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我的小長假,還沒開始就被它劇透光了”
原創 小新同學 有間大學 收錄于話題#互聯網沖浪指南3個

最近小新同學網上沖浪時,一些籠罩著神秘氣息的塔羅占卜視頻經常映入眼簾,占卜內容涵蓋職場升遷、學業前途、戀愛運勢等。
每每刷到這類視頻,電視劇里支起小攤和旗子便滿嘴胡言的算命先生形象,就在我心里反復橫跳,我自動將其劃分到“封建糟粕”行列。
經歷了多年馬克思唯物主義思想的熏陶,我對此面帶著三分譏笑、四分涼薄、五分漫不經心:這玩意兒還有人信?

B站、抖音、微博上都有不少塔羅占卜視頻。/B站截圖
直到某個因為工作而輾轉反側、心亂如麻、心急如焚、毫無頭緒的深夜,望著窗外朦朧的月色,那些嗤之以鼻的塔羅占卜畫面一瞬間重回腦海——
“你所焦慮的事情結果如何?”
“未來30天,你會收到什么好消息?”
“最近的考試能考出理想成績嗎?”
“你的正緣什么時候出現?”
視頻博主那一句句故弄玄虛的疑問,痛擊了此刻雜亂無章的靈魂。懷著一顆蠢蠢欲動的好奇心,我決定一探究竟。

你以為算得準,
其實放之四海而皆準
在B站搜索關鍵詞“塔羅”,五花八門的占卜視頻呈現在眼前,當中不乏播放量幾百萬的爆款。
點開一條標題為“你所焦慮的事情結果如何”的視頻,畫面上是四張整齊排列、背面朝上的塔羅牌,為了營造氣氛,up主還搭配了羽毛、蠟燭、水晶等塔羅占卜中常見的道具。
“首先需要你靜下心來,心中默念你的問題,你可以在公屏打出‘領取好運’四個字,然后在上面A、B、C、D四組牌中,憑借你的第一直覺選擇一組牌。”
短暫的自我介紹后,up主輕車熟路地引導觀眾互動,隨即屏幕上劃過一溜煙兒的“領取好運”。

彈幕的虔誠讓我一陣驚嘆,仿佛不跟風刷一句“領取好運”,便會與送上門來的幸運失之交臂。
一頓行云流水的彈幕發送操作后,小新同學默念“下一個10萬+什么時候出現”,點擊屏幕選擇了A組牌,隨之畫面自動跳轉到相對應的解牌視頻。

這段時長為3分10秒的解牌視頻,可以概括為三個要點。
解牌要點一,是對當下狀況的描述:
“從牌面來看,這會是一段比較低迷的時光,而且持續的時間有一點長。你感覺自己已經付出很多努力了,但是遲遲沒有結果或是突破出現,你逐漸有些焦慮與煩躁,甚至產生了放棄的念頭。”
說到這里,屏幕上飄過“真的很準了”“好準啊”“好真實”等夸贊之詞,雖然確實也戳到了小新同學的痛處,但冷靜思考卻又感到明顯不對勁——
不是,你都主動搜索占卜視頻且被這個標題吸引進來,那還不是處于“比較低迷的時光”嗎?
而且,必然是焦慮的事情還“沒有結果或是突破”,你才忐忑不安地來占卜預測啊!他說的難道不是廢話嗎?

解牌要點二,是對當下現狀的原因推導:
“這種不滿足感可能是你自己制造出來的,比如抱有過高的期待,或是因為一些主觀原因,你主動放棄一些東西,所以影響到最終的結果。你可能過分關注于結果,所以才變得很焦慮。”
乍一聽頭頭是道、句句在理,猶如在浩瀚人海中尋覓到靈魂導師,每一句都醍醐灌頂,每一處都發自肺腑,讓小新同學不禁慚愧:
“我一定是對你們給我點贊這件事抱有過高期待,所以才會焦慮至極。”
然而,往深層一想,這確實又是一個適用于大部分人的回答。
倘若我焦慮的不是“下一個10萬+什么時候出現”,而是“能不能考上理想大學”“今年國考能不能上岸”“什么時候升職加薪”,都可以在up主的這番話里找到共鳴。

多少年輕人以為“他真是太了解我了”。/《老九門》
解牌要點三,是根據牌面推導結果:
“牌面中一個人正在看著自己種下的樹,樹上已經結了果實,只需要等待果實成熟即可。暗示過去的辛苦耕耘終于有了回報,對你來說也是一樣,只要你竭盡所能了,那就不要太過擔心,你會得到你應得的。”
通篇看下來,就是說了一堆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套話,但每個在深夜搜索塔羅占卜視頻的人,都能在層層包裹的焦慮之中對號入座。
小新同學從頭開始進入視頻,分別選擇其他三組牌,發現解牌套路大同小異,比如“這件事情沒有按照你心中設想的樣子去發展,所以你有些焦慮”這類泛泛而談的話語。

正確的廢話,聽起來很對,但又沒什么用。/《深深地戀愛》
迄今為止,這則視頻收獲了74.7萬播放量,9萬條彈幕。B站還溫馨提示:“該內容僅供娛樂,請勿輕信。”
之所以有人不假思索地將適用于大部分人的套話視為量身定做,在心理學上解釋為“巴納姆效應”。
這個理論指出,人很容易相信一個籠統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并且認為它特別適合自己,準確地揭示了自己的人格特點。
你以為冥冥之中有股力量牽扯著塔羅牌圖案和你的命運,其實那股力量就是你心中的“巴納姆效應”。

你的彷徨迷茫,
是占卜師的財富密碼
不少年輕人都有過這樣的經歷,讀書時父母求神拜佛希望你金榜題名,工作后父母求簽、求符望你風調雨順,當你要結婚時,父母不忘幫你張羅測算與伴侶的生辰八字,擇取黃道吉日。
風水、手相、面相、周易八卦,說起上一輩那些缺乏科學根據的玄學行為,也許你會不屑一顧,但從西方傳入的塔羅占卜、星座羅盤卻憑借互聯網圈了一大撥年輕粉絲。

關于塔羅牌的起源,一直眾說紛紜。/unsplash
據網易數讀的統計,30歲以下的年輕人中,有62.05%參與過以星座羅盤和塔羅占卜為形式的算命,這個數字在30歲以上人群中為41.29%。
在劃入統計范疇的13種算命方式中,塔羅占卜的受歡迎程度位居第三名。
相比起線下千里迢迢請求“大師”指點迷津,互聯網為這屆年輕人的釋疑解惑提供了便利渠道。
小于30歲的被調查者中,37.82%的人表示“有過線上算命,但沒線下算命”,遠超過7.09%“有過線下算命,但沒線上算命”的人。

塔羅牌,由“TAROT”一詞音譯而來。/pexels
塔羅占卜在互聯網到底有多走紅,從相關話題的流量數據中可見一斑。
微博話題#塔羅占卜#閱讀量5.7億,有29.6萬人參與討論。同樣地,B站、抖音關于塔羅占卜的話題,熱度都居高不下。
有流量的地方,就有變現的如意算盤在敲響,你孜孜不倦地貢獻的熱度,恰好是一些人夢寐以求的“恰飯”途徑。
抖音上一本正經地分析“愛情對TA有多重要”“什么會把TA擊倒”的塔羅師,你以為他掏心掏肺為你的愛情出謀劃策,也許他只是想賣戒指,君不見他已經把“多金祝福戒指預售中”幾個大字打在公屏上。

果不其然,點開評論,第一條就是一家飾品店的鏈接。
再進一步觀察這位博主的賬號,認證是深圳一家文化傳播公司,每期視頻由固定一位男性出鏡,其身份定位是一名星座觀察員。
一邊對著塔羅牌侃侃而談,一邊心安理得地賣飾品,這個博主目前俘獲了88.1萬粉絲,一共有289.4萬人貢獻了“雙擊屏幕送出小愛心”操作。
我順蔓摸瓜地點開首頁的商品櫥窗鏈接,一共看到3件商品,價格均在兩百元以上。

根據商品櫥窗頁顯示的價格和銷售數量,我掏出計算器算了一筆賬,結果是這位博主的帶貨“成績單”為32550元。
引起我注意的還有首頁的最新直播動態,顯示“明天16:00開播”。點開直播公告,歷史記錄呈現一條清晰的時間線,4月份該博主已經完成了10場直播。
一把打開財富寶箱的鑰匙浮出水面,它的成功邏輯與其他網紅帶貨異曲同工——借助視頻平臺打造一個塔羅師人設,占領流量高地之后,走上植入廣告、直播賣貨的變現之路。
B站的一些塔羅占卜up主,通過視頻累積人氣,然后引導粉絲添加私人微信號進行“一對一”付費占卜,或者為微信公眾號、微店引流。

有些up主在主頁留下微信號和微店地址。/B站截圖
如果你覺得某個占卜視頻準確捕捉你的焦慮,某個塔羅師隔空完美解答你的困惑,可能他正指望你的“一鍵三連”能助力他完成月度KPI。

塔羅視頻背后,
是年輕人的N種焦慮
各大平臺上的塔羅占卜視頻,話題花樣百出,但萬變不離其宗,總結起來不外乎壓倒當代年輕人的“三座大山”——學業、事業、愛情。
其中,占據最大部分的是有關情感咨詢的占卜。從曖昧、表白、確定關系、分手到復合,塔羅占卜的內容覆蓋年輕人戀愛的全鏈條。
如果把這些視頻中由塔羅牌揭示的戀愛指南匯總,可以寫成一部《21世紀戀愛寶典》。
如果你是感情狀況堅如磐石、數十年如一日的母胎solo,對如何開展一段戀情茫然無措,一則收割36.1萬播放量的“關于你的初戀”的占卜視頻,或許能對你有所啟示。

根據民政部的數據,2018年我國單身成年人口已經達到2.4億,而且還有不斷攀升的趨勢。數量龐大的單身人群,是戀愛向塔羅占卜的潛在目標,比如這些視頻——
“你的下一任戀愛對象?” “何時開展戀情?”“什么時候脫單?”“身邊有誰在暗戀你?” “我們會在一起嗎?”……
塔羅占卜視頻,聚焦了年輕人形態各異的婚戀焦慮。曖昧時想確認對方的心意,熱戀時想知道是否會長久,分手后設想能否破鏡重圓……現實世界里不得其解的苦惱,都投射在塔羅牌里。

焦慮的他們,不過是想找個抒發情緒的出口罷了。/《深深地戀愛》
另一種是以學生黨為主的升學焦慮。在“雞娃”“985廢物”“小鎮做題家”屢屢引起熱議的當下,文憑正經歷著“通貨膨脹”,年輕人面臨的升學壓力與日俱增。
2017年,中國研究生報考人數201萬,這個數字逐年飆升,到了2021年激增至441萬。四年時間,考研人數漲了一倍多。
與此同時,還有貫穿整個學生生涯的數次考試:中考、高考、四六級、雅思、托福、各種專業證書……“考試能不能過”是互聯網上常見的塔羅占卜內容。

多少學生黨,一聽到考試就開始緊張。/《功夫》
面對積壓的學業焦慮,年輕人在重大考試前搜索塔羅占卜視頻“算一卦”,不過是為了尋求一絲積極的心理暗示,好讓自己在埋頭復習的沉悶里,找到一點堅持下去的動力。

B站上關于考試的塔羅占卜視頻。
走出校園,在職場摸爬滾打的社畜,面對內卷、996以及復雜人際關系帶來的壓力,渴望得到指點、有所突破,于是誕生了類似的塔羅占卜視頻——
“你的事業方向在哪?”“今年能否升職加薪?”“你容易被職場PUA嗎?”“下一段職場中的人際關系預測”……

對未知的不確定感、焦慮感是人們點開塔羅占卜視頻的驅動力,但他們在抽取塔羅牌的那一刻,大多數已經在內心有了答案,未必真的會將占卜結果奉為圭臬。
在網易數讀的調查中,62.2%的人認為包括塔羅在內的算命“沒有科學性,為了好玩測一測也無妨,有時可以慰藉心靈”。
即便清醒地知道“什么時候升職加薪”“什么時候出現下一個10萬+”“這次能不能上岸”根本不能與幾張隨機的塔羅牌扯上關系,但誰都不會抗拒那個試圖告訴你“不要太擔心,你會得到你應得”的人。
懷抱著這種心態,我點開一條題為“你糾結的事會如何發展”的塔羅占卜視頻,抽取了其中一組牌,心中默念的、糾結的事情是——
我這個五一小長假會不會加班?

答案告訴我:“你在過去和現在是比較失衡的狀態,但在未來,你將慢慢地實現自我。”
參考資料
[1]《中國人最愛的算命項目,星座和塔羅牌輸給了它》網易數讀
[2]《從抖音到B站,塔羅短視頻會是新的財富密碼嗎?》壹娛觀察
今日互動
你怎么看,
互聯網的塔羅占卜視頻?
撰稿 | 小七
原標題:《“我的小長假,還沒開始就被它劇透光了”》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