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北大、清華在滬錄取195人,分數(shù)線上揚兩校均擴招

7月1日上午10時,上海市教育考試院按計劃進行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兩校的投檔,至7月2日18時,兩校錄取結束。今年兩校在滬生源充足,生源質量較高。
據(jù)澎湃新聞(www.kxwhcb.com)獲悉,列入零志愿招生的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在滬共錄取195人,兩校均擴招。
北京大學計劃在滬招生27名,實際錄取28名,錄取分數(shù)線為文科526分、理科538分。另外錄取自主選拔等特殊類型考生69名。共錄取考生97名。清華大學計劃在滬招生25名,實際錄取30名,錄取分數(shù)線為文科529分、理科533分。另外錄取自主選拔等特殊類型考生68名。共錄取考生98名。
對比的去年情況可以看出,今年北大清華在滬招生分數(shù)線總體上揚,去年北大在滬錄取分數(shù)線為文科518分、理科522分,今年分別比去年上漲了文科8分、理科16分,去年清華大學在滬錄取分數(shù)線為文科516分、理科519分,今年分別比去年上漲了文科13分、理科14分。
擴招上海學生已經(jīng)成為了北大清華在上海招生的“習慣動作”,清華大學上海招生組長薛平教授表示,對于上海的學生而言,選擇更加多元,出國、去香港高校、或是選擇北大清華有更多的自由,相對于香港高校的高額獎學金,內地名校的吸引力最近幾年增長明顯,隨著中國大陸綜合國力的增強,海外交流項目和機會的增多,學生就讀內地高校的優(yōu)勢越來越大,很多人也明確未來的事業(yè)是在國內。在國內就讀大學,人生觀、社會價值觀乃至校友圈的形成,對今后事業(yè)發(fā)展至關重要。現(xiàn)在不少學生也傾向于先在國內讀一個重點大學,研究生階段再出國,接受中西方教育后再回國發(fā)展。事實證明,這是一條成功率相對較高的人生發(fā)展路。
每年爭取高分考生,招生組都會做不少工作,從事上海招生多年的薛平5年前為爭取一位上海的高分考生進行了多方努力,最后這位學生還是選擇了去香港的高校,“雖然有一些失落,還是尊重學生的決定。”薛平也表示,針對現(xiàn)在不少跟風出國的考生,他們也會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讓學生考慮清楚后再理性選擇,經(jīng)過這樣有效的前期溝通,的確有一些學生決定不出國,選擇進入清華大學。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jīng)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y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