的血液里,除了酒精就剩下詹姆斯了
距離詹姆斯宣布回歸克利夫蘭騎士隊已經過去10天了,而在小皇帝宣布“回朝”之時,克利夫蘭全城都陷入了瘋狂的狀態。美國媒體《體育畫報》為我們全程記錄了這座俄亥俄老工業城市的躁動,人們在體育場、酒吧、廣場甚至高速公路,都呼喊著勒布朗的名字,他們的反應就像已經得了總冠軍一樣。這個阿克倫男孩、“天選之人”終于選擇拯救他的子民。

在美國的拉斯維加斯大道上滿是豪華酒店,這里是旅游勝地,也是娛樂天堂。在永利酒店58層的套房里,勒布朗·詹姆斯坐在米色的沙發上若有所思。這個季節的拉斯維加斯總是讓人酷熱難耐。
“在一起時同床異夢,分開后又日思夜想”
已經離家很久的詹姆斯發現在邁阿密他確實得到了他想要的——四年兩個總冠軍,可他的心卻一直留在家鄉。他開始意識到,雖然他現在“黃袍加身”,可背井離鄉的他似乎又一無所有。
就在詹姆斯下榻的酒店樓下,在拉斯維加斯大道上,各路媒體和車輛排成了長龍。眾人都在等待著“皇帝”的決定,就像虔誠的信徒在梵蒂岡等待著新教皇的產生一樣,盼望著在永利酒店的房地何時才能冒出一股白煙。
29歲的詹姆斯已為人夫、也已為人父。現在他期待著女兒的降臨。到了這個年齡,作為一個男人——無論你是醫生、工人還是一位籃球巨星——都應該決定是繼續在外闖蕩漂泊還是落葉歸根。
在這不長也不短的四年里,從俄亥俄州東北部到邁阿密的這條王者之路上,詹姆斯鋪下了一條指引著自己回家的路。他曾經發過不少推特,表達了他對克利夫蘭球迷的思念之情,也表達了他對克利夫蘭轉播員的喜愛。對家鄉的留念,詹姆斯更加溢于言表,“你們所說的化學反應,我們曾有過。”
詹姆斯一直將俄亥俄州叫作“家”,他從未將自己的公司總部搬離出阿克倫的郊區,更未更換過他的個人主頁上那一抹阿克倫的天際線。在他贏得2013年夏天夏天那個總冠軍后的兩天,他談到了前一天晚上在酒吧里見到詹姆斯·布萊爾的場景。這位21歲的年輕人曾在2013年3月那場詹姆斯回到克利夫蘭的比賽中闖入球場,身上的T恤上赫然寫著:“我們想念你。2014年回來吧。”
對于這個插曲,詹姆斯并沒有動怒,反而拍了拍布萊爾的頭,并在賽后成為了布萊爾Twitter上最大牌的粉絲。“這才是我的人。”詹姆斯說道。而他對于家鄉的這份情感,永遠無法割舍。去年的十二月,當邁阿密熱火隊在明尼蘇達打比賽的時候,熱火全隊在更衣室里一起觀看了一場橄欖球分區決賽。而詹姆斯為他喜愛的俄亥俄州立大學的七葉樹隊不斷地加油助威。當被問到為什么他的隊友都為密歇根州的球隊加油吶喊時,他像個孩子一般的詹姆斯就假裝生氣,不停地搖頭。
愛恨之間確實只有一條并不明顯的界限。命運弄人,詹姆斯和騎士隊就如一對苦命鴛鴦,在一起時同床異夢,分開后又日思夜想。在詹姆斯寫下那句“我要回家了”后,騎士隊的隊員正在拉斯維加斯的訓練館里為夏季聯賽做著投籃練習。場邊看臺傳來的一聲驚呼打破了訓練場的平靜氛圍。
如果將這一聲驚呼乘上幾百萬倍,你完全可以預見到俄亥俄州東北部的人們在得到詹姆斯回歸的消息后會爆發出怎樣的狂喜。
如果你之前燒了球衣,現在是時候弄件新的了
23歲的米拉妮·穆諾茲正駕車行駛在90號洲際公路上。當她看到手機上的消息時,她甚至喜極而泣。“我知道這樣很不安全。”穆諾茲說道,“但我已經顧不上那么多了。”55歲的維基·劉易斯在克利夫蘭東部的一家麥當勞工作,他的一聲高喊打斷了周圍人群的午餐時間:“他回來了!小皇帝回來了!”38歲的查德·祖默科在得知詹姆斯回歸后給前女友打了電話,他們正是在詹姆斯離開克利夫蘭的那段時間分手的。“我們聊了45分鐘,”他說,“這感覺棒極了。”

那時,在詹姆斯位于巴斯的房子外面,成百上千輛汽車排起了長龍,把這條大街變成了屬于俄亥俄州的日落大道。“他們大多數人只是在照相,”負責房屋安保的退休警探戴夫·艾靈格說道,“他們想要記住這個時刻。”騎士的售票熱線終于又火熱了一把,而這個熱度完全不亞于拉斯維加斯的夏天,以至于騎士隊需要他們的員工動用私人電話來接受門票的預定。僅僅10個小時,騎士隊的季票已經被搶購一空。
杰森·赫隆那時候購買了騎士隊的季票,而他就在那個夜晚為其他球迷提供了打火機液。“那個夜晚,許多人做出了錯誤的決定。”赫隆說。現在,赫隆和他的朋友們又聚在了那個停車場里,煞有介事地把波特拉弗克的酒金色23號,從一堆灰燼里拽了出來。
興奮的人群圍著球館漫無目的地打轉。他們好像在期待著詹姆斯能駕這馬車飄然而至,和他們一起分享喜悅一般。在東九大道上,一個男子近乎瘋狂地喊著:“他回來啦,寶貝!他回來了!”而另一位商店老板則在這時候想“乘火打劫”,“舊的不去新的不來!如果你之前燒了球衣,現在是時候弄件新的了!”
在克利夫蘭城區里,一家叫作 Gateway Bar & Grill的商店也擺上了價值兩美元的勒布朗特飲,還提供一小包糖,讓你可以像勒布朗那樣拋向空中。而在騎士酒吧的自動點唱機上,不知是哪位顧客很合時宜地點了吹牛老爹的“Coming Home”和Jay-Z的“Already Home”。當時,克利夫蘭的千家萬戶都在收看印第安人隊對陣芝加哥白襪隊的比賽,但當尼克·斯威舍為主隊貢獻了一記兩分本壘打時,全場卻居然高喊起勒布朗的名字。而到了第二天早晨,醉醺醺的球迷們伴著“Welcome Back”和“My Way Home”的曲子,依然可以歡快地擺動著身子。
他們的血液里,除了酒精就剩下勒布朗·詹姆斯了。頭頂上的LED廣告牌,正展示著身著騎士隊球衣的勒布朗·詹姆斯。這個在街對面酒店公寓上方的大牌子,僅僅在詹姆斯做出“決定2.0”后的一小時就被掛了上去。“我們的反應就像我們得了總冠軍一樣,”赫隆說,“但其實沒有人知道,如果我們真得了總冠軍,我們應該怎么慶祝。”

圖為:克利夫蘭街頭,詹姆斯的大幅海報已經被掛上。 CFP 圖
自1964年克利夫蘭布朗隊在全美職業橄欖球大聯盟奪冠后,克利夫蘭人就再沒有品嘗過冠軍得滋味。在經濟上得頹勢讓這種城市有點一蹶不振,城市的總人口數量也降至1900年來的最低點。各行各業的精英人士都把他們的天賦帶到了別的城市。在這樣的一個時間節點上,詹姆斯載譽而歸,不僅為了球隊,更為了這座城市。他是這里的人,也是從在外回歸的浪子中,最具天賦的一位。
他又是一個人在戰斗
“只要你肯等待,好事一定會發生的。”大衛·布拉特這樣說。這位歐洲名帥在執教完以色列特拉維夫馬卡比隊之后,來到美洲大陸,拿起了這支年輕的騎士隊的教鞭。但是,對于詹姆斯的回歸,布拉特并不是最高興的那個人。就在兩個月前正式成為騎士隊總經理的大衛·格里芬,顯然更高興。這位幸運兒為騎士隊再一次抽中了概率只有1.7%的狀元簽,隨后再走了堪薩斯大學的天才安德魯·威金斯。而這只是他為克利夫蘭帶來的第一份禮物。
和一群年輕的隊友搭檔同樣極具挑戰性。在騎士,詹姆斯不得不在開始階段獨自支撐整支球隊的同時,還要適時地給予年輕人指導。“他會教導我們要付出怎樣的努力才配得上一個總冠軍,”威金斯說。2008年的凱爾特人證明了一直常年與季后賽絕緣的球隊也可以一步登天,問鼎總冠軍。但前提是他們得到了經驗豐富的凱文·加內特和雷·阿倫兩位球星,并且和“真理”保羅·皮爾斯組成“三巨頭”。而詹姆斯現在仍然是一個人在戰斗。
當被問及騎士隊下賽季的前景如何時,一位東部的球探說:“二輪吧。詹姆斯的力量也只能做到這么多了。那群年輕人連季后賽為何物都不知道呢。”
作為曾是勒布朗回歸之路的頭號障礙,騎士隊老板丹·吉爾伯特搖身一變成為了這條歸途的清道夫。解鈴還須系鈴人,吉爾伯特不惜飛到邁阿密,親自向詹姆斯道歉,而這一切的一切都成為了詹姆斯愿意解開心結的重要原因。
最終,詹姆斯只要了一份兩年4200萬美元的合同。但這并不意味著“小皇帝”又將心猿意馬。簽下一份短期合同是因為在NBA新的電視轉播合同達成后,聯盟的工資帽和頂薪水平必將大幅提升。而現在的電視合同將會在2016年到期,那時候,詹姆斯也可以和騎士重新簽訂一份大合同。
勒布朗·詹姆斯的職業生涯是在克利夫蘭開始的,而他也將在家鄉退役。現在,歸家的游子只需要把注意力放在一件事上,那就是如何幫助克利夫蘭帶來一枚屬于他們的總冠軍戒指。
三個月之后,新的追夢之路又要啟程。未來,將由他們自己書寫。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