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港大發布17年研究成果:配方奶粉可能增加嬰兒患病風險

2014年6月22日,上海,30多名媽媽集中在一起給孩子喂奶,進行了一場哺乳快閃?!埿卵唷∨炫荣Y料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一項長達17年的追蹤研究發現,以配方奶喂哺,有可能增加兒童短、中期的患病風險,加重香港公共衛生的醫療負擔。
該院7月18日向澎湃新聞發來的相關材料顯示,聯合國兒童基金香港委員會(UNICEF HK)及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在7月18日舉行的聯合記者會上發布了這一名為“九七的兒女”追蹤研究的成果。
領導該項研究的、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院長梁卓偉教授介紹稱,通過17年的研究,他們發現嬰孩接受母乳時間愈長,對于他們成長階段的身心健康有更正面幫助,令他們受感染、患上哮喘及過胖、以至出現血壓及心理健康問題的風險,相較沒有持續接受母乳的兒童為低。因此,這個研究令他們確信,推廣持續母乳喂哺,能減輕香港公共衛生的醫療負擔。”
當前,香港初生嬰兒6個月的全母乳喂哺率只有2.3%,為全球最低的國家/地區之一。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兒童及青少年科學系臨床副教授葉柏強醫生表示,母乳是嬰兒天然的食糧,能為嬰兒提供最佳及完全的營養,通過喂哺母乳,更可增進母嬰之間的感情聯系,是建立緊密親子關系的第一步。
“可惜在本港奶粉廣告泛濫下,公眾對于喂哺母乳的認知一向不足,以為配方奶可媲美母乳,甚至比母乳更好,亦不理解為何喂哺母乳會與政府政策有關。” 葉柏強說。
在18日的發布會上,UNICEF HK及李嘉誠醫學院聯署“愛嬰行動”聯合聲明,呼吁政府正視民眾健康問題,盡快落實《香港守則》以推動母乳喂哺改善香港公共衛生情況。
香港特區政府將在21日的立法會衛生事務委員會上公布《香港守則》的咨詢結果及就此進行討論,政府的立場將影響香港母乳喂哺的未來。
在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及兒童及青少年科學系名譽教授周鎮邦醫生看來,不論以任何方式推廣嬰幼兒配方奶粉,都是與母乳喂哺直接競爭。
“我們明白,香港政府在推行守則上遇到奶粉生產商的反對?!?UNICEF HK副主席、UNICEF愛嬰醫院香港協會主席孔美琪博士表示,為消除政府及市民對推行《香港守則》的疑慮,UNICEF紐約總部及駐中國辦事處上周亦分別委派了兩位營養及衛生專家訪港,與政府官員會面,深入闡釋落實《香港守則》的重要性,并分享多國推行守則的經驗。
周鎮邦認為,落實《香港守則》將有助于將香港的喂哺風氣撥亂反正。較大嬰兒奶粉是不必要的,也不適合作為母乳替代品供6個月以上嬰兒飲用,因為經常飲用較大嬰兒奶粉可導致蛋白質吸收過量而其他營養攝取不足的問題。
他促請,政府為了下一代的健康著想,一定要盡快全盤落實《香港守則》,規管36個月或以下的嬰幼兒喂養信息,令母乳喂哺,可以再次成為正常、主流的喂養方式。在UNICEF HK牽頭及召集下,香港7大支持母乳機構聯合組成“愛嬰行動”,并發起聯署行動。截至7月17日中午,該聯署行動已獲得約3,500個個人及團體簽名支持。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