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燕京學堂風波︱這事吧,校長發話也沒用
澎湃記者 季寺
字號
火山口上的校長站出來了
北大校長出來危機公關了。王恩哥日前就燕京學堂接受《人民日報》專訪,急稱“一切都是可商量的,但是一定要經過多方面的論證與研究”。關于資金問題,“向社會公開募款籌集,不使用北大正常辦學資金。沒有一分錢來自國家撥款”。
曾在《上海書評》撰文率先對燕京學堂開炮的北大英語系主任高峰楓在微博上帶譏諷地回應道:“又一篇。來自正常的人民日報。”
領導人的表態并不讓人意外。
如太行在微信公號發表《北大燕京學堂啥也沒做錯》的文章所說:“即使最強勢的領導者也要考慮輿論這個問題,建設一個中國通學院有沒有必要這可能是一個學校發展的問題,如何處理這些變化帶來的反對聲,就是一個政治問題了,是政治問題就好辦,那就是誰的利益,如何談和解決的問題?!?/div>
高級黑事件
與此同時,北大BBS還上演了一樁鬧劇,更是引來罵聲無數。
北大工作人員在緊鑼密鼓地操縱輿論,不惜冒充工作人員在北大BBS發文。7月9日,北大舉行了燕京學堂項目溝通會。7月10日,三角地一個剛剛注冊的ID “dwww”自稱是外地來京出差的校友,旁聽了關于燕京學堂的溝通會,并發表“我所經歷的燕京學堂溝通會”一文。作者旗幟鮮明地力挺校方,怒斥辛教授和學生無理取鬧。然而,熱心網友發現,該id的ip地址位于北京大學總務長辦公室。
這是怎么一回事?
從其他網友的回復看來,文章的最初版本措辭更激烈,用“瘋狗”等詞稱呼發問的師生。
7月11日,未名網友Berusconi指出,發文的dwww系學校工作人員;其發文IP屬于北京大學校辦,今天再次登錄的IP屬于北京大學總務長辦公室。
繼續吐槽
燕京學堂幾乎已經不能挽回輿論上的頹勢。
吐槽紛至沓來。北大歷史地理研究中心教授唐曉峰質疑聘請外國學者的門檻:“提升國際化程度要防止表面化,即使外國人來了、英語用上了、發表論文也是用英語寫了,也還不是真正的國際化。我們不能一看到外國學者,自己就腿軟就站在了被動的位置。”
現實總是讓人無奈:“現在,涌進中國的外國學者越來越多,可有的學者在美國國內的真實學術地位并不高,一旦亮出北大的名片之后,反而會提升他的地位。其實,北大在海外也還是有一定學術地位的。這樣,這些外國學者反而利用了我們?!?/div>
主站蜘蛛池模板:
遂平县|
万荣县|
漳州市|
田东县|
娄烦县|
江油市|
尖扎县|
同仁县|
九龙县|
隆昌县|
桐梓县|
南郑县|
六安市|
新化县|
邳州市|
金坛市|
城步|
香河县|
日土县|
丹江口市|
威信县|
鸡西市|
修文县|
井研县|
南皮县|
永泰县|
雷州市|
莆田市|
沂水县|
瓦房店市|
西丰县|
玛多县|
怀集县|
工布江达县|
班戈县|
屏山县|
米易县|
湛江市|
进贤县|
临江市|
宁夏|
外國學生的水平也令人擔憂。
網友@lhdgriver:“給不會講中文的外國人開一年制的‘中國學’碩士課程。就跟21天精通c++差不多的感覺 。”
敏感于清華北大之爭的人自然不放過比較。未名網友痛心疾首。surfman認為:“燕園學堂其實只是一個個案,其背后,是北大被限制高度上的發展,而永遠落后于隔壁清華的問題。猶如困獸之斗,我們不過是在自相殘殺?!?/div>




清華網友悠哉:“隔壁地大,蓋啥都行?!彼查g把這事由一個政治問題降格到土地財政問題。
從交談到大聲喊叫:北大改革的傷痛
為什么燕京學堂事件戳中了那么多人?因為北大改革已經成了一個情結,一戳就痛。
査建英在《北大,北大!》一文中早已指出:“北大在眾多中國人心中占據的愛和偶像地位或許就是‘北大改革’之爭如此激烈的原因之一。”當年,“我第一次聽到對此話題的討論是在一個北京藝術家住所的晚餐聚會上。大約才十幾分鐘,交談就變成了爭辯,并很快升級為大聲喊叫”.
北大一次次以受爭議的形象進入公眾的視野。
早在2003年,北大改革教職員聘用制度的事件就像一枚炸彈扔進了一個漣漪不起的水塘,記者們為采訪北大的官員和教授窮追不舍,將爭議瞬間從學界拉入公眾視野。當年12月,已有三本關于爭議的文集面世,轉年1月又出版了第四本,而更多的論著正付梓待印。只要面對媒體,北大官員都會遭到關于改革問題的狂轟濫炸。
北大校長不好當。北大前任校長許智宏剖白過在一個快速變化的時代做一個大學校長的艱辛,他說他嫉妒美國的同行們有一個現成的良好體制可以依賴,在參加國際會議之后還可以有閑暇攜妻游山逛水,而中國的大學校長則需匆匆趕回家,因為那里總是有成堆的工作在等著他。許感慨:“在中國當大學校長就像是坐在火山口上?!?/div>
畢業于北大中文系的博士季書白則吐槽: “想起《老殘游記》里面清官更可恨的說法,好像有了‘擔當’就什么事都可以做了似的?!畵敗姑母铩嗌僮飷杭偃曛孕校 ?/div>
北大過去的學術繁榮情形已成遙遠懷想。錢理群在讀書札記中說:“我曾經批評北大在培養‘精致的利己主義者’,其實我心里還有一句話沒有說出來:今天的北大教師里,恐怕也有不少‘精致的利己主義者’。今天的北大學子,漫步未名湖時,已經再也不能像當年的作者那樣,奇遇‘朱光潛’了。許多人都在談論今日之北大的衰落以致墮落,體制的弊端當然是主要的原因,但不可忽視的,是教師隊伍素養的總體下降。”
值此燕京學堂事件契機,也期待錢老師就此事的發言。
可以肯定的結局
對于這件事的結局,高峰楓預判:“基本就是繼續執行沒商量,有可能放過靜園?!?/div>
太行:“什么時候大學的負責人都要考慮輿論,抗議可以拖慢工程進度,可以爭取別的綠地補償,改善住宿條件,別指望北大不建燕京學堂?!?/div>
對于具體事態的發展,澎湃新聞(www.kxwhcb.com)將繼續關注。
澎湃新聞報料:021-962866
澎湃新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1
收藏
我要舉報





查看更多
澎湃矩陣
新聞報料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