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千萬不要叫醒一個熟睡中的人,否則……
原創 鄧瀟斐、Karen 丁香醫生

很多人都經歷過這樣的時刻:
大清早的做美夢,被鬧鈴的轟炸聲驚醒;
難得周末睡懶覺,被老媽掀開被窩叫醒;
趴座位上打個盹,被旁人的嬉笑聲吵醒……
醒來之后一肚子氣,特別容易被激怒,好像全世界都在和你作對。
找不到的拖鞋、解不開鎖的手機……都在刺激著你的神經,心底不斷涌起怒火,就好像一個充滿了氫氣的氣球,一點就炸。
這個時候要是誰再找過來說話,那免不了遭受一頓「語言暴擊」。

真是太奇怪了,平常溫柔又可愛的人,怎么一醒來就變得這么暴躁?
壹
沒睡好
就是容易有起床氣
回想一下,你每次出現起床氣,是不是都有一個共同特征——被吵醒。

圖片來源:微博截圖
為什么被吵醒就容易生氣?罪魁禍首可能是皮質醇。
皮質醇是一種應激激素,作用于大腦,使我們感受到緊張、焦慮甚至是暴躁。
被吵醒的時機不對,起床氣就上來了。
多項科學研究表明:人體中的皮質醇水平隨生物節律而變化,最高點出現在早上 6~9 點,這可能是身體在為我們清醒做準備。

圖片來源:參考文獻
但一不小心,碰上了被鬧鈴、被老媽叫醒的時間,你就很可能被過高的皮質醇水平影響,產生煩躁不安的心情。
小長假后第一天上班 / 上學,被早早吵醒的現在的你,是不是就這樣
那有人要問了:為什么我午睡或打盹時被叫醒,起床氣的反應也很大?
答案是,皮質醇還參與我們的睡眠覺醒過程,睡不好,可能讓皮質醇水平變高。
一項關于幼兒園小朋友的研究表明:午睡睡不好,醒來后皮質醇的水平和早上差不多。

圖片來源:文獻截圖
那么問題來了——同樣都是沒睡好,皮質醇水平同樣高,為啥有些人沒有起床氣而有些人有?
作為成年人,連最基本的控制情緒都做不到嗎?
貳
有起床氣的人
可能是「開機」更困難
雖然有人沒經歷過起床氣,但至少,絕大多數人都經歷過「睡眠惰性」。
睡眠惰性指的是,剛醒來的時候依舊感到昏昏欲睡,甚至,沒有辦法做一些明明很簡單的事情。
這個時候的你,就可能做出一些蠢事,比如——把洗面奶擠到牙刷上。
而睡眠惰性,和我們醒前正處在的睡眠階段相關。
我們的睡眠可以分為三個階段:淺睡眠、深睡眠(兩者可并稱為 NREM 睡眠)和快速眼動睡眠(REM 睡眠)。三個階段共持續 90 分鐘左右,不停循環直至我們醒來。

當我們從深睡眠階段(NREM 階段之一)醒來,就很容易表現出「睡眠惰性」。
這也是為什么,建議大家午睡 10~20 分鐘就好。
但睡眠惰性,在有些人身上可能就成了起床氣。
嚴重的睡眠惰性有個專屬的名詞——混亂覺醒 (confusional arousals)。
根據美國睡眠醫學學會(AASM)的說法:混亂覺醒,也被稱為嚴重的睡眠惰性,是指人們醒來時對時間和地點感到困惑,并可能會發生敵對或暴力行為。

圖片來源:giphy.com
雖然不同于起床氣,但混亂覺醒或許能為起床氣提供一定靠譜的解釋。
混亂覺醒也多發生于 NREM 的深睡眠階段。
研究者據此推測,混亂覺醒可能是因為從睡眠中驟然驚醒,雖然負責本能行為的腦區已經清醒,但部分負責高級認知功能(比如調節情緒、認知和決策等)的腦區尚未完全覺醒。
這樣一來,我們更多受到負責本能行為的腦區支配,所以容易產生過激行為。

起床氣的原理或許類似。
簡單理解就是:有起床氣的人,可能是睡眠惰性更明顯一點,「開機」更困難一點。
叁
歸根結底
可能是人類本能的錯
起床氣這種東西,聽上去百害而無一利,不光自己不爽,還會增大和身邊人起沖突的概率。
那它出現的意義,究竟在哪里?答案可能寫在人類本能里。
想象一下:遠古時代,在山洞里熟睡的你,突然,聽到不明生物向你靠近并發出低吼的聲音。
這個時候你該怎么辦?裝睡?或者干脆不要醒來,祈禱命運眷顧自己?

圖片來源:giphy.com
答案當然是——打得過就打,打不過就逃跑啊!
而在偉大的進化歷程當中,我們的身體,也早為這件事做好了準備。
神經科學研究發現:
當我們驟然暴露于未知的威脅之中,大腦中掌管情緒和本能的區域就會被優先激活,例如杏仁核和下丘腦,引起「戰斗-逃跑」反應,使我們迅速進入應激狀態。
一旦被不同尋常的動靜驚醒,馬上進入應激狀態,才能保住性命。

圖片來源:giphy.com
再回到今天,當你被各種意外的聲音吵醒,比如你媽叫你起床、隔壁開始裝修、同事放聲大笑……
因為你毫無防備,掌管本能的腦區就被優先激活,于是你迅速進入應激狀態,甚至感到暴怒。
于是,你表現出了「起床氣」。
但起床氣這種東西,也未必全是壞處。
不信你看
賓館前臺女子半夜被持刀劫匪叫醒
瞬間爆發一頓怒懟,最終將劫匪嚇走

圖片來源:新聞截圖
本能在某些時刻,還是可以發揮作用的。
只是,如果情況沒有這么危急,如果呆在身邊的是最親近的人,那起床氣這東西,可能會制造很多誤會和不快:



圖片來源:知乎截圖
但那些沒有起床氣的人可能不知道的是:等睡眠惰性過去了,負責高級認知功能的腦區清醒了,那些發起床氣的人,是會在內心默默自責的。
「都告訴你我有起床氣了」并不是理所當然發脾氣的借口,只是一時的氣話。
再加上這小長假后的第一個工作日,誰都難免有些煩躁,大不了咱忍忍就過去了。
下次遇到有起床氣的人,不妨暫時讓他們自己待會兒,他們會好起來的。
更重要的,別打擾他們的好覺。

策劃 Karen
監制 feidi
作者 鄧瀟斐
封面圖來源 站酷海洛
參考文獻
[1] Ohayon, M. M., Priest, R. G., ZULLEY, J., & Smirne, S. (2000). The place of confusional arousals in sleep and mental disorders: findings in a general population sample of 13,057 subjects. The Journal of nervous and mental disease, 188(6), 340-348.
[2] Bailey, S. L., & Heitkemper, M. M. (2001). Circadian rhythmicity of cortisol and body temperature: morningness-eveningness effects. Chronobiology international, 18(2), 249-261.
[3] Van Cauter, E., Leproult, R., & Kupfer, D. J. (1996). Effects of gender and age on the levels and circadian rhythmicity of plasma cortisol. The Journal of Clinical Endocrinology & Metabolism, 81(7), 2468-2473.
[4] Teo, W., McGuigan, M. R., & Newton, M. J. (2011). The effects of circadian rhythmicity of salivary cortisol and testosterone on maximal isometric force, maximal dynamic force, and power output. The Journal of Strength & Conditioning Research, 25(6), 1538-1545.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