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泡泡瑪特后萬物皆盲盒,瘋狂的盲盒經濟如何剎車?
出品|派財經
文|姜研 編|派公子
當泡泡瑪特頂著“盲盒第一股”光環上市時,它應該也沒想到盲盒的“繁殖”能力如此驚人,奶茶、機票、文具被打包“塞進”盲盒,重新炒熱。
近日,成都荷花池中通快遞網點“寵物盲盒”事件,更是將盲盒推上輿論的風口浪尖。
活體盲盒、文具盲盒、機票盲盒……萬物皆盲盒帶來的是“營銷新玩法”,還是讓人成癮的“新式投機”?
活體盲盒,探出盲盒經濟的下線
盲盒經濟在五一假期“觸礁”了。
5月3日,四川成都市區中通某快遞點攬收、寄遞“寵物盲盒”,被裝在籠子里的小貓小狗在路邊奄奄一息,成都一些愛心人士隨即組織了救助。
媒體的視頻顯示,現場貓狗被放置在套有編織袋的籠子里,不透氣,不見陽光,不時發出哀叫聲。快遞站人員表示,商家以售賣“盲盒”的名義將活體寵物快遞至買家。最新情況是,其中30只貓狗被檢查出攜帶細小病毒。
養過寵物的人都知道,細小病毒不僅有極強的傳染性,而且沒有單一特效藥能治療,需要搭配多種藥物,很多主人會因救治費用高昂而遺棄寵物。
成都寵物盲盒事件曝出后,多家媒體發聲譴責,商家為了營銷漠視生命。用盲盒裝動物更是對人性的背離,也是娛樂的異化。
近兩年,寵物盲盒借著盲盒火熱開始興起,售價從幾元到幾千元不等,商家以能開出布偶、藍貓、拉布拉多等純種寵物隱藏款為噱頭,吸引消費者盲從購買,其中有些“商品”一度銷售火爆,月售千單。
此前,多個地方就曝出寵物盲盒開出來大部分是星期狗、星期貓,活不了太久。此外,由于商品的特殊性,商家還不予退貨,不少寵物因為不合買家心意而遭遺棄。
一家寵物店店主告訴派財經,他們店里的寵物都打了疫苗,三個月內可退換,一只美短貓咪的售價都在千元以上。店主表示,快遞不收活體,只能走空運,僅快遞費就需要上百元。在他看來,盲盒商家以幾元賣出健康的寵物,這種賠本賺吆喝的模式是根本不可能成立的。
從成都寵物盲盒事件來看,這些盲盒寵物商家打著盲盒的旗號,把原本不合法的事情合理化了,快遞運送寵物甚至是病體寵物。
事發后,派財經登陸了拼多多、淘寶、京東、抖音等平臺,發現已經找不到貓狗盲盒的信息,但是烏龜盲盒在這幾個平臺上均有售出。一家店主表示,烏龜沒有檢疫證明,他稱是自家繁殖的,沒什么問題。
貓狗盲盒雖停止了,其他動物盲盒還在繼續。
文具、機票盲盒,新瓶裝舊酒的戲法
寵物盲盒再次引發出對盲盒經濟的爭論。盲盒到底是一種創新經濟,還是一場營銷騙局?
從營銷來看,盲盒給銷售額帶來的質變式提升,毫不夸張地說,已經到了萬物皆盲盒的地步。
目前在盲盒這個大鍋燴里有冷門地的機票、價格高昂的奶茶、質量堪憂的文具……這些本是被市場過濾后的棄子經過盲盒包裝后,滯銷品變身暢銷款,幾百元的迪奧口紅換來幾千萬廣告投放的效果,幾元的玩具身價瞬間翻番。
五一假期,機票盲盒就大火了一把。
趁著五一出游熱,同程旅行、攜程、飛豬等出行平臺,均推出了堪稱“白菜價”的機票盲盒。這一新玩法下,用戶能以百元以下的價格購買一張出發地明確,目的地和日期隨機的國內單程機票。這些產品在各大平臺一上線就被秒光,甚至一度引發系統癱瘓。
“便宜,刺激,隨機,不喜歡可以退,還便宜。”這是大眾為什么狂熱購買機票盲盒給出的答案。
雖然買到心儀機票即隱藏款的概率極小,但很多用戶仍愿意賭一把。這種賭博心態吸引了年輕人的瘋狂購買。
從消費者反饋來看,買到的機票盲盒多是一些冷門路線和紅眼航班。
一位業內人士透露,機票盲盒的使用率大概只有3成左右,但這種營銷手段,在炒熱話題的同時,也能讓存量用戶活躍起來,甚至獲得新用戶。
還有大火的奶茶盲盒,商家利用奶茶杯的隔熱層,裝上各種小禮物,打著能抽到隱藏款迪奧等大牌口紅的旗號,通過短視頻爆紅。
派財經調查發現,這些奶茶盲盒一般選用毛利較高的奶茶系列,奶茶的售價就達到了20元以上,加上盲盒的外衣,一款單品可以帶來了日均上百杯的銷量。奶茶盲盒額外增加的成本一般只有幾元,卻帶來了上千萬的廣告引流價值。
還有瞄準兒童的文具盲盒,近期新華社報道有學生一個月花費上千元購買。商家同樣以隱藏款為噱頭,但大部分文具是普通款甚至還有劣質品。
中國心理衛生協會李獻云表示,未成年人自控能力較差,對盲盒中不確定的產品會產生較強的期待感,這種期待感可能會逐步“成癮”。同時,購買盲盒獲利的概率極低,讓青少年過早涉足投機行為,不利于青少年健康人格的培養,會讓部分青少年認為可以通過投機取巧來賺錢獲利。
盲盒經濟下,隱藏款成為了噱頭,吊足了消費者的胃口。披著盲盒的商品并沒有帶來質變,很多還是將過時、劣質的低端產品裝進盲盒,以次充好,身價卻能翻番傾銷。
低價帶火盲盒經濟,泡泡瑪特漲價了
談到盲盒經濟,就避不開“鼻祖”潮流玩具泡泡瑪特。
目前市值接近千億的泡泡瑪特,其成功在于將價值幾千元的IP玩具價格平民化。IP是泡泡瑪特的核心壁壘,買家基于對IP的喜愛,再加上盲盒玩法,不斷復購。
泡泡瑪特的確為潮玩帶來了一次變革,讓原本小眾高端的手辦成功走向95后愛好者的家中。例如讓泡泡瑪特逆天改命的Molly系列,Molly原本是一個香港設計師的作品,剛開始以手辦形式推向市場,價格高達1000多元。泡泡瑪特介入后,成功地將價格一下降低至59元。此款產品曾占到其總營收的8成以上,直至今日也帶來了上億的營收,也助力其登陸港交所。
一方面是IP玩具平民化,另一方面泡泡瑪特爆火也歸功于其隱藏款的炒風。
一位玩家說,為了集齊不同的造型,在一款玩具上花費上千元是家常便飯,因為非常難抽的隱藏款、限量款才更具價值。隱藏款為泡泡瑪特貢獻較高的復購率。
泡泡瑪特的線下店鋪店員向派財經介紹,一個玩偶系列是12個造型,12個為一小盒,一整箱里有12小盒,也就是144個盲盒,且一整箱里僅有一個隱藏款,概率為144分之一。整箱購買的情況下,按照每盒59元計算,抽到一個隱藏款需要8000多元。
派財經在二手平臺上發現部分隱藏款在剛推出時曾達到數千元,目前已經跌至幾百元。
由此來看,隱藏款被一些玩家炒成“期貨”。但一位業內人士認為,本質上隱藏款不具收藏價值,只是市場利用了盲盒的特性將其價值推高。
他解釋道,抽到隱藏款的時間往往更長,這些爆款玩偶經常會需要等4、5個月。隨著時間推移,再加上泡泡瑪特的玩具可以無限刻制,熱度最高的玩偶價值也會因為數量越來越多而不斷貶值。雖然泡泡瑪特為了保障玩偶不過度貶值,極力控制熱款的產量,但為了保持市場新鮮感也會迅速推出新的IP系列,來保證自己公司的利益最大化。新一代的IP隱藏款又會取而代之,屆時到了手里的隱藏款價值所剩無幾。
雖然盲盒經濟之風盛起,但泡沫在泡泡瑪特身上已開始浮現。2020年,泡泡瑪特業績出現疲軟。2018年-2020年泡泡瑪特的營收增長率分別為225.5%、227.2%、49.3%,增速踩下急剎車。
上述業內人士認為,泡泡瑪特出現疲軟,從商業角度來看,一方面是其近幾年沒有出現類似Molly一樣的爆款。另外,大眾對盲盒玩兒法不再有新鮮感,盲盒潮玩趨于平淡。從本質來講, IP本身缺乏背景故事才是其最大的泡沫。因為,這些玩偶背后缺失的是靈魂,沒有文化作為支撐,潮流玩具隨著時間的推移會愈加讓玩家失去“信仰”。泡泡瑪特基本沒有炒作或增值空間。
今年4月,泡泡瑪特推出的新品漲到了69元,其給出的官方解釋是由于原料上漲,但業界認為這也反映了泡泡瑪特的成長隱憂。畢竟盲盒經濟的火爆,是情緒價值紅利,依靠主流審美的經濟勢必不具備長期價值,漲價成了保持盈利增長的手段。
上述業內人士表示,任何一個公司都不可能永遠走在潮流的頂端,一旦新的IP和系列不再受追捧了,或者盲盒的玩兒法不再有新鮮感,泡泡瑪特的泡沫也就離破滅不遠了。盲盒經濟本質上就是一場新式投機,而投機不是商業模式。
很多人會將盲盒與80年代小學生集卡類比,但集卡本身并不是商品只是營銷方式,而盲盒已經不是營銷方式,而是一種產品,盲盒經濟不是為了引流,是為了變現。這樣的盲盒不斷套路人性欲望,是游走在道德邊緣的經濟。這種模式本質上是反人性的,很多人都是帶著賭徒心理,以小博大,容易越陷越深。
派財經采訪了幾位盲盒玩具玩家,她們自認為是比較接近理性的。最多的也就買了幾萬元,完全在經濟承受范圍內,并沒有沉迷。
她們表示,自己并不喜歡賭博,只是喜歡抽到盲盒那一刻的欣喜。她們還說:可以鄙視她們,但是不能鄙視她們喜歡盲盒。
以泡泡瑪特為代表的盲盒模式,已經俘獲了這個時代的大多數年輕人的心智。才會造成盲盒經濟炒風、賭風、甚至上升到漠視生命的境地。
不斷出圈的盲盒經濟引發的亂象如何規范?
北京市中產律師事務所韓冬律師認為盲盒經濟屬于新生事物,目前還沒有專門的法律監管。有不規范的情況,如質量低劣,商家借機清庫存;消費者心儀的特定商品款式概率未明示,概率過低;霸王條款,維修、更換退貨等售后服務差。
韓冬表示,可參照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產品質量法、電子商務法、規范促銷行為暫行規定、廣告法等經營管理。要求廠商明示概率,提醒理性消費,不誘導消費。(完)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