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經濟學人:施行“單獨兩孩”后,中國并未迎來生育高潮
【編者按】
中國施行“單獨兩孩”政策已經有一段時間,英國《經濟學人》7月19日發表文章稱,中國政府官員和投資者過高地估計了嬰兒的潛在增長與需求。多重因素導致中國家庭正在向更小的家庭構成轉變。而要維持中國的增長,政府需要出臺一些更有智慧的措施鼓勵人們多生育。
原文編譯如下,有刪減。

“去年年末,中國開放了“單獨兩孩”政策,當時就有投資者認為,從尿布到鋼琴這些與孩子相關的一切東西的需求量都會增加。他們以及政府官員預測,在經過長期的限制后,中國的父母獲得了擁有第二個孩子的機會,這將導致一個人口出生小高潮的到來。”本周,著名雜志《經濟學人》專門撰文關注了中國計劃生育新政帶來的社會影響。
文章稱,中國在去年11月宣布了這些放寬計劃生育的政策:夫妻雙方至少有一方是獨生子女的,可以享受“二胎”政策。地方各省從今年一月開始實施這項政策。因為擔心可能發生的嬰兒潮會讓醫院和學校出現緊張情況,官方把申請程序設計得很復雜。在東部城市濟南,申請人需提供7種不同的文件證明,包括所在單位認可的婚姻證明。由于有1100萬對夫妻有資格申請“二胎”,在政策執行上的小小謹慎也是可以理解的。如果申請程序被簡化,很可能會有更多的人申請。有分析者認為,在接下來的十年中,額外的新生人口數量將會保持每年100萬的增長。而現在,每年出生的人口數為1600萬。
“同樣的,政府官員和投資者也過高地估計了嬰兒的潛在需求。和其他富裕國家一樣,中國家庭也正在向更小的家庭構成轉變。在城市,養育孩子的成本不斷上升,尤其是讓孩子進入一所好的幼兒園的競爭異常激烈。高漲的房價使得住房成本不斷攀升。瑞士信貸公司的分析師指出,在中國,撫養一個小孩每年的花費在25000元左右,這幾乎是中國人平均年收入的數量。”《經濟學人》表示。
《經濟學人》還將目光放到了家庭結構上,“此外,在傳統的中國家庭中,祖父母在家庭構成中也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因為他們通常幫助照顧自己的孫輩。但是隨著年輕人要孩子的時間越來越晚,一些年輕人不得不同時面臨著照顧自己父母和孩子的雙重壓力。因為是獨生子女,他們沒有兄弟姐妹來分擔這些壓力。劉剛(音)是一名北京的活動策劃人,他說他很想要第二個孩子,但是現在他的妻子經常好幾個月都呆在青島照顧她生病的父親。政府已經加大了對日托中心和養老院的投資,但是這還遠遠不能滿足人們的需要。”文章稱。
中國的人口出生率已經降到了平均每對夫妻擁有1.5個孩子的程度,這和歐洲的人口出生率差不多。但是,如果想要維持穩定的人口數,對中國這樣一個發展中的大國來說,出生率應該保持在2.1個左右。隨著人口的快速老齡化,為了鞏固長期的社會和經濟穩定,中國需要更高的人口出生率。在過去,中國采用了嚴厲的措施來控制人口。未來,中國也許需要想一些更具有智慧的措施來鼓勵人們多生孩子。在中國不遠的日本,就面臨著這一問題。
編譯:胡祥杰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