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危險信號,日本軍工企業開始“走出去”

印度新上任的總理莫迪計劃8月底訪問日本,他在與安倍晉三的首腦會談中,預計將談及進口日本海上自衛隊水陸兩用救援飛機“US-2”。
自從今年4月,日本內閣會議通過決議,以所謂“防衛裝備轉移三原則”取代原先的“武器出口三原則”后,一系列可預見的情況正在發生。出口導彈零部件、共同研發戰機、提供潛艇技術……首相安倍晉三不僅完成了從“原則禁止”武器出口到“原則解禁”武器出口的180度轉身,還樂此不疲親自推銷軍火。日本正一步步接近“軍事大國”的目標。
著力開拓海外市場
7月14日,全球最大的航空展“范堡羅國際航展”開幕。該展會不僅是民營產業,也是防衛產業激烈角逐的舞臺。日本的川崎重工業等企業首次參展,吸引了各國國防人士的關注。
據《日本經濟新聞》報道,全球國防產業的市場規模在40萬億日元(約2.4萬億人民幣)以上。其中,進出口的交易額被認為在7.4萬億日元左右。日本政府4月通過“防衛裝備轉移三原則”。對于此前只有防衛省這一個客戶的日本防衛相關企業來說,這將成為其從1.6萬億日元的“日本市場”走向世界市場的良機。
防衛咨詢公司Global Insight的社長長瀨正人表示:“在財政困難的情況下,要想保護國內防衛產業是很難的。唯一的生存之道就是開拓海外市場,與海外合作。”
躍躍欲試的日本軍工企業開始小試牛刀。7月17日,日本政府的國家安全保障會議(NSC)批準了三菱重工向美國企業出口導彈零部件,以及三菱電機與英國共同研究戰斗機機載導彈技術。這是NSC首次依據“防衛裝備轉移三原則”允許出口武器。防衛省透露,日本出口的零件有可能被用在美國提供給以色列的導彈上。
就在一周之前,安倍晉三和澳大利亞總理阿博特簽署了一項協議,將就潛艇研發展開合作。分析師們稱,通過這樁交易,澳大利亞將得以獲取一項推進技術;而三菱重工和川崎重工所生產的日本潛艇就是憑借這項技術才能在水下保持特別長的時間。
此外,印度新上任的總理莫迪計劃8月底訪問日本,他在與安倍晉三的首腦會談中,預計將談及進口日本海上自衛隊水陸兩用救援飛機“US-2”。
安倍親自推銷軍火
日本政府1967年頒布實施“武器出口三原則”,即禁止向社會主義陣營國家、聯合國決議規定實施武器禁運國家以及國際沖突的當事國或有沖突危險的國家出口武器。1976年,當時的三木武夫內閣又對上述原則進行增補,實際上全面禁止了武器出口。
而根據新出臺的原則,日本今后將可以向以色列等國家出口武器,日本與歐美的防衛裝備共同研發預計也將得到促進。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完成了從“原則禁止”武器出口到“原則解禁”武器出口的180度轉身。
日本媒體指出,安倍政府放棄“武器出口三原則”,并試圖解禁集體自衛權,將使日本戰后基于憲法推行的和平發展道路發生根本轉變,周邊國家也將對日本不斷擴大的軍事影響力提高警惕。有觀點指出,武器出口的閘門一旦打開將停不下來,這可能招致日本周邊國家的擔憂。
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信息研究所所長陳鴻斌對澎湃新聞(www.kxwhcb.com)表示,從前年年底重新上臺以來,安倍鐵了心欲與中國為敵,竭盡全力在中國周邊乃至在全球范圍內拼湊所謂“對華包圍圈”。與此同時,通過夸張渲染所謂的“中國威脅”,全力為日本軍工企業開拓海外市場。
陳鴻斌指出,在安倍的出訪行程中,除了竭盡全力推銷日本的核電設備(因核泄漏導致國內棄核,日本只能開拓海外核電市場)和技術以外,推銷軍火是一個重要目的。安倍之所以如此樂此不疲地安排企業家隨行出訪,除了對軍工企業投桃報李以外,為日本軍火開拓國際市場也是一個重要考量。
不過,與美國的波音公司、洛克希德·馬丁公司,英國的BAE系統公司等世界對手來比較的話,日本公司的事業規模很小,“價格和成本方面有競爭力嗎?”大和證券的分析師田井宏介指出。
分析師們稱,由于完整武器系統的海外銷售價格高昂且存在政治敏感性,日本軍火代工企業更有可能將出口的重點放在零部件上,包括傳感器和碳素纖維等先進建筑材料。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