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書評|哲學家的自黑
相比于錢鐘書時代坐井觀天的大學專業(yè)生物鏈,如今的各個專業(yè)學科從業(yè)者,除了吐槽別的專業(yè)之外,更拿手的是各種自黑。不過若說把對本專業(yè)的吐槽寫成嚴肅著作,可能彼得·文格(Peter Unger)剛剛出版的《空洞的概念:對分析哲學的一個批評》(Empty Ideas:A Critique of Analytic Philosophy)是絕無僅有的一例。
文格是紐約大學哲學系教授,早年就讀于美國頂尖的私立文理學院斯沃斯莫爾學院(Swarthmore College),和近五十年影響力最大的分析哲學家之一大衛(wèi)·劉易斯(David Lewis)是同學,后來在牛津攻讀哲學,師從艾耶爾。
文格是一流的學者,在形而上學、心靈哲學、認識論等領域頗有建樹,卻對自己所從事的工作進行了毫不留情的批判。他的許多批評聽起來并不陌生,我們常常會從非哲學專業(yè)人士那里聽到類似的觀點。比如,哲學是毫無創(chuàng)造力的學科,它所討論的東西沒有一樣不是歷史上曾被討論過的,即便有了什么新的發(fā)現(xiàn),也都是很瑣碎的細枝末節(jié),而哲學家卻常常抱有這樣的幻覺——自己在從事偉大的事業(yè)。比如,分析哲學熱衷于使用邏輯符號甚至數(shù)學符號,只是因為這樣“顯得很科學”。再比如,他甚至對哲學教育本身也表示懷疑,他認為哲學科班訓練并不能產(chǎn)生社會學中所定義的培訓效應,而僅僅產(chǎn)生選拔效應,也就是說大學哲學教育并不能使人成為哲學家,而是選拔出那些適合成為哲學專家的學生,所以他建議哲學教師們,趕緊奉勸那些不慎進入哲學專業(yè)的年輕人改行做些有用的事情。
這些話,如果是從非專業(yè)人士嘴里說出,一定被哲學家們嗤之以鼻,但現(xiàn)在世界排名前五的紐約大學哲學系教授亦如是說,尤可證明外行的吐槽絕非毫無道理。其實,凡稍有反思能力的哲學研究者,都應該對文格的批評有切身感受。與外行吐槽不同的是,文格以哲學家的專業(yè)水準論證了自己的觀點。他指出,分析哲學常常在進行空洞無效的討論。哲學試圖提出具有普遍有效性的命題,但由于它既不具備數(shù)學的嚴格性,也不具備經(jīng)驗科學的實證性,它所采取的方法除了邏輯演繹就是舉反例。舉反例類似于卡爾·波普爾所說的證偽,但不同于經(jīng)驗科學用實驗證偽,哲學是用思想實驗證偽。思想實驗是非常古老的論證方法,它不需要實際發(fā)生,只需可以想象,即可以依靠邏輯進行推論。柏拉圖的《理想國》中對何為正義有古格斯隱身戒指的思想實驗,奧古斯丁《論自由選擇》中對何為道德上的惡有與人共妻的思想實驗。當代哲學中的思想實驗更是天馬行空,層出不窮,比較著名的有心靈哲學中的哲學僵尸、色盲神經(jīng)科學家瑪麗、我是蝙蝠,自由意志理論中被腦控的瓊斯等等。文格批評說,正因為思想實驗不需要遵從自然規(guī)律,僅僅需要邏輯上的構造,針對一個命題哲學家們幾乎可以提出無數(shù)的思想實驗進行反駁,所以從來沒有一個哲學命題能達到自己所希冀的普遍有效性。于是,哲學討論常常成為這樣的情景:提出觀點,反例、反例、反例……直到學者們感到乏力,轉移陣地。
文格著作的深厚功力自然體現(xiàn)在他的核心命題上:當代分析哲學主流不過是在提出一個又一個并不描述具體現(xiàn)實的空概念或者說空命題,現(xiàn)實如何并不會影響這些命題的真假,它們只需要保證自己內部的邏輯自洽。不過要理解他的這一概念,Concretely Empty Ideas,以及這一概念如何與當代哲學中的諸多理論發(fā)生關系,并不簡單。可以確定的是,這個概念本身并不是一個與現(xiàn)實無關的空概念,因為它確切地描述了分析哲學的現(xiàn)狀。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jīng)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y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