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綠葉制藥擬赴港IPO籌資47.5億,新天域、中信套現

綠葉制藥集團正尋求通過香港首次公開募股(IPO),募資不超過59.2億港元(約合47.5億元人民幣)。
包括華爾街日報、路透社在內的多家媒體拿到了IPO文件。根據文件,綠葉制藥已于6月23日開始接受機構投資者認購,其此番擬按每股5.38-5.92港元,發售9.9964億股股份(未計超額配售權增發的股份),集資53.8-59.2億港元(定價相當于2014年預期每股收益的24.2-26.6倍),主要用于研發和并購。
9.9964億股擬發售股份中,33.2%為老股。售股股東各個身份顯赫,具體包括:私募股權基金新天域資本旗下Beyond Border、鼎暉投資旗下CDH Flower、中信產業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旗下CPE Greenery,以及主權財富基金新加坡政府投資有限公司(GIC)旗下Tropical Excellence等。
綠葉制藥同時鎖定六名基礎投資者,合共認購其2.8億美元IPO股份,占到發售規模上限的37%,這一比例也頗為引人注目。其中,香港資產管理公司惠理集團有限公司認購1億美元的股票,其他五名基礎投資者分別是以色列基金OrbiMed、Prime Capital、Trivest Investment、麥格理基金以及五礦資本,單個認購金額均在2500萬美元以上。基礎投資者承諾購股并在綠葉制藥上市后持股至少六個月時間,以幫助建立市場信心。
是什么,讓諸多巨鱷云集綠葉制藥?
技術實力可能是原因之一。綠葉制藥提供有關腫瘤、心血管、整形外科、腸胃和中樞神經系統的超過50種藥品。2013年度,該公司的總收入為25.15億元人民幣,凈利3.28億元人民幣,分別按年增長18%及86%。腫瘤、心血管系統以及消化與化謝三類主要產品占收入比重分別為44%、29%及23%。
收購,是綠葉制藥的主要擴張手段。據載于聯交所的上市文件,綠葉制藥前身為于1994年由煙臺生物科技及勝利石油管理局煙臺療養院成立的煙臺綠葉,主要產品原本為注射用七葉皂苷納(用于腦水腫、創傷或手術所致腫脹,也用于靜脈回流障礙性疾病)。2004年,該公司以“AsiaPharm”為名在新加坡交易所主板上市,其后,先后收購抗癌注射劑希美納、經營腫瘤科產品南京思科藥業、心血管系統產品生產商北大維信,以及糖尿病產品生產商四川綠葉寶光。
疾進之際,2012年,綠葉制藥私有化并在新加坡退市,主要操盤者是該公司董事長劉殿波、鼎暉投資、中信產業基金和新天域資本等創始股東牽頭的財團。劉殿波,1965年生,山東招遠人。
綠葉制藥并不是首家從新加坡退市后在香港重新上市的中資企業。中資制藥商四環醫藥控股集團有限公司(00460.HK,四環醫藥)從新加坡退市,后來又在2010年11月通過香港IPO募資8.52億美元。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