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4名官員先后落馬 ,國家能源局電力司被指是非之地

不到三個月的時間內,國家能源局已有五名官員先后落馬,其中4人有一個共同的從業背景:曾在電力司任職。
6月24日,財新網報道稱,國家能源局電力司副司長梁波于上周被相關部門帶走調查。此前,檢察機關以涉嫌受賄犯罪,依法對國家能源局副局長許永盛、核電司司長郝衛平、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司長王駿,以及煤炭司副司長魏鵬遠立案偵查并采取強制措施。
國家能源局內部人士向澎湃記者表示,電力司是國家能源局中最有權勢的部門,也是最有誘惑力的部門,所以是此輪反腐中最為驚心動魄的部門。
許永盛、王駿、郝衛平、魏鵬遠及梁波都出身原國家計委基礎產業司,并歷經國家發改委基礎產業司和分立后的國家能源局。除魏鵬遠分管煤炭外,其余四人均長期主管電力工作。許永盛曾任能源局電力司司長,王駿、郝衛平和梁波則先后擔任過電力處副處長、處長和電力司副司長之職,三人基本梯次接班。梁波資歷最淺,2000年王駿、郝衛平分別擔任電力處正副處長時,梁為電力處科員。國家能源局成立后,梁波任火電處處長,2012年,梁波升任電力司副司長。
根據2013年新能源局的“三定”方案,能源局電力司的職能是“擬訂火電和電網有關發展規劃、計劃和政策并組織實施,承擔電力體制改革有關工作,銜接電力供需平衡”,其手握電網規劃、輸電工程、變電站建設、自備電廠建設、“上大壓小”工程以及小火電機組關停等項目審批的大權。
財新網稱,發改委和能源局擁有過多、過重的項目審批權,一直為各界詬病。地方官員和企業為獲得項目批文到發改委和能源局所在的三里河“跑部”,早已成為權力尋租的“典型場景”。
手握審批權,要躲避賄賂,本身就是一件非常難的事情。曾經有能源局官員向澎湃記者表示,其外出時,賓館房間門一開,立馬會有裝著人民幣的厚厚信封扔進來。
從另一個角度看,能源局的一些弱勢部門,現在反倒獲得了一種保護。有接近國家能源局的人士透露,比如油氣司的人,現在就睡得很安穩,因為部門成立時間晚,權力也小,遠離漩渦,故與此番反腐關系不大。
據知情人士稱,此番國家能源局反腐,北京三吉利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余建平是一突破口。
因涉嫌向能源系統官員輸送利益,余建平被相關部門帶走協助調查。內部簡歷顯示,余建平1956年出生,曾任水電部科技情報研究所電力情報室工程師、計劃司電力計劃處工程師,在國家能源投資公司擔任計劃部副處長、工程師。1994年,國家能源投資公司并入國家開發銀行,余建平調入新組建的國家開發投資公司,2003年9月擔任國投電力公司副總經理。
房地產是余建平所屬公司的另一個板塊。與余建平有接觸的人士介紹,余本人熱衷于房地產建設。起初,房地產為滿足公司職工住房需求。隨著房產規模擴大,余建平開始用房產資源作為工具擴大影響。他手中有可以分配的房源,以超低價銷售等方式向能源系統官員輸送利益。國家能源局近期發生的貪腐案,或與余建平被帶走協助調查有關聯。
隨著國家能源局的人事大洗牌,國家能源局舊班底已被稀釋,來自國家電監會的官員大量上馬。5月31日,有消息顯示,國家能源局市場監管司司長劉寶華將出任核電司司長。5月28日,澎湃記者從知情人士處了解到,國家能源電力司司長蔣曉華將接任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司司長,電力安全監管司司長韓水接任電力司司長一職,韓水的接任者則是原能源局華中能源監管局局長黃學農。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