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香港示威者效仿臺灣欲“占領”立法會,警方拘捕13人

香港立法會再遭沖擊。
6月13日,香港立法會財委會審議3.4億元新界東北發展區前期工程撥款,但反對派在議會外號召近千支持者暴力沖擊立法會,導致混亂,至少5人受傷送院治療。6月14日香港警方表示,共拘捕13名沖擊香港特區立法會大樓的示威人士,并對他們的暴力行為給予強烈譴責。
6月13日,警方在立法會外帶走多名示威者時,現場仍有約200人聚集。財委會最終因治安問題,被迫晚上提早休會,未能表決撥款申請。當晚的暴力沖擊持續多個小時才平息。
事實上,剛上映的港片《竊聽風云3》就有新界東北發展計劃的影子,該片選擇了“新界農村”作為故事背景,描繪了新界丁權政策引起的明爭暗斗。而“新界東北發展計劃”,將在新界東北部征用農地用以開發商業地產,與深圳特區連成一片,此計劃將方便大陸人來港旅游購物,引發新界地區數千名村民集會抗議。
新界東北發展計劃是香港政府咨詢中的發展計劃之一,將古洞北、粉嶺北等的農地劃為新界東北新發展區,作為住宅和商業發展。該地區位于鄉郊,往返內地的交通方便。
新發展區建成后,可以提供5萬多個住宅單位,其中4成為公共屋邨。其計劃預期于2017年啟動,2022年第一批人口遷入居住,于2031年完成所有工程。
其實,從上世紀90年代初,香港政府就開始研究新界東北的發展潛力。香港回歸后, 1998年項目被納入香港政府的全港發展策略檢討,但因經濟衰退情況,計劃一度受到擱置。直到2008年,該計劃再度重啟。政府發布的公眾參與摘要寫到,“吸引更多內地及海外學生和專才來港學習和工作”,并定位策略性角色為“配合珠江三角洲的長遠發展,并與深圳市的發展融合”。
但2012年,部分民眾要求香港政府廢除《新界東北發展計劃》,政府咨詢期也一度延期,至今,要求撤回該計劃的聲音未曾停息。
今年6月6日,立法會審議新界東北發展區的前期撥款申請期間,就發生數十人示威反對者沖入立法會,并且發生占領立法會事件。
6月13日,立法會續審3.4億元新界東北發展區前期工程撥款,上午反對派人士就通過社交網站,煽動支持者到場示威施壓,揚言“實行議會內外夾攻”,“叫停東北撥款”,并伺機沖擊立法會。而香港立法會也明顯加強保安措施,在示威區及多個出入口設置鐵柵欄,嚴陣以待。
財委會開會后,示威區已聚集約300多人,數目不斷增多,不時有旅游巴士運送水和干糧等支援示威者。一名反對派還爬到離地約10多米的立法會建筑物高處,掛起4塊巨型反對橫幅。直至傍晚,這名反對派人員從高處返回地面后,才被警方帶走。
進入夜晚后,示威者人數繼續上升,至晚上8時,約近千名示威者在立法會門外聚集。
但夜晚8時許,財委會主席吳亮星決定表決撥款申請,此時場外反對人員也突然“發動”,拉倒阻攔的鐵柵欄,沖擊立法會公眾出入口。沖擊立法會的反對者似乎有備而來,攜帶了雨傘遮擋警方的辣椒噴霧。警方與沖擊者發生肢體沖突,一度場面混亂。
最終吳亮星在晚間9時23分宣布,因場外治安問題,為顧及議員安全,提早休會,有關撥款未能付諸表決。
此后,示威者的沖擊行動并未停止。午夜過后,仍有約200名示威者聚集在立法會外。6月14日香港警方表示,共拘捕13名沖擊香港特區立法會大樓的示威人士
事實上,這不是反對派人士首次沖擊香港立法會。此前 6月6日,就有50多名示威者沖進立法會大樓,場面一度失控,有立法會保安員受傷、送院治療。反對派主要為阻擋新界東北發展區工程,指該工程為“雙非”富翁服務。
6月12日,香港特區政府發展局局長陳茂波曾介紹,新界東北新發展區的規劃以服務香港人為指導原則,但被一部分人指控為“深圳后花園”或“‘雙非’富豪城”。陳說這些說法毫無根據,所謂“割地賣港”更是無稽之談,發展局去年就已向公眾和立法會一一以事實作出澄清。
隨后陳茂波再次聲明:“公屋居屋住的是香港市民,私營房屋也絕大多數是中高密度發展香港市民亟需的中小型單位,給內地人免簽證居住絕無其事。”
今年3月,臺灣發生約300名人員強行進入了“立法院”議事場,抗議國民黨“強行”送審服貿協議。進入議場的學生及民眾還在孫中山遺像下貼上了“占領”兩個大字,該事件造成警民多人流血受傷。
《大公報》報道,該行為為反對派欲效仿臺灣占領立法會。而立法會主席曾鈺成曾表示,立法會6月份有不少與民生密切相關的法案等待通過,若無法行使職能,遭受損失的只會是全港市民。有議員批評占領立法會是毫無依據的野蠻行為,極可能如臺灣演變成暴力流血沖突。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