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明天集團授權港媒發聲明,否認資本大鱷肖建華出逃香港

明天集團董事長肖建華(43歲)授權香港媒體大公財經發表聲明稱,“博訊6月18日發布肖先生出逃消息是一起徹頭徹尾的假新聞”。
6月26日晚間,資本大鱷、明天集團董事長肖建華(43歲)授權香港媒體大公財經發表聲明稱,“博訊6月18日發布肖先生出逃消息是一起徹頭徹尾的假新聞”,明天集團已經委托律師向博訊網和轉發公司進行法律交涉。
大公網當天直接把明天集團的授權書和發言人聲明照片發布在網上。授權書內容為“茲授權大公網發布'明天集團發言人聲明'。原文見附件。特此授權”。該授權書右下有肖建華的手寫簽名,落款日期為2014年6月26日。
聲明稱,肖建華自2000年以來已經在國外居住近十年,偶爾在北京工作3到4年。肖建華患咽炎多年,對北京氣候過敏,回京公務時間都較短。“肖建華也在香港居住多年,是合規合法的企業家,也是明天集團戰略委員會主席,很少介入企業直接運營,不存在違法違紀的客觀條件,也從沒有中央領導批示要抓他?!?/p>
聲明稱,國內許多媒體都炒作博訊文中提到的曾先生(曾偉)介入魯能重組,但明天集團發言人聲明,文中所稱曾先生從沒有介入過魯能重組,私募基金重組魯能時,魯能還是職工持股控股的股份制企業,魯能已不是國有企業,因此重組根本不可能導致國有資產流失,也沒有國家部門叫停。
聲明稱,博訊文中稱肖先生和梁先生(梁軍)、車先生(車峰)一起,但肖建華根本就不認識梁先生,與車先生也久未見面。
至截稿時,澎湃記者在博訊新聞網沒能查到題目為“獨家獲悉明天集團肖建華出逃香港”的報道,但能查得到6月18日博訊發表的題為“掌控萬億最神秘富豪肖建華逃香港,誰通風報信?”的文章。
明天集團通過大公網刊出聲明后,博訊網今日發表了題為“‘‘明天系‘辟謠’:承認曾參與‘魯能重組’但并未外逃”的文章。
6月26日晚間的聲明,是明天集團本月第二次發布引人注目的澄清聲明。6月初,紐約時報集中報道了肖建華的發家歷史等報道。隨后的6月4日,明天集團發言人余蘭針對發家一文,發表長達2000字的聲明。聲明開頭提到,“6月3日,紐約時報發表了題為《A Tiananmen-Era Student Rejected Activism for Capital》的文章,其中關于明天集團及肖建華先生的有關報道有嚴重失實之處?!?/p>
山東人肖建華出身貧困農村,父親是中學教師,家中共有六個孩子。上世紀80年代末,肖建華曾任北大學生會主席,其后做HP、IBM等電腦代理等起家,挖到了第一桶金,據稱賺了超過十幾億元。上世紀90年代末,他轉投股市,大舉收購,其最為外界所知的交易就是:被指有意暗地收購平安集團。2012年底,新世紀周刊曾詳盡報道過此事。

2014年6月18日海外博訊網站號稱“獨家獲悉明天集團肖先生出逃香港”,此新聞已在國外幾個網站、國內部分微信群體傳播,對此情況,明天集團發言人作如下聲明:
一、
1、博訊6月18日發布肖先生出逃消息是一起徹頭徹尾的假新聞,明天集團已委托律師就此假新聞向始發網站和轉發公司進行法律交涉,以捍衛明天集團和肖先生的信譽。
2、自2000年來,肖先生已在國外居住近十年,只是中間偶爾在北京工作3-4年。因肖先生患咽炎多年,對北京氣候過敏,每次回北京公務都是時間較短。肖先生已在香港居住多年;肖先生是北大法律系畢業,是合規合法的企業家,是明天集團戰略委員會主席,很少介入企業直接運營,不存在肖先生違法違紀的客觀條件,也從沒有中央領導批示要抓肖先生,制造這起假新聞的記者連起碼的法律程序都不懂,因為領導人很少批示直接找個人,一定是有關部門詳細調查后,個人有直接的犯罪證據,才會導致抓人進入司法程序。造假記者的水平憑想象以為國家的運作程序像他造假那樣隨意,這是某些媒體記者不嚴肅不認真的表現。
3、博訊文中還號稱肖先生和梁先生、車先生在一起,記者不了解,肖先生根本就不認識文中所稱的梁先生,和車先生已有好久沒見面。
4、國內外很多媒體炒作曾先生介入魯能重組,還號稱多少多少國有資產流失。發言人鄭重聲明,文中所稱曾先生從沒有介入過魯能重組,私募基金當時重組魯能時,魯能還是職工持股控股的股份制企業,已不是國有企業,因此當時私募基金重組魯能根本不可能有國有資產流失,也沒有國家有關部門叫停;私募基金因為很大的現金沉淀等待上市也很遙遠,才賠本退出,當時兩年投資的收益還不如存銀行劃算。
二、發言人關于明天集團說了如下觀點:
1、明天集團是由一批北大、清華以及各著名高校的優秀畢業生憑知識能力白手起家的,從做電腦代理開始后轉入股市投資,走沃倫巴菲特道路,因為對大趨勢大方向把握準確,從而獲得豐厚收益。明天集團投資一些優質資產時,比如金融股,當時正是該類資產低估時期,不需要任何關系,完全市場化投資,就像當今的PE投資。合規合法是明天集團確立的信條,明天集團自身經歷了近二十年,經過國家許多部門的多次檢查,結果都是合規合法的;有一些和別人合作的企業,由于合作伙伴不理想,明天集團看到風險也迅速退出。
2、明天集團不像外界媒體描述的那么大,同一時期大集團的歷史、規模應當相距不太大,很多媒體把明天集團投資參股企業的資產也并入明天集團的資產,這種計算方法是不科學的。舉幾個例子:你不能因為民生銀行的股東入股民生銀行就說民生銀行的股東每家資產都過五萬億,因為民生銀行資產過五萬億;你不能因為持有花旗銀行一些股票,就號稱股東資產過萬億美元,媒體吸引眼球的計算方法和事實是有很大差距!
3、明天集團因為創始人多為北大、清華畢業生,這兩個學校企業家共同特點都比較真實、不愛做秀、不會表演,因為長期的嚴格教育使他們每說一句假話都感到違背底線,相信但丁講的“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吧”,這就使明天集團對外形象包裝、公關都還很初級,這就給了許多人神秘化、妖魔化明天集團的機會。明天集團做了許多捐款,救活了許多破產企業,給許多大學畢業生和許多人創造了就業機會,給各級政府交了很多利稅;明天集團很少宣傳自己的公益事業,很少宣傳集團對社會的貢獻,這是需要向其他大企業學習的,同時明天集團將逐步走出低調,讓人們看到一個由年輕大學生積極向上、為國家為未來奮斗的上進群體。發言人稱,現在集團對許多歪曲報道發表聲明就是公開化、陽光化的初始措施。
發言人建議媒體肩負社會責任,應以科學、務實為前提,不應為吸引眼球隨意想象發揮,對自己和別人都有許多不利影響,路正才能長久,嚴肅才能成功。
明天集團發言人
2014年6月26日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