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陳德銘新書整理商務部長專業心得:談判繞開對手,建普適規則

重構路徑多元并行
陳德銘于2007年12月至2013年3月擔任商務部長,親歷了中國對外開放戰略和商務政策的制定,以及一系列國際重大經貿談判。《重構》匯集了他對2008年經濟危機以來國際經貿規則演變趨勢及中國應對之策的思考。
經濟危機帶來新一輪國際貿易格局和規則的“洗牌”。陳德銘形容,后危機時期,國際經濟規則正面臨著20世紀90年代烏拉圭回合談判結束以來最深刻、最全面的一輪調整,完善與重構, “其涉及面之廣、涵蓋領域之新、調整力度之大都是前所未有的”。
書中提出了發達國家從奉行自由貿易理論到更多強調“公平貿易”等新變化,指出當下規則重構的三個基本特征:一是推動市場開放和投資貿易自由化仍然是新一輪規則重構的基本方向;二是各種利益群體的博弈引入電子商務、環境氣候、競爭中立、勞工、反腐敗等新議題,令重構范圍大大超出以往,發達國家強調公平競爭,仍然占據議題設置主導權;三是全球治理平臺之外,各類區域合作涌現,令規則重構路徑呈現多元化并行發展趨勢。
相對于多邊談判陷入困境,區域合作出現新浪潮。《重構》提出,其實質都是繞開存在明顯分歧的談判對手,集合部分貿易伙伴,先行達成一致,爭搶規則制定的先機,最終目標仍然是回歸多邊,建立普適性的規則體系。
陳德銘認為,未來的規則重構有利于中國拓展國際市場,現有規則對華不利之處,更要通過參與談判推進其不斷完善。通過積極參與規則重構,可為中國全面深化改革提供參照體系和目標方向,以開放促改革是營造新的制度紅利的有效途徑。
他強調,中國再不是規則的被動接受者,也不會去充當顛覆既有國際經貿規則體系的革命者,應以建設性參與者的角色更積極主動參與規則重構。
加強戰略謀劃 提高博弈能力
“我一直憧憬著自己卸下行政職務后能夠有時間研究經濟全球化的演進趨勢,探索全球治理和危機防控的規則構建。”陳德銘在《經濟危機與規則重構》序言中寫道。
歷時10個月的時間里,陳德銘與十多位青年專家一起編提綱、擬章節,聽取國內外專家意見,幾易其稿修改。有評論認為,這本他的署名著作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作為中國談判一線隊伍的思考。
陳德銘認為,中國的和平發展打破了世界經濟的舊平衡,又實現著更大總量上的新平衡。中國應從自身的進一步開放出發,尋找與各國的利益交匯點。
在他看來,應加強對參與規則重構的頂層設計,立足中長期發展戰略,準確判斷自己的核心利益訴求和具體目標,提出能獲得有力呼應的有效動議和主張。
而國際經貿規則的基礎是有說服力的價值觀念和國際法相應法理基礎。陳德銘認為,中國要贏得更大話語權,就要提高參與規則塑造的軟實力,善于挖掘宣傳中國傳統文化的世界價值,總結闡述中國對發展模式、道路、理念的認知,要具有相當大的普適意義和較強的國際認同感,善于表達自己的主張從而贏得更廣泛的道義支持。
除了外部博弈和內部問題的錯綜復雜,陳德銘認為,中國參與國際規則的制定仍處于起步階段,提高能力仍是迫切任務。
現今中國對外談判隊伍集中于少數專業部門,人才相對較少。他建議,中國既要繼續向國際經貿組織輸送林毅夫、朱民這樣的人才,還需增加中國在國際組織中層以下職員的比例,鼓勵更多符合條件的人士增加國際組織從業經驗,儲備更多國際化人才。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