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陳光標稱在美國發紅包是“代人走臺”,疑背后還有人

“這是商業機密,我不能說。”
6月17日,素以夸張的“撒錢式行善”著稱的江蘇黃埔再生資源利用有限公司董事長陳光標再出驚人一招,他在《紐約時報》刊登整版廣告,宣稱將于近日向1000名美國窮人及流浪漢提供免費午餐,并每人派發300美元。當澎湃記者問及刊登這則廣告需要支付多少費用時,陳光標如是說。
這其實是一則隱喻。自2008年汶川地震“一戰成名”、躍入公眾視野之后,“神秘”是籠罩在陳光標這位中國最富爭議的慈善富豪身上的最大特質。無數人士和媒體一直都在追問和調查:他如此高調慈善的背后動機是什么?他的“第一桶金”又來自于何處?他游走在政商兩界的術與道何在?
但幾乎無人知道真正的謎底。4年前的2010年,正逢“標哥”聲譽和影響如日中天之際,澎湃記者曾貼身輾轉南京、上海兩地,跟蹤采訪陳光標多日,并且一度巧遇陳光標的早年創業合作伙伴和最為親近的身邊人。但即便如此,也沒有人能清晰地勾勒出這位富豪的發跡史。
在中國眾多的富豪中,陳光標算是把這種神秘氣質和分裂特征推向極致的人:一方面,在企業經營及個人財富家底上,他極其神秘,不愿意透露零星半字;另一方面,他又極其出挑,用最出位、最吸引人眼球的方式博取世人的關注。高調與低調,內斂與張揚,這種看似怪異的組合卻完美地聚集在他一個人身上。
而他的身后,則站立著一群同樣身懷責任卻焦灼不安的富豪們。
“既然奧巴馬不能幫助他們,我來”
中英文混搭,“中國大好人”的大字號標語,手捧毛選的雷鋒頭像,胸前掛滿著勛章的、永遠微笑著的陳光標……這則刊發于6月17日《紐約時報》上的大篇幅廣告,延續了陳光標式慈善的一貫風格:大膽、出位,聰明、算計,炫富、自夸,緊跟時事,卻政治正確。
這則廣告的主題,其實歸結起來只有一句話:6月25日,“中國好人”、“新時代雷鋒”標哥將在美國紐約的中央公園的一家豪華酒店邀請1000位美國“窮人和流浪漢”共享午餐,結束后,每人還將領到300美元的援助金。
但通版的廣告卻充斥著與慈善無關的其他主題。比如,這則廣告共分為5大板塊內容,依次是:A,中國新時期雷鋒,陳光標的美國慈善行動在繼續;B,融洽中美關系,慈善先行,重塑中國富豪形象;C,慶祝2014年中國南京綠色青奧會圓滿成功;D,中國經濟:不是世界第一,也不會崩潰,而是在轉型升級;E,陳光標榮譽簡介。總之,通篇都是在正面宣傳陳光標以及他背后的中國富豪群體乃至中國經濟本身。
這種看似怪異的組合,恐怕也只有陳光標才能想得出來。他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坦承,整組廣告從創意到設計,都是他本人想出來的。澎湃記者問他:你認為,美國的“窮人和流浪漢”會讀《紐約時報》嗎?另外,《紐約時報》的讀者當然主要是美國人或者英文讀者,為何你在廣告中穿插了那么多極富中國特色的漢語詞匯?
他回答說,這則廣告之所以設計了“中英文雙語版”,“就是希望不僅要給美國人看,也要給華人看到,在美國的窮人如果不看《紐約時報》,他們的親戚朋友也會看到,相互傳播,讓他們的窮人朋友知道這個消息。”
他沒有正面回答澎湃記者關于為何向美國“窮人”獻愛心,而不是援助歐洲或者非洲的“窮人”的提問。但他分享了他眼中的美國“窮人”的形象以及與他眼中的中國“窮人”的不同:“美國的窮人是真正的懶,他們不干活,享受這種樂趣,他們拿到美國政府給他們的救濟金就拿去買酒喝;而中國的窮人不管是忙死累死還是窮,這就是兩國之間窮人最大的區別。”所以,富豪陳光標決定拿出30萬美金幫助美國窮人。
“雖然我沒有和這些人(窮人)交流過,但我認為既然美國人救助不了他們,那么我來。奧巴馬不能幫助他們,我來幫助他們。”陳光標說。他說,他更深層的目的,則是在美國“向世界傳播大愛,呼喚更多的富人幫助窮人,這樣的話,可能(效果)要來的快一些。”
“我現在不僅是中國首善、亞洲首善,馬上要拿到世界首善了”
這已不是具有“普世博愛情懷”的陳光標第一次出手向世界亮相。但每次陳光標出現的場合和時機都頗有講究。比如,這次自愿充當中美民間外交使者的陳光標就選擇在了美國對華戰略猜疑加重的特殊時期。
而上一次他的類似動作,則是2013年8月15日(日本戰敗日)前夕,他在《紐約時報》上刊登廣告,呼吁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不要參拜靖國神社。時間若再向前推一年,也就是2012年8月,陳光標也曾在《紐約時報》刊發廣告,宣示釣魚島是中國領土。
且不管他的動機是什么,但他的大手筆舉動的背后指向卻異常清晰且統一。那就是,他試圖向中國的政府和民眾展示,他是作為一個具有社會責任感(不管別人是否認同這一點)的富豪企業家而存在的。他抓住了中國民眾關注的某一時刻的熱點,并充分捕捉普通民眾的社會情緒和心理,然后用出位的方式,博取民眾的關注哪怕是非議。
他非常善于利用媒體,以及去捕捉并建立與政府、官員的親密聯系。在南京市江寧開發區勝利路2號的陳光標的公司內,開辟了一個專門的榮譽陳列室,里面掛滿著陳光標獲得的各種獎狀、獎牌、勛章以及捐獻證書。而在他那間百余平米的豪華會客廳里,最醒目的位置處,則掛滿了多位黨與國家領導人與其握手的照片。
陳光標熱衷于名人的合影,最早可追溯到他創業初期。據陳講述,大約是在1997年、1998年間,當時香港有一個工業博覽會將召開。他得知,屆時華人首富李嘉誠將會出席。于是,他從南京匆匆定了一張前往香港的機票,終于在那個博覽會的現場上,悄悄地站在李嘉誠身旁。于是,他就有了與李嘉誠的一張合影。
而一位跟隨陳光標早年創業多年的孫姓員工對澎湃記者稱,陳光標給其印象最深的有兩點。其中一點就是,陳與各種明星有著大量的合影。那時尚在上世紀90年代,“當時凡叫得上名的明星,他都有合影”。這些厚厚的合影相冊也是早年陳光標出行的行李箱中隨身攜帶的必備物品。
而坊間盛傳,陳光標熱衷于各種慈善,目的也是試圖建立與某些地方政府更融洽的政商關系。對此猜測,陳光標嗤之以鼻。他曾多次表示:“你可以去查查看,我拿到的那些政府工程項目,都是二手的,就沒有一手的。因為一手的項目,人家根本不交給我,我只能從二道販子手里承包。”4年前,記者采訪其時,他多次脫口而出地感慨道:“賺錢比吃屎還難。”
略微讓外界錯愕的是,盡管陳光標的社會聲譽近年來不斷走高,然而,在其主要的公司運營地和家庭生活地——江蘇,近年來在官方推出的各種慈善評比中,陳光標多是遺憾地沒有出現在表彰的紅色名單中。
陳光標先后于2008年、2009年和2010年連續三年獲得“中國首善”、“中國最具號召力慈善家”等稱號。但在“2011中國慈善排行榜”中沒有陳光標的名字。這是自2008年以來,陳光標首次落榜。2012年,陳光標再次落選了第七屆中華慈善獎,而此前他曾連續6次獲得該獎項。2012年元旦,記者曾就此事采訪過陳光標,當時因為沒有評上獎的陳光標顯得憤憤不平,激動處他大倒苦水,稱有官員看他不順眼。
6月17日,記者舊事重提,再次詢問他落選各種慈善先進評選一事時,陳光標如此作答:“我曾在兩年前就宣布,在中國,我不參與任何慈善評選的活動。”
“我帶動更多人做慈善,我要把這個獎讓給別人,因為我現在不僅僅是中國首善、亞洲首善,馬上也要拿到世界首善了,我不會再在乎在江蘇拿這個稱號。”他說。
“只要出了家門,我認為東南西北有四個探頭正對著我”
6月17日,澎湃記者撥打陳光標早幾年留下的兩部手機號碼,一部顯示關機,一則則已停機。多位多次與陳光標打過交道的人向記者透露,幾乎每隔幾年,陳光標的貼身常用的電話號碼就會更換一次。不僅如此,他身邊的秘書等工作人員走馬燈式的流動也令人印象深刻。
4年前,記者在一個非常私人的非公開場合曾向其拋出過這個疑問:既然自稱身家超過50億、成功的企業家,為何每隔幾年,就會把其貼身常用的手機號碼更換一次?而且,令外界尤為不解的是,當他的眾多部屬的手機號碼均以666、888作為收尾的吉祥數字時,唯獨陳光標當時將自己手機的偏愛數字選作了多個0。記者問他是否有什么特殊的寓意,他笑著意味深長地說,是的,要從零開始,每天都要準備從零開始。
“只有我進入家門,才能放松。只要出了家門,我認為東南西北有四個探頭正對著我。”也是在同樣私密的場合,放松時的陳光標對記者說。
此時,外人才猛然發現,那個高調的“中國首善”,那個以耶穌自比的慈善家,那個希望百年之后中國人民和中國歷史能像記住雷鋒一樣記住他是個“大好人”的陳光標,不見了。
同樣,外界也同樣難以理解,那個看來生意經營得風生水起的企業家,他內心深處,那種對于自己命運的微微擔憂、對于未來似乎注定將要到來的某種危險和不安全感,來自于何處?
不過,在更為公開的場合,陳光標更在意的似乎不是他本人的形象,而是中國富人群體的公眾形象。在最近《紐約時報》的廣告中,陳光標就宣稱,他要“融洽中美關系,慈善先行,重塑中國富人形象。”
陳光標6月17日在接受記者采訪時稱,中國富人在美國的形象非常差,美國人認為中國富人都是土豪金,有點錢就去買奢侈品,全世界采購奢侈品,全世界去賭博,去吃喝嫖賭,美國人認為中國沒有慈善家,而他就是想通過這種方式告訴美國人,“中國慈善家是很多的”,他希望自己能通過這種方式改善一下中美關系,扭轉中國富人在美國人心目中不好的形象。“我覺得通過這個方式可以達到這個效果。”
陳光標還透露,6月25日他與1000位美國窮人的午餐聚會當天,他還準備了兩首英文歌,其中一首就是邁克爾·杰克遜的歌曲《we are the world》。歌詞里寫到:
當我們聽到了懇切的呼喚
全世界應該團結一致
有些地方的人們正逐漸死亡
是該伸出援手的時候了
對生命而言,這是最好的禮物
我們不能日復一日的偽裝下去
在某些地方總有人要改變自己
……
“這首歌我是從網上找到的,學了兩遍就會了。”陳光標說,而到了6月25日最盛大的慈善午餐會上,這位最為高調的中國富豪、最有爭議的著名慈善家決定要躲到鎂光燈的陰影處。
不是要給1000位美國窮人各發放300美金的援助金嗎?發錢這事,這次,慈善家陳光標不親自發了。他說,我只看不發,我將委托中國的一位愛心美女人士來發。
而更令人吃驚的信息還在后面。據他透露,這個活動的幕后有中國的其他富豪企業家贊助。他們出于種種原因,不愿意出面。走上前臺的就是他,陳光標。
“這也是個秘密,你們不能報道。”他說。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