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裂縫漏雨螺栓松動,中國大型央企卷入舊金山大橋質量紛爭

“中國為我們造了一座震撼的大橋。”加利福尼亞州交通運輸部項目負責人Tony Anziano在2011年向《紐約時報》這樣形容上海振華建工參與建造的舊金山海灣大橋。
2006年振華重工一舉中標,從總承包商美國ABF公司手中獲得了制作全部鋼結構部件的資格。這座連接舊金山與奧克蘭的海灣大橋東段新橋,最終歷時11年,造價超過64億元的東段重建工程在2013年下半年正式開通,成為了目前世界上最長的自錨式懸索橋。
然而,2014年1月,加州議會卻在月度公告中聲稱,上海振華重工為舊金山跨海大橋項目提供的25萬個螺栓型號尺寸有誤,險些釀成大災。橋梁出現漏雨、螺栓松動等問題。負責項目審計監理的詹姆斯?梅林也表示,加州運輸隊選擇振華重工作為施工方風險很大,他們發現橋體焊接點上有上百道裂縫。
然而就在加州議會報告發出后的沒幾天,加州運輸部表示,橋梁本身并不存在安全問題的,所有的裂縫都可以修復。而海灣大橋的發言人安德魯?高登也聲明,來自中國上海振華重工集團以及中國的橋梁建材全部通過了相關質量檢測,任何質量問題都在離開中國前解決,海灣大橋的問題與中方并無關聯。
隨后,上海振華重工業發布聲明,表示美方的指責并無根據。振華重工稱,美國海灣大橋所有焊縫均通過業主驗收,交付至今未發生焊接裂縫,“美國海灣大橋的地腳螺栓非振華重工供貨;卡奎尼茲用的螺栓也非振華重工提供“。聲明中指出,加州政府為了感謝振華重工對這座世界上制造難度最大的鋼橋做出的突出貢獻,將項目的交付日期2011年7月11日定為了“李江華日”(李江華為振華重工該項目的總指揮)。
不過根據《紐約時報》2011年報道,美國施工團隊負責拋光橋梁的水泥路面,用于維修和擴建的鋼材都是從中國進口。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