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風景如畫的峨眉山,為何遭遇“堵截”厄運?

為何堵路?村民們對澎湃新聞(www.kxwhcb.com)稱,是景區管委會的一些措施搶了他們飯碗,欲以此逼其分一杯“羹”。
峨眉山暫停接客
三天來,通往峨眉山景區“天下名山”大門右側的電子顯示屏上,紅色字體滾動播報的公告稱,報國、黃灣、龍洞、金頂片區恢復接待游客,所有游客享受門票半價優惠;由于萬年、清音閣片區游山道兩側仍有部分安全隱患未清除,所以暫時不接待游客。
6月28日,峨眉山風景區管委會通過其官方微博發布通告稱,因進入汛期,景區存在山體滑坡、塌方等地質災害,景區從6月28日13時起暫停對外開放。
不過,這一通告很快遭來網友質疑。有人在微博中稱,峨眉山景區關閉與汛期無關,而是因為當地村民堵路維權。微博同時附有村民聚集一塊,拉橫幅的照片。
果真是因地質災害而關閉景區?6月29日下午,澎湃新聞記者進入景區,發現公告中所稱的塌方點位于景區公路主干道八公里處,已經清理消除了隱患,過往車輛可自由通行。塌方處有提示:“小心落石、請速通行”,有兩名工作人員值守現場。
在清音閣、萬年寺進入山道的路口看到的,則是另一幅場景:四五百民村民聚集一塊,拉著橫幅將路口堵住,禁止游客和景區工作人員進山。
為了避雨,兩河口處參與堵路的村民還用竹子搭起了篷布,準備“安營扎寨”。擔心堵路村民可能帶來安全隱患,沿途可見警察值守。
村民們情緒很激動,從橫幅上可以看出,涉及“景區分紅”、“林權證發放”、“地震救災款去向”、“飯碗被搶”等內容。
“分羹”積怨已久,曾有人持炸藥欲炸死管委會主任
“管委會發布的公告明顯在撒謊。”黃灣鄉龍門村村民許麗萍稱,塌方早在公告發布前就已發生,并且很快就搶修好了,并不影響通行。
許麗萍說,與眾多景區村民們參與堵路,源于多年的積怨爆發。
資料顯示,峨眉山風景區內的黃灣鄉下轄16個行政村,共1.7萬人。其中,金頂、萬年寺、兩河口等核心景區有8000村民。
同為龍門村村民的楊云恒見證了峨眉山風景區的成立歷史。楊稱,以前,整個峨眉山景區內的村民們與景區外的其他村民一樣,靠種地為生。
1980年,當地政府為保護生態環境發展旅游,成立了峨眉山風景區管理委員會,景區內的黃灣鄉政府屬管委會管轄。
從這一年起,景區開始修筑公路、修建停車場等基礎設施。1988年起,景區開始實行售票,票價2元/人,同時要求景區內村民實行退耕還林,并且一戶一證頒發了林權證。
為保障失地村民生活,他們被要求參與景區售票、打掃環境衛生等工作。同時,景區承諾將門票總收入的5%作為福利分紅給村民。
楊云恒記得,1990年以前,景區工作人員90%以上都是景區村民。大家開始過著靠山吃山的生活,圍繞著旅游產業當起了導游、講解員、趕猴子等工作。
“但好景沒持續多久。”楊云恒說,1年后,這些崗位逐漸被其他人取代。如今,景區有3000多員工,景區內村民卻不到1%,做的也僅僅是掃地或守廁所之類的工作。
更多的村民只好擺攤、抬滑竿、照相謀生。“這讓我們心里很不平衡!”說這話時,楊云恒臉上的肌肉都在抖。他說,5%的福利分紅只發了5年就被取消了;再后來,峨眉山市搞“景鄉一體化”,有領導承諾將門票收入的3%給村民,但村民們至今沒享受過一次該福利。
楊云恒和眾多村民一樣,祖祖輩輩都生活在景區里,先是失去了土地,如今又沒了工作,靠山吃山的愿望頓成泡影,眼看鬢發漸白,擔心老無所依。
惹惱村民的不僅于此。姚騰楷稱,管委會成立后,村民們修房建屋審批手續復雜,有些人申請手續交了好多年都未批下來。
更讓村民生氣的是,5年前,景區管委會欲在景區內清音閣一帶打造清音湖,需搬遷5戶村民。按要求,5戶村民如期搬遷,如今,有4戶村民先后取得了重新建房手續,而另一村民楊秀彬家建房手續卻遲遲未審批,并且有人已在楊家原地基上建起了三棟別墅。
“這明顯是欺負人!”楊秀彬的遭遇博得眾多村民同情。這一說法,澎湃新聞從多位村民處得到證實。
有村民稱,這些年來,他們就上述問題多次找到過管委會要說法,可一直沒有結果。這讓他們對管委會產生了不信任。
黃灣鄉萬年村村民帥有芳介紹,2008年汶川地震,峨眉山景區同樣有村民房屋受到影響,當時有工作人員前來給受到影響的房屋拍了照,但事后村民并沒有收到救災款。有村民就此問過管委會,但得到的答復是沒有救災款。
但他們了解到,數十公里外的一個縣房屋受災情況跟景區內的差不多,那里都有救災款。“我們村里到底有沒有這筆救災款?!”帥有芳跟其他村民一樣,至今都在疑惑。
一份法院判決書顯示,有村民跟管委會的矛盾由來已久。
2001年10月5日,村民盧天焰為了獲得《景區經營許可證》,攜帶炸藥及一把銅制單刀匕首乘車至峨眉山管委會宿舍。當日8時,盧叫住時任峨眉山管委會主任的馬元祝,要求馬準其在景區擺攤經營。
遭拒絕后,盧引爆炸藥筒,將馬左面部、左腿、左手等處炸傷。經法醫鑒定,馬的傷勢屬重傷。
2002年,盧天焰因故意殺人(未遂)罪被判處了死刑。
資料顯示:馬元祝,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樂山市政府顧問,2008年12月至今任四川省峨眉山樂山大佛旅游集團總公司董事長、峨眉山旅游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引進講解公司成堵路導火索
“這些不公平待遇我們一直憋在了心里。”帥有芳告訴澎湃新聞,從6月24日開始,有做講解員的村民發現,景區里突然來了一些陌生講解員,他們統一著裝,帶著旅游團隊,同樣說著普通話。這些講解員來自哪里?沒有人告訴村民。
較之這些新的講解員,村民講解員有著先天的劣勢:他們當中的很多人沒有考取過資格證,因此,景區的講解員從村民中招錄的很少。
而迫于生活壓力,村民們急切需要這樣的工作。但由于不是所謂的“正規軍”,他們大多只能接待一些散客,收入微薄。此前,他們還多次與景區基層管理人員發生過類似“小販與城管”的沖突。
村民們認為,這些統一著裝的外來講解員加入景區,勢必意味著搶走了他們這些無證講解員的飯碗,生計受到極大威脅。受到影響的不僅僅是村里這些無證講解員,有村民在景區開農家樂、賓館,有的人抬滑竿、照相,如果游客都被景區的講解員帶去坐纜車,到定點賓館,同樣會影響到其他村民營生。
這,成了堵路的導火索,積壓在景區村民中的多年積怨幾乎在一夜間爆發。
從6月25日開始,不斷的有村民前往景區萬年寺、清音閣、伏虎寺、石船子四個地方堵路。堵路,似乎成了村民們表達訴求的有效方式。
他們拉著橫幅聚集在那里,不許游客和景區工作人員通行。橫幅上的內容有涉及“景區分紅”、“林權證發放”、“地震救災款去向”、“飯碗被搶”等內容,超出了講解員的范圍。
澎湃新聞現場調查發現,峨眉山景區管委會公告中所稱“暫不接待游客”的萬年、清音閣片區有山道兩側仍有部分安全隱患未清除,實則是通往這兩處景點的入口被集聚的村民堵住。
幾個被堵的路口,均可見警察維持秩序,雙方未發生肢體沖突。與此同時,有村民代表開始跟政府和景區管委會談判。
27日首次談判,不歡而散
能說會道的帥有芳被村民們推舉為談判代表。她稱,自己也是政府和管委會工作人員眼里的“刺頭”。
6月 26日晚,帥與兩個村民在自己家里商議跟政府談判的內容。晚上9點左右,房門被敲開,萬年村村主任龐某和組長董某帶領6名陌生男子來到屋子里,稱要跟帥談一會工作。
帥見狀起身,要求出示工作證或者拍照,被對方拒絕。同在屋子里的另一村民見狀,趕緊出門打電話報信稱“帥可能被抓走”。不到10分鐘,村子里幾百村民趕到帥家“營救”。
包括村主任龐某在內的8名男子見狀,趕緊找了個理由走了。后來得知,當晚該村有像帥有芳這樣的7個“刺頭”家中都來了陌生人,要求跟他們談一下。
“這哪里是談工作,分明是盤查。”帥稱,她和其他“刺頭”一樣,明顯感覺人身受到威脅。
27日,她按照村民們意見,擬定了10條訴求,涉及“要求發放林權證”、“取消景區學生上學的往返車費”、“還村民救災款、林地補償款”、“優先錄用景區村民工作”、“管委會政策要透明,嚴謹打擊報復”等內容。
10條訴求成了帥有芳談判的“砝碼”。有村民提供給澎湃新聞的手機視頻顯示,6月28日上午9點,峨眉山景區管委會主任等負責人,在萬年寺停車場召開了有數百村民參與的現場會。會上,雙方針對上述10條訴求展開談判。
帥有芳回憶,現場會上村民情緒激動,管委會人員避重就輕回答問題。最后,會議不得不草草收場、不歡而散。
帥同時透露,就在6月28日景區管委會公告下午4點左右,有人準備在景區一叫雷巖寺的公路上實施爆破,造成人為塌方。有村民發現情況,前往進行了阻止。
帥分析,因前幾天塌方路段已修復,此舉造成人為塌方一是讓與公告吻合,二是阻止村民進出,封鎖堵路消息。不過,這一說法,目前只是單方說法,尚未得到證實。
峨眉山市委書記鞠躬道歉
首次與村民談判失敗,當地政府部門和景區管委會一直在試著再次溝通。
6月29日下午6點左右,峨眉山市委書記羅佳明親臨萬年寺停車場與村民交談。聽取以帥有芳為代表的村民訴求后,羅承認政府部門在工作中確實有失誤。
當著村民面,羅佳明鞠躬給大家道了歉。
對村民們提出的10條訴求,羅佳明逐一進行了現場回復。他要求相關部門,隨后將林權證發放到村民手里,并且將以前的每年每畝9元的國家林地補償款調整到每畝14.9元;取消景區學生上學的往返車費;在同等條件下,景區工作崗位優先聘用村民;嚴禁打擊報復,秋后算賬;至于村民談到的地震救災款去向問題,他稱,等調查后,確實應該領取的,立即領取。
對于訴求中提到的按門票收入的20%分紅給村民,羅稱需要調研后再回復。但村民們似乎對此并不買賬。晚上8點左右,雙方離開現場。
本以為參與堵路的居民就此收場,可進展并非如此。29日晚上8點半,澎湃新聞在進入清音閣景區入口處看到,擔心離開現場后,臨時搭建的篷布被政府工作人員收走,村民們小心翼翼將篷布和橫幅折疊起來,準備第二天繼續堵路。此前一天,有村民用來堵路的障礙物就被人趁夜間運走。
6月30日一早,有村民給澎湃新聞電話,稱原計劃早晨6點到清音閣景區入口處堵路的村民,被警察搶先了一步。凌晨4點,有大批警察持防暴盾牌駐守在了入口處,阻止村民繼續在該路段聚集堵路,同時還安排了便衣警察巡邏。
村民們只好就此作罷。不過,等天亮后,村民們開始轉戰幾公里外的萬年寺入口處。上午10點左右,該路段聚集村民越來越多,足有千人之多。直到下午6點左右,聚集隊伍才離去。“明天還要來堵路!”有村民稱,政府啥時候解決好問題,啥時候才不堵路。
有村民說,參與堵路的7天來,大家都是自發的,騎摩托車或自駕車前來。每天上午7點開始堵路,晚上7點左右離開,第二天又來。
“我們沒什么過分要求,只想政府答應我們的訴求。”一村民稱,29日晚,緊急召開的景區村、組長和管委會管理人員會議上,有峨眉山市領導提出給景區16個行政村每個村補助50萬元,當晚,當這一消息被參會的村、組長轉告給村民們時,被村民拒絕。他們要求,管委會應按訴求中要求的20%比例,分紅這10多年來的景區收入。
景區游客量減少60%
此次村民堵路,讓峨眉山景區游客銳減。6月30日上午,澎湃新聞前往山腳下的報國寺車站購買車票去清音閣或萬年寺車票,工作人員告知,因堵路,幾天前就沒賣這幾個景點的票了。
當地一村民稱,擔心景區途中有警察盤查,平時載客上山的摩托車也不愿進景區,一些黑車趁機漲價,平時30元每人收取50元。
“早知道就不來了,折騰了大半天也沒車。”幾名外地前來的旅客抱怨。他們稱,原準備從山下爬上金頂的,看來計劃落空了,只有先上山頂再下山。
位于山腳下的賓館、餐館同樣受到損失。一賓館老板稱,這段時間是旅游旺季,平時應該滿員,可這幾天80%的床位都空著。一些從成都方向前來的大客車,本來終點站在景區山腳下的報國寺,由于沒多少人進景區,司機選擇將車停在了峨眉市區,即使有游客,也轉給了設立在汽車站入口處的散客接待中心。
峨眉山景區管委會副主任馮慶川接受澎湃新聞采訪時承認,是景區剛剛成立的講解服務公司成了村民堵路的導火索。
馮稱,早在15年前,景區就有講解員隊伍,但全是景區村民或其子女,由于文化素質稱次不齊、講解費自己收取等原因,管理起來讓人頭痛。
此外,景區內還有一些“皮條”(沒有任何手續的村民講解員),存在拉客、吃回扣等現象,嚴重影響了景區旅游市場。為規范市場,6月23日,景區成立專門的峨眉山旅游講解服務有限公司,通過嚴格考核的126名講解員統一著裝上崗。估計此舉觸及到了“皮條”的利益,從而導致堵路。
有景區工作人員估算,光峨眉山景區有“皮條”300人,僅萬年寺片區就有50人之多。
原計劃,景區實行這種統一著裝、統一收費、統一管理的專業講解公司可以樹立景區國際化標準形象,沒想到如捅了馬蜂窩,村民多年的積怨一同爆發,參與堵路的村民越來越多,并呈現蔓延勢頭。
當地多名官員告訴澎湃新聞,四川省委書記先后兩次批示要求:有關部門認真做好群眾工作,確保恢復景區旅游通道暢通。
為解決這一尷尬現狀,目前景區已決定暫緩規范講解員隊伍。馮慶川承認,景區管委會在管理過程中存在失誤地方;為緩解矛盾,峨眉山市委、市政府相關領導已先后跟村民們展開了對話溝通,同時連夜派出了工作組進入村民代表家中做工作;目前,針對村民提出的相關訴求方案正在研究中,盡快予以回復。
馮慶川稱,景區崗位有限,最近幾年來,管委會試著引導村民到景區外就業,可他們不愿意離開景區。
“靠山吃山,這么好的山水,誰愿意離開?!”他感嘆,村民人口不斷呈上升趨勢,就業蛋糕越來越小。如果處理不好,管委會與村民之間的矛盾會越來越尖銳。
6月30日下午2時,來自峨眉山管委會的消息稱,從25日村民堵路以來,每天游客呈下降趨勢,30日更是下降了60%,按以往,這段時間日平均游客量在1.5萬人左右,周末更是突破2萬人。
峨眉山景區村民堵路在繼續,政府部門是否答應他們全部的訴求解決眼前的這一矛盾?如何平衡景區居民和管委會的關系,合理的解決他們的就業和生存方式?這都是目前亟待解決的問題。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